我的心聲



美國來鴻

林明

陳老師: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到了美國這邊也已有一個多月了。生活的轉變對年青人來說雖然比較容易接受,但是要一下子適應過來,那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這邊的生活方式我已開始適應,一切都已經安頓下來。但回想起初到美國時的經歷現在想起來我會對自己說:「真是抹一額汗。」
  記得從香港坐了十多個小時飛機到達第一個中轉站芝加哥時,所有乘客都要落機接受海關檢查。由於我只得一個小時的轉機時間,我便匆匆忙忙、三步倂作兩步走到海關檢查處,順利通過。當時我鬆了一口氣,滿心歡喜以爲可以優哉悠哉的轉機。但誰想到突然有一個檢查員叫我到行李檢查處接受檢查,這還不止,由於我身上帶有過量金錢,他們還要我填一份甚麽申報表!我的天啊!等到一切手續辦妥後,看看手錶只剩下三十分鐘,我憋着一口氣跑出海關,突然眼前一亮,我才知道芝加哥的機場大得嚇人,這時我差點昏了過去。心急如焚的我,立刻前去顯示屏找登機閘口,這時已剩下二十分鐘。我的心快要跳出來了。這一次,我要坐電車才可以到達登機閘口。我的心要停下來啦!當我走下電車,時間已剩下十五分鐘。我開始狂奔,然後停下來詢問登機閘口的位置,再爬梯級,再跑,啊!終於到達了,算起我跑了一千多公尺,還有十分鐘的時間讓我喘氣呢!幾乎連我也不相信自己可以背着五斤重的書包、穿着一斤重的鞋,竟可在五分鐘內跑完一千公尺,可說是打破了自己的記錄!
  上到飛機後我才知甚麽叫如釋重負,二個半小時後,我到了第二個亦即是最後一個中轉站匹芝堡。到達候機大堂,看看手錶,還有兩個小時才上機,先打個電話回澳門報平安,然後買了點東西吃,這時我不經意地望一望快餐店的大鐘,甚麽?兩點十五分?看看我的手錶,明明是一時十五分,我立即找了一個美國人問問是否快餐店的職員刻意調快讓客人不用遲到,那個人一本正經說:「是二時十五分,沒錯。」這簡直是晴天霹靂,我的飛機二時三十分起飛,天!只剩下十五分鐘!我一面跑一面吃着東西,狼狽的樣子可想而知。總算這個機場不太大,跑一會兒便到了。上到飛機後我在想,是我手錶沒有電嗎?但又不是。偶爾間,我看到我座位前的一張美國地圖,上面寫明了美國各地的時差。查看一下,匹芝堡的時間比芝加哥快一小時,沉睡中的我終於恍然大悟過來。究竟我是在走運呢還是倒霉呢?
  來到美國後,第一樣不習慣的就是食,俗語云:「民以食爲先」,食不好怎麽應付學習呢?美國人都不喜歡喝熱水,那些冰凍的水喝下喉嚨讓人「打冷戰」,後來我到學校附近的大商場買了一個熱水瓶才解決了這個問題。美國食的文化不及我們中國人來得講究、複雜。他們吃的全是甚麽漢堡飽、薯條、沙律,還有一些不知名的東西,起初覺得還可以,但到後來覺得還是跟培正斜對面那間"M"字的快餐店的食物差不多。學校飯堂裏的食物更糟,一些淡而無味,一些甜得比蜜糖還要甜,另外一些則鹹得苦到比死海的鹽還鹹還苦。飯堂裏最好吃的還是水果,那才是人間極品呢!幸而,在這裏我認識了紐約市唐人街那邊來的學生,他們帶來大量的即食麵、杯麵,還有一樣中國食的文化裏不可或缺的器具——筷子。當我見到筷子的時候,就如孔夫子所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簡直開心得想抱着它。筷子始終是我國文化的一大特徵,它代表了我們中國人的智慧,兩枝木條便可讓人品嘗珍饑百味,那裏是那些「刀光、叉影、匙風」所能比擬?不過,這裏也有幾間中國餐館,裏面所煮的菜都混有美國風味,但總算美味吧!
  在這裏我認識了很多美國朋友,他們大都很友善,有時甚至你不用開口問他,他也樂意爲你透露他那次數學小測的題目,真不錯。但在言語上始終有很大距離,有時要問他們多一兩次才明白,顯得十分尷尬。一旦有甚麽活動,即使你不是和他一伙,他都主動走過來跟你說一齊來輕鬆一下。美國人就是這麽熱情好客,這一點我相信中國人就未必及得上他們。
  上課的第一天第一堂是數學,微積分。那個外國老師的口音讓人很難聽明白她在說甚麽,幸好我錄下了她所講的課,否則就糟糕了。我們是在一間可以容納一、二百人的大課室裏上課,我覺得有點不自然,檯、凳亦給同樣的感覺,老師不用黑板,只用投影機在膠片上寫,這令我懷念黃老師的課,只不過是我可以完全聽懂黃老師在說甚麽。
  在我眼中看來,美國的學生好像沒有甚麽禮貌,他們在課堂上隨便發問,上洗手間,吃東面,這對於我來說好像是有點不可能吧!加上他們好像「問題少年」,問題總是問不完。可能我所接受的教育模式跟他們不同,現在我反而覺得他們的那種模式會發掘到個人的思維,開創新的意念!
  學校裏的設備真的不錯,無論你走到何處,不論是飯堂,圖書館,等等都會見到很多人對着電腦的螢光幕收、發電子郵件,電腦好像無處不在,它已經成爲美國人或者可以說在現今社會裏不可或缺的東西。
  美國的人都不太喜歡用錢,我指的是現金。大多數美國人錢包裏都有十多張咭,甚麽信用咭、優惠咭,就連我們的學生證也可以作爲在飯堂裏付錢的一種工具,密碼咭的號碼記得滿腦子都是,真擔心搞錯了不知怎樣才好。
  最後,我應該要說的是,美國很大,馬路大,車大,巴士大,床大,衫、褲、鞋、襪都大,就連蚊子也比其他地方大,房子也大,有的東西大得來十分不實際,嚇死人。
  但無論如何,來到這邊就要融入當地的生活習慣,何況我的目的是讀書,現在功課忙得不可開交,很少時間去理睬這些細節、現在我的英語正逐步改善中,希望可以盡我所能去學好每一課,不辜負老師們對我的栽培和教導,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祝 陳老師
  身體健康!
  生活愉快!
  順祝
  史地學會會務蒸蒸日上
  學生林明頓首拜上
  一九九八年九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