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百業
 

鋼琴製造業

葉雅怡 蔣震寧 李麗思 徐小慧


  鋼琴(piano forte或forte piano),簡稱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動琴槌以敲打琴弦。從十八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鋼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鋼琴發源於歐洲,十七世紀末,義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發明的一種類似現代鋼琴的鍵盤式樂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鋼琴從窄小音域、微細音量及薄弱結構,至今已發展到音樂中不可缺少的部份。
  澳門,則是西方把鋼琴傳入中國的一個中轉站。早在十八世紀,現代鋼琴面世之前,三巴寺的一些傳教士已把西洋的管風琴和古鋼帶來澳門,再由澳門傳入中國。明萬曆年間,傳教士利馬竇晉京拜謁神宗,特地帶了二張西琴作爲貢品,其中一張就是具有四十個音的古鋼琴,它的聲音優雅清越,深受神宗喜愛,神宗還特意選派了太常寺的四個樂士來學習彈琴,聘請的教師就是來自澳門三巴寺的傳教士龐迪我,從此悠揚悅耳的歐洲樂曲就經常在宮廷內響起。這是中國有史以來創辦的第一個西洋鋼琴演奏學習班,也正式揭開了西洋鋼琴傳入中國的序幕。澳門作爲西洋鋼琴傳入中國的中傳站,在中西音樂交流史上具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除了風琴(organ)是唯一的例外,鋼琴的運作是所有傳統樂器中最複雜的。它所含的音域比任何其他樂器都多---通常是超過七個八度音程,此外,它的力度音域也只有風琴比它爲強。
  羅森伯魯(Sandra P.Rosenblum)曾經在《古典時代鋼琴音樂演奏規範》一書中指出:‘一件新的樂器從被發明、發展、到被所有的人所接納,其間除了樂器本身具有新的表達潛能外,最重要的原因乃是此樣樂器能夠滿足當時代人們在音樂“表現”上強烈的需求。'
  人是萬物當中唯一能將想像力化成語言說出來的動物。縱觀整個音樂史,音樂家們總是不斷的在描繪內心情感的道路上一點一滴邁進,他們除了藉用人聲外,更發明了各樣樂器做爲傳達心聲的媒介。經過多年的研究、改良,到莫札特成年時,鋼琴已取代了其他鍵盤音樂的地位,在音樂中能突圍而出。在工業革命爆發時,因開拓了很多新技術,使鋼琴製造更加精進,到十九世紀中,發展已經令人滿意,奠定了今日鋼琴在樂器中的地位。

