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國旅遊散記
張海珊
我永遠不忘這短短九天的假期。今年暑假,我與幾位在「紀念葡萄牙發現事業徵文比賽」獲獎的同學,由陳老師帶領下到葡國旅遊。現在,每當我翻開厚厚的照相集,一幅幅葡國留影展現眼前,我的感情就無比激盪,它將我引進難忘的回憶中。
經過十多小時的飛機旅程後,我與其他人逐漸熟落起來,彼此的隔膜消除了,我們變得非常投契。每天,包圍著我們的只有一連串、永無休止的歡笑聲,以及一籮籮的樂事。記得在這幾天的旅程當中,參觀了不少名勝古跡。令我印象尤深的就是那裡的教堂,眞是多不勝數。差不多每到一處地方參觀,其中一個節目必然是參觀教堂。我們幾個人都開始覺得有點兒沉悶了。幸好,我們當中有一位風趣幽默的同學,他經常將導遊小姐講解的事物,運用其豐富的想像力,配合搞笑的語調,古靈精怪的表情,重複講述數遍,引得我們每個人都捧腹大笑。
他爲我們增加了不少歡笑聲。
每逢到一個地方旅遊,當然要品嚐一下當地的食物,了解一下這兒的風土人情。葡國——它給我的印象是一個生活節奏極之緩慢的一個國家。每當你走在街上,見到的人都彷彿在街上漫步,悠閑寫意。特別是一些露天茶座,無論任何時侯也是高朋滿座。與三五知己在這些地方把盞談天,的確是一件賞心樂事。
我在這次旅程中,品嚐到不少當地的食物。那兒的食物有一個最大特色,每種食物都含有極多鹽份,起初極之不適應,需要頻頻喝水解渴。我眞的想知道究竟當地人有什麼「特異功能」,對這些食物還吃得津津有味,面不改容。
我眞的極之佩服他們的忍耐力。開心的日子總是特別容易溜走的,很快我們又要踏上歸途。

我們在機場巧遇一百名準備到香港、澳門旅遊訪問的學生。他們非常親切友善,主動與我們打招呼。由於彼此都不太懂得對方的語言,我們只有用英語溝通。但是,我的英語一向說得不流利。在這種情形下,也不能不將學得「半桶水」的英語派上用場。開始時我有些不習慣,有時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想表達些什麼。但他們仍然很有禮貌,不論我說如何蹩腳,他們總是耐心傾聽,再加上手語的協助,我總算可以與他們溝通了。閑談間,我得知他們很有興趣學講廣東話,他們把學到的「早晨」,「轉左」,「唔該埋單」等講給我們聽,言談間充份表現出葡國人好學的熱忱,除此之外,他們對使用筷子也具有莫大的興趣,不斷的用兩枝原子筆夾在手中間,嘗試夾東西。當我們對他們說:「這個手勢正確了。」他們就高興得哈哈大笑。
我深深領略到葡國人的熱情爽朗。
這次旅程使我學會了如何獨立生活,懂得照顧自己。最難能可貴是認識到一班朋友。今後,雖然我們各散東西,但我相信時空是阻隔不了我們已經建立起來的友誼!

在大西洋岸邊與隨行人員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