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書法藝術
邱顯哲
書法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一直流傳的國髓。我們所書寫的字體,就是漢字。漢字主要是象形文字,而它是由點、挑、橫、豎、撇、捺、厥、鈎等筆書構成,所以結構非常複雜。而漢字經過那漫長的歲月,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字體的發明,亦有具代表性的書法家出現。其實,漢字基本上是分爲篆、隸、楷、行、草五種。而在五體中,篆、隸、楷乃是一直以來的標準型式。行、草書只不過是輔助的角色。事實上,大多數人都認爲這五體的出現是篆書爲最早,跟著有隸書,然後有楷書,把楷書寫得快些便成行書,行書再寫得快速、潦草一點便成草書。這看來好像是順理成章,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最早當然是篆、隸,之後便出現了隸書的"快寫",這在西曆紀元前一世紀左右,是很流行的。這種書體是以濃厚的波勢去橫畫的末尾處,寫出美觀的波磔,連著寫下去便是了,稱爲"草隸",這就是草書的萌芽。草書之後,便是行書,而楷書與行書大致是同時代出現,但比行書遲些才完成。有句說話:[眞如立,行如走,草如奔。〕生動地比喻了此三種字體的形象。
書寫的工具,大家都知道是紙、筆、墨、硯文房四寶。在現今這個科學的時代,還有誰會用筆、墨、硯來書寫呢!代之而興的就是原子筆、鋼筆、鉛筆,甚至魔術毛筆亦有。很多外國人都覺得奇怪,爲什麽毛筆這樣柔軟的筆鋒,竟可寫出如此有力的字體!所以,這就是千多年來書法吸引人的地方。
現在就簡述一下紙、筆、墨、硯。
紙,紙的種類很多,初學的宜用白報紙或原書紙習大楷,用毛邊紙或白關紙、夾貢紙習小字。宣紙質地好,爲多數人所選用。
筆,筆可分剛、柔及中性三類。剛者用兔毫、熊毫,狼毫,鼠毫或豬鬃制造;柔者用羊毫、雞毫或狼羊毫兼制。中性者用羊毫與兔毫或羊毫與狼毫相配制成。如:紫羊兼、五紫五羊、五狼五羊、七紫三羊、七狼三羊等。對於初學者來説,由於兔毫、狼毫性剛勁,習字有力,容易掌握,羊毫性柔軟,習字無力。如果相互配制,則較好。新筆用時不宜用水完全開發,普通小字筆宜開五分之二,中字筆宜開二分一,大字筆則可全開。毛筆用後應該用水洗滌,使毛筆壽命更長。湖州所制的筆尤爲出名,故常稱"湖筆"。
墨,墨之原料有松煙與油煙兩種。前者色微藍宜書,後者色純黑宜畫。墨的品質可以色别:紫光爲上,黑色次之,青光又次之,以白光有膠質者最差。若以聲别:用物擊之其聲清脆響亮爲好,其聲重滯爲下;如在硯上磨時,其聲細膩爲上,粗魯爲下。初學者用市上所售"龍飛鳳舞"、"黃山松煙"及墨汁均可。徽州所制墨最好,故稱"徽墨"。
硯,硯的種類亦很多,有玉硯、陶硯,石硯,還有瓦硯、磚硯、磁硯等。硯的形狀有方、圓、長三種。由於端州出産的硯最佳,故稱"端硯"。惟價錢貴,多作收藏之用。
要寫一篇好的作品,除了要具備優良的工具外,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正確的姿勢、執筆、運筆和經常練習。寫字時要坐得端正,兩肩齊平,不要斜坐,腳要放平,胸要挺,背要直,頭要正。執筆與運筆的方法依靠五指、腕肘、身體、兩眼行動一致,才能寫成工整美觀的字體。第一,指法,大指上節端與食指上節相對緊握筆管,中指上節諯著筆管,無名指之背頂拒筆管使向外,小指傍無名指助其行動。使筆能上、下、左、右、前後活動。而且,五指要密,手心留空。所以說"拳空指密"就是這樣。第二,手法,運筆的方法是借手與臂之升降,而升或降則視乎文字之大小而定。如書小字用枕腕,如書中字宜用懸腕,若書三寸以上大字或行、草書應用懸肘。執筆的鬆緊與字之優劣有很大關係。像蘇東坡說:[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不宜執之過緊。〕如果過鬆則無力,過緊則運轉不靈。所以執筆的要領就在於能以全身之力,由肘至腕,由腕至指,由指至筆,而到筆鋒。第三,眼法,習字應訓練兩眼,必須多看名帖,細心研究筆畫之寫法和部位之結構。第四,身法,剛才亦提過要端坐挺胸,不可曲背。如姿勢不正確,則書寫時就不能用全身之力達於筆鋒。除了如何執筆和運筆外,如何用筆,亦是要點。寫字用筆,有如戰士用武器,能熟知其性能及用法,便可發揮最高效能。如果把古今用筆方法歸納起來,有"中鋒"、"側鋒"、"迴鋒"、"藏鋒"、"露鋒"等五種。中鋒,下筆正直,力量集中筆諯,,前人形容中鋒筆如"屋漏痕"、"錐畫沙"。側鋒,在字的轉折時常用,要筆毫轉彎而筆的軸心不轉。如果筆再傾斜,則成爲"偏鋒",這是書法上的毛病,所以不可大意。迴鋒,橫筆向右,至盡頭時而稍頓,然後筆鋒迴向左而收筆。藏鋒,橫畫下筆時,筆鋒向左逆入而後向右。所以"藏鋒入筆"與"迴鋒收筆"的作用,是要使筆力内歛。露鋒入筆或出筆,可表現字體的姿態美。懂得如何用筆後,就應該經常練習。至於習字的方法,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摹,而另一種則是臨。摹就是把透明的紙,如:九宫格紙、米格紙等,放在字帖上,依照帖上之字的筆劃位置等,摹出字形。臨則是對照字帖上的字體,憑眼睛的觀察和思考其筆劃的走勢和位置,而寫出與帖字相彷的字。摹帖可以使學者易於掌握字體的位置和形狀,所以應該摹臨相間地練習。至於選擇字帖,亦應該謹慎,要因應個人的喜好而定。但初學者應該選擇一些楷書字帖來練習。由於楷書在唐代最爲流行,所以最好選取唐楷,如:歐陽詢書"九成宫"、顏眞卿書"多寶塔"、柳公權書"玄秘塔"等。這些都是楷書中的佼佼者。歐體是以王羲之和王獻之的書體爲基礎,再參以六朝北派書法餘韻,别樹一格。顏體筆畫清勁豐肥,間架嚴整茂密。柳體筆畫清勁峻拔,結構嚴謹。在書法當中,王羲之的字體當然不可不提,其字體多是後期書法家所模仿的對象,他的筆勢清圓,筆畫優美、清麗,結構就更爲嚴謹。所以,當時衛夫人説:[逸少甚能學衛,其書咄咄逼人,筆勢洞精,字體遒媚。]後來,梁武帝又以"龍跳天門,虎臥鳳閣"來形容他的書法,所以有"書聖"之稱。王體中,正楷書最好者有樂毅論、黃庭經等;行書則有蘭亭序、千字文等。這些都是千古所傳習的書法佳品。
所謂"字無百日功",勤於練習是必要的。雖然不一定要成爲書法家,但寫好自己的字體卻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