鋼琴的發展史


  早期鍵盤樂器:
  大家都知道鋼琴是屬於比較現代化的鍵盤樂器,它的淵源更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紀。早期的任何一種鍵盤樂器多多少少都與現代鋼琴的出現有一些關聯。大鍵琴與古鋼琴(小鍵琴):
  從十六世紀末葉開始,大鍵琴和古鋼琴的兩種鍵盤樂器,逐漸盛行起來,直到十八世紀末了,才被鋼琴取而代之。
  古鋼琴(Clavichord)
  又稱小鍵琴,是早期鍵盤樂器的一種,十五世紀便已出現。它由扁薄的長方形盒子構成,沒有腳,可以放在桌上彈奏。外觀雖然和大鍵琴一樣,但並不是撥弦發聲,而是用槌子(Hammer)敲弦發聲的,這種裝置和近代的鋼琴相似,只是裝置較爲簡陋,音量較弱,音色也不太明亮。
  大鍵琴(Harpsichord)
  與古鋼琴發聲原理截然不同的是大鍵琴,它是被極盡裝飾的樂器,形狀與現今之三角平台鋼琴相似,有二層或三層鍵盤。大鍵琴的聲音是琴弦被撥動而成,清晰且犀利,可惜的是,聲音不像鋼琴,容易變得斷斷續續。
  隨著器樂曲的複音音樂的進步,能獨奏複音音樂的鍵盤樂器,遂充分發揮它的功能。但因管風琴是一種過於龐大的樂器,除教堂外,別處很難裝設,而且風琴的音色,又不能掙脫宗教的聯想,所以大鍵琴和古鋼琴的兩種新樂器,在宗教音樂之外,大大風行起來,尤其是在獨唱與獨奏上取用曲調式作曲法後,成爲最受歡迎的伴奏樂器。
  鋼琴發展過程:
  鋼琴大約是在1709年由義大利人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ristofori)所發明。他在那個時代所設計出的鋼琴鍵盤與機械裝置爲今日的鋼琴奠下了根基。
  從鍵盤樂器發展的歷史來說,現代鋼琴(Pianoforte簡稱Piano)的構造,是由鋼琴的前身——以撥弦發音的大鍵琴(HarpsiCh0rd)與以撞弦發音的小鍵琴(Clavichord)演進而成的。十八世紀初(約1711年),義大利樂器製造家在鋼琴裏改進了踏板的裝置而命名爲Pianoforte,意爲強弱琴,此後便逐漸提高了鋼琴表現的能力,亦發揮了鋼琴構造上的特色。當時所使用的鍵盤樂器(古鋼琴、大鍵琴、管風琴)在音樂的表達上各有所失、有其極限,因此鋼琴便有了被發明及發展的必要性。人們則從排斥、懷疑到接納、肯定及喜愛它的地步。
  克里斯多佛利稱他的琴爲“能發出強弱聲響的大鍵琴”(Gravecembalo col piano eforte)。由這幾個字我們得知鋼琴早期稱謂的來源---“pianoforte”(“大聲小聲”,但是在義大利,fortepiano是它最早的名稱)。克氏的機械使鋼琴具備了一種“敏感觸鍵”的特色,此特色乃是大鍵琴所無法提供的(在鋼琴上,觸鍵時力度愈大聲音愈響,反之亦然)。
  鋼琴的性能,一直還在繼續改進中。目前這個樂器是經過好幾次改進以後,所得到的結果。
  現代鋼琴
  現代鋼琴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爲直立式鋼琴(upright piano),一爲三角平台式(grand piano)。直立式裏有標準尺寸及小號直立琴,三角平台琴則有許多尺寸,從最小到演奏會使用的大型平台鋼琴。早期鋼琴中還有一種長的四方形樣式及直立起來的三角形鋼琴。
  鋼琴基本上有八十五至八十八個琴鍵,鋼琴有二至三個踏板,最重要的有兩個,一個在右,叫強音踏板,促使所有斷音裝置被解除,令任何弦被擊時能自由地震動,直到踏板被解放;在左邊的叫柔音踏板,是一個能造出柔和的聲音的踏板。

澳門鋼琴製造廠的介紹


  一.開廠的原因:
  澳門鋼琴廠於1986年投產,填補了澳門工業的一項空缺,是工業多元化的一個新發展。
  它的原廠在廣州,希望能打入台灣的市場,但資金不足。所以通過了吳福先生(澳門的商人)和羊城集團(中國駐澳門企業)和廣州原廠的合資,在澳門成立了現時的鋼琴廠。
  二.樂詩牌(Youngs)名稱的來源:
  Youngs這牌子的來源是因爲其發音是與“羊城”的發音相似,而且Youngs的英文解釋是年輕的樣子,即生意興盛。
  三.鋼琴廠的內部結構:
  澳門鋼琴廠現任董事長是吳福先生,總經理是童志成先生,而負責人是周志光先生。該廠的營業時間是由上午八時至晚上六時半(逢星期一至五),但工作時間隨時變動,視乎工作量而定。


  鋼琴廠的內部結構
  四.鋼琴的主要材料:
  鋼琴是一種名貴的樂器,結構複雜,主要包括琴殻、共嗚板、鍵子、弦線、擊弦錘、弦線釘等等。琴殻使用印尼的夾板、共嗚板使用大陸的雲杉和松木。弦線、弦錘、鍵子從德國和英國進口,對產品質量有保證。
  五.鋼琴的種類及出口:
  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努力,與廠商主動聯絡,慘淡經營,澳門鋼琴廠生產的樂詩牌鋼琴,由於質量過關,爲外國買家所接受,逐漸打開國際市場,銷量一年比一年增加。1989年生產1,000多台,1990年增至2,000台,比上一年產量增長了差不多一倍。該廠生產的樂詩牌鋼琴有五個型號的產品,即MY115-A、MY115-B、MY115-C、MY108-E、MY108-F。爲適應市場需要,1990年設計和生產四個新產品,即MY118-A1、MY118-A2、MY118-B、及MY118-D。現在共有九個型號的產品向外國市場推出,包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香港:還有中東的黎巴嫩;銷往歐洲有西班牙、德國、意大利、法國和荷蘭;銷往美洲的有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共有14個國家和地區。而最主要的市場是台灣,在澳門的貿易較少,主要是澳門琴行和樂林琴行有代售。
  該廠平時存貨有150台至200台,可隨時發貨裝運出口。一般東南亞的買家,一次購買16台;遠路的買家,如美國、加拿大,一次購買34台,正好裝滿一個四十呎貨櫃。買家有每月訂一次貨,有的每兩個月訂一次,主要是看市場銷售情況而定。
  澳門鋼琴廠生產的A型鋼琴屬歐洲傳統古典式,古樸高雅,立體感強,結構複雜,音量大,是較高檔次的產品。B型及C型鋼琴線條簡單流暢,音色清亮,具有現代感,時代氣息較濃。


  六.開廠的困難:
  該廠總投資爲2,000萬,廠房共有二層六個單位,約20,000多平方呎,另擁有30多名員工(包括技工和調音師在內),分生產和管理兩個部門。最初兩三年的創業較爲艱難,購置廠房、生產設備、製作材料,員工工資等,要投入一大筆資金,而這筆資金要在較長的時間內靠其款式的吸引才收得回來。
  因此,要開創生產局面,必須首先解決技術人才的問題,沒有足夠的鋼琴技師和具有高水平的工藝木匠,是不能製作出合格且品質優良的鋼琴來的。所以其專業人員都是在廣州原廠經過培訓後調派下來的,而調音方面亦由專業人員負責,但其員工會隨時變動。同時,還要了解國際市場的實際情況,努力開拓市場和靠熟客的訂購,產品有了銷路,工廠才能生存和發展下去。
  七.鋼琴廠的興和衰:
  澳門鋼琴廠建恆溫房,確保產品質量。1991年產量比1990年增長30%,94年生產鋼琴2800台。每台直線鋼琴價格900多美元利潤8至10%。生產又上一層樓。但到95、96年,生意開始下跌,是由於台灣的市場與大陸直接貿易,所以令到澳門的廠生意開始衰落。


  澳門鋼琴廠標誌
  1·踏板(Pedal):
  是指鋼琴下面用足踩的踏瓣而言。它是鋼琴中除鍵盤外最重要的配件。1711年意大利樂器製造家克理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在改造鋼琴時發明的。主要分爲三個部份:
  (1)制音踏板(Damper Pedal):
  是英人布勞馬(JohnBroadwood)於1783年發明,通常是鋼琴下最右內側的踏板,當制音踏板被壓下時,平時壓在弦上的制音器(Damper)立即揚起,使所有的琴弦延續震動,將踏板放開後,所有的制音器又全部壓在琴弦上制止發音。由於按下制音踏板會使琴聲在一定程度上擴大,故又稱強音踏板(loudPedal)
  (2)柔音踏板(Soft Pedal):
  是一個位於鋼琴底部最左則的踏板。它有兩種不同的作用,在平台式的鋼琴裏,踩下柔音踏板時,琴槌會立刻向旁推移,使它只敲三弦中之二弦,或二弦中之一弦(如果每一音有三根弦,就只敲到二根弦;如每一音只有一根弦,移動的結果使琴槌較軟的部份敲到弦),使音量減少,並使聲音變得非常清純、柔和。在直立式的鋼琴中,踩下柔音踏板時,所有的琴槌移近琴弦,藉以減輕衝力,減少打擊的長度與強度,使音量變小。
  (3)持音踏板(Sostenuto Pedal):
  現代鋼琴除了制音踏板及柔音踏板以外,位於中間的一根具有特殊性能的踏板,稱之爲持音踏板。它有著令聲音或弦的振動持續下去的作用。但由於持音踏板使用機會少,所以現在的找持音踏板的構造和作用都有所改變。大部分現代鋼琴的持音踏板被踩下時,一塊活動的絨布會夾在琴槌和琴弦之間,使音量變得極細和模糊。通常只使用於夜間或清晨彈奏鋼琴之時,以免驚擾鄰居的安寧。
  2.調音釘(Tuning Pins):
  是一些能夠發出熱能的特別裝置。它的鏇床有切口纖維,因而琴弦能牢固地繞在調音釘上,致使音質能保持下來。
  3·琴槌(Hammer):
  外包著高品質的毛氈或絨布,由於這層“皮膚”多是羊毛造的,因而又稱羊毛槌。
  它本身連著琴鍵,當琴鍵被按下時,琴槌便會打落琴弦上並藉著琴弦的振動使鋼琴發出聲音。因此,它的作用是用來敲擊被調音釘緊扣著的琴弦。
  4.制音器:
  制音器是與弦緊貼著,用來阻止弦的震動。例如當鋼琴上的琴鍵被按下時,鋼琴內部的琴槌會打在一條條用銅製造的琴弦上,藉著琴弦的震動發出聲音,制音器的作用就是在琴鍵按下後,阻止琴弦繼續震動和發出聲音,使彈在琴鍵上的每一個高低音都能清楚地聽到。
  5·琴膽(Action):
  琴膽連接著琴鍵和琴槌,是整部鋼琴的靈魂和最重要的配件。
  6.響板(Soundboard):
  響板位於鋼琴內部最後面的一塊大金屬鋼板,它連著調音釘,緊貼著琴弦,當琴弦被引發振動而發出聲音時,響板會使聲音產生雙重共鳴,即將聲音透過響板反射以及擴大出來。
  7·琴鍵(Keyboard):
  整個琴鍵都是由黑鍵和白鍵組合而成,用均質木塊切割使琴鍵的外觀十分整齊,所有的鍵或黑鍵都有著平均的大小,並且高度相仿,不會令琴鍵的外觀感到起伏不平,黑鍵和白鍵都是經過嚴格的重量以及平衡檢測,使彈琴的動作達到平滑的效果。
  鋼琴選擇法
  鋼琴是昂貴的樂器,因此在選購時必須十分小心。新而華麗的名牌鋼琴(如貝爾斯坦、史坦威、貝森朵夫及布魯斯納),對大部份非職業音樂家而言意義不大。通常三角平台鋼琴比直立鋼琴貴很多,最小號平台琴(babygrand)並不太佔地方,不過大型平台琴卻不適合小空間使用。直立鋼琴分許多尺寸,大型直立琴可以製造出豐富讓人滿意的聲音,而小型直立琴有時聲音十分微弱。
  一般音樂雜誌及地方性報紙都有二手鋼琴的買賣訊息。如果原先的製作精良又有好的保養,有時二手琴反而較新琴還值得買。如果鋼琴較古老又從未重新整理,則最好請專家來鑒定是否可以買,因爲修復一台被長期忽視保養的琴,費用是相當昂貴的。這時必須詳加觀察一些缺點,如損壞的毛氈、歪曲的琴鎚及制音器、生銹的琴弦和損毀的琴鍵……等。選擇直立鋼琴時,琴弦採交叉著裝較垂直著裝者佳,全金屬架構較木頭架構好,制音器最好在琴鎚之下。
  鋼琴被許多著名的音樂家、鋼琴教師、音樂學院、學校音樂室、教會、團體、家庭與個人等廣泛地採用,更可能是一件能夠成爲傳家之寶的重要資產,因此無論在外型設計以至內部機件的製作,都必定要嚴謹、精確、靈活、質素優良和具有可靠的耐用性。選擇鋼琴的最佳途徑就是要特別注意音色、觸感、調音穩定性、耐久性和外觀五個方面。


  工人正在調音
  音色:
  要選擇具有豐富清晰而且持久的音色,從極度輕奏的樂段到非常響亮的樂段,動態範圍都要廣,音色特性要在整個鍵擊聲範圍內保持和諧平衡。最好的鋼琴是響板能設計成一個永久冠形,在全長方向上再用數條肋木來加以保護,這樣就能夠使樂器的使用壽命增長了。
  觸感:
  觸感要既能令初學者感到舒服,又能令有造詣的演奏者感到得心應手。鋼琴插入了微細的鉛塊,以用來保持琴鍵觸感的平衡。改進觸感的另一關鍵問題就是要採用既準確又無故障的擊弦機構。若鋼琴的零件公差能達到五百分之一毫米,其結果就是音量能平均,觸感均勻,更能減少維修的次數。
  調音穩定性:
  每台鋼琴都要作定期的調整,而造成鋼琴走音的原因之一就是弦所受的巨大張力(約20噸)。因此鋼琴的後架結構要經過精心的設計,去提高抗應變的效率和延長調整的間隔期。調音針和調弦的方法也是能夠提高調音的穩定性和準確性。耐久性:
  一般家庭的財產之中恐怕沒有比鋼琴更經久耐用的了,這就是爲何耐久性對鋼琴是很重要的緣故。誰都希望鋼琴的性能、聲音與外觀能長期地保持不變,鋼琴的耐久性好,是要通過精心地選擇材料、使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包括最新的科學數據和聲學專門知識)以及在整個製造過程中進行極嚴格的品質管理才能實現的。
  外觀:
  因爲鋼琴在家裏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傢俱”,所以大部份的人均極重視鋼琴的外觀,因此在選擇鋼琴時,就要先考慮一下將要放置鋼琴的房間,然後再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鋼琴式樣。
  ①張力(tension):琴弦要被調音釘拉緊,這樣,琴錘打在弦上才能發出聲音。而張力就是指琴弦被拉緊的程度。
  澳門鋼琴廠的前景
  澳門鋼琴製造廠主要是靠出口貿易,而交易雙方的貿易政策,就成爲其重要的因素。假若雙方的貿易政策有所改變,會嚴重影響它的生意額。
  在一般澳門人的心目中,澳門出產的鋼琴所需要的材料及工人,都是由廣州輸入澳門的,所以給人有一種大陸貨的感覺,影響到鋼琴廠的生意,他們認爲Youngs 是大陸貨,質素與歐洲琴有分別,不會打算選擇購買Youngs鋼琴,相反,在外地可能沒有這個觀念,所以它只是依靠外國出口貿易。
  大部份人暫時還不認同Youngs這牌子,就算用最好的零件,藉以提高質素,增加價值,亦難以擴大市場。四.總結:
  雖然以上各項都爲鋼琴製造業提供了不利的存在條件,但由於它的外型美觀,不遜於其他國家出產的鋼琴,加上其價錢不但比歐洲琴便宜,甚至日本的YAMAHA、KARL MULLER等都便宜,故在市場上仍有一定參與競爭的能力。廠商認爲前景并不太樂觀,要取決於政府的政策。感觀、價值,是可以用人爲因素去改變,若1999年後,政府的政策有什麼變動,都會嚴重影響到鋼琴廠,小則增加憂累,大則可影響其生存的機會。

後記


  從世界範圍來看,鋼琴或許是除歌唱以外最普及、分佈區域最廣、學習人數最多的樂器。而開始學鋼琴的年齡也日趨降低,被人們稱爲“鋼琴家”的人,從絕對數量來說,仍然大得驚人,僅僅在紐約市,能夠舉行個人獨奏音樂會的鋼琴家決不會少於1500到2000人。
  從上述的數據看來,鋼琴在世界上已極其普遍,其價格亦只相當於一部電腦,無論教會的唱詩、學校的音樂課等等都用鋼琴作演奏,甚至現今的流行曲、莊嚴的交響樂等都會利用鋼琴來伴奏的。另一方面,鋼琴的出現大大地帶動了西方音樂的發展,近五百多年來,鋼琴的藝術也不斷地發展,由十七世紀的巴羅克時期到二十世紀末,音樂家能人才輩出,令到更多人認識鋼琴,它的出現對音樂的飛躍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安東·魯賓斯坦有句名言:“鋼琴是一件樂器,但又是一百件樂器”。這句話不僅表示了鋼琴變化豐富的音色,雄偉有力的音量,而且,表示了鋼琴表現複雜樂思的能力。
  鋼琴作曲家,鋼琴演奏家,鋼琴教育家,構成一個巨大的藝術集團。不但根深枝茂,源遠流長,而且實力雄厚,人數眾多。全美鋼琴教師協會是美國最大的音樂教師集團,擔負著對幾乎每一個美國兒童的早期音樂啓蒙教育的重擔。無論從哪方面衡量,爲鋼琴寫作的作曲家,演奏鋼琴的藝術家,以教鋼琴爲業的教育家,其數量均爲音樂領域之“冠”,大大超過其他任何一件樂器。
  鳴謝
  澳門鋼琴廠
  樂林琴行
  參考資料:
  《澳門總覽》澳門基金會
  《鋼琴演奏之道》
  《學音樂自己來》大呂出版社
  《鋼琴彈奏的基本原則》全音樂譜出版社
  《鋼琴踏板使用理論與技巧分析》全音樂譜出版社
  《西洋音樂史》全音樂譜出版社
  《鋼琴演奏的藝術》全音樂譜出版社
  《大陸音樂辭典》全音樂譜出版社

  ①風琴稱管風琴,簡稱風琴,通常會在一些傳統的大教堂,或演奏的地方出現,是一座很巨大的演奏樂器,是所有演奏樂器(包括弦樂、敲擊樂、管樂等等)中最複雜的樂器,它需要一個很大的地方安置。
  ②八度:即doh、ray、me、fah、soh、lah、te、doh‘,文中提到超過七個八度,意思即鍵盤中有超過五十六個白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