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初一日弟五十六

南海陳继俨撰

說丕但


  陳继儼問于新會周靈生曰,泰西新學之事尚矣,每歲創新法製新器者,以十万计,著新書得新理者,以萬餘計,冠絕大地,度越前纪,果何術而至是也,周靈生曰,丕但哉,(丕但译言执照)陈继俨曰,丕但之制何如也,其例可得闻欤,周灵生曰,余昔游于美都,接语其国人,习知其国故,粗有所闻,为吾子诵之,夫工之有丕但也,犹士之有科举也,科举所以待异士,丕但所以伸异能,其道一也,是故能创著新书者则予之,能创造新艺者,则予之,能因前人之成式,以后来而居上,精益求精者则予之,其有考之往籍,前哲已开其法,求之通市,鬻肆早售其物者,是之谓攘人之美,上之騐司,自不以创制论,器虽巧,勿与也,书虽异,勿尚也,理虽新,勿庸也,请言领取丕但之例,凡欲领丕但者,禀于司理此事之格佛那,(格佛那译如巡抚)禀有誓词,有图说,有模式,有货样,(物之易明者无庸货样图式)初禀纳洋十五圆,禀留司理公局中,禀辞有阙而不备者,(模式货样不计)黜之不考,若验后许可,限二年再纳洋二十圆,格佛那给以丕但,名曰地西午丕但,越期不纳,废其禀,禀上于格佛那,执领者须自画诺,且言所求之事,所帖之说,约分七事,一创造人之姓名居址,本物之名号,及曾否领丕但於他国,若领于他国,则注明于何地何时,及前领之丕但某号,二所创之物之质性,三绘图,(无形之物此款可去)四物之造法习法用法,五物之所以新巧,与类于此物而实不同者六创造人签名,七二证人签名,而数事之关键,尤以其五所论者为最要,若此物之巧,不及所报,所报之新,远过其物,则騐司可纠其谬而黜之,若无意致误,亦可申禀,正其前非,显其真情,昭晰明澈,还其故我,则騐者亦不得以私情为予夺也,当再申禀时,亦以二证人签名为据,誓词力称所报者为自创,且自认为何国之民,居址何地,若其物有所传者,或购于他人,誓词自不得与自创者等,有形可绘则绘之,图说当自署其名,而见证者亦附焉,倘其物为机器考騐者,验司著备模式,亦当如命,药料配合而成者,騐司取看,亦当缴呈,其物为历久不变者,可申明其配造之法,历年之久暂,留贮局中,以待试验,若医药之事,则性情功用,亦在所必及也,其或禀报以后,推出新意,欲更前制,则加纳洋十五圆,任意申禀,不限以时,若夫楼房室宇之工,傢具什器之物,能创新式,为向所未有者,则禀报当备模式,或图其像,黏于纸板之上,像横十寸,长十五寸,又别备像十帧,横不过七寸五分,长不过十一寸,以为多方试验,言过其用,则申禀自定其谬,并所以谬之故,誓词署名,证人具备,禀既上,候批发,简易者约半月,繁难者两月,其事乃下,不行则移禀于总验司,又不行,则移禀于各省之格佛那,又不行,则移禀于都之总署,总署者总国之訉讞者也,其有拟造而未成,怵他人之我先者,可先将其意禀报,名曰企滑,美之民,及侨居于美一年者皆可以報企滑,报上注案密存,秘而不宣,企滑有论说,有誓词,有圖式,輿地西午丕但同,一年不成,則展限,年纳洋十圓,限未满,有求丕但與企滑同者,則限企滑之人三阅月领丕但,不能,則以與後之求者,請言丕但期限之例,有三年半者,有七年者,有十四年者,有十七年者,有始領三年,越期後领加限者,限未足,則國家保護之,限既足,则人人可倣造之,請言授受丕但之例,創造人既領有丕但,其人已死,則朋輩之雅故,昆弟孫子之亲尼,皆可受遺嘱而執其利,若其人未死,欲以其所創之物,转而售于人,则市之者,亦可专利,请言干犯丕但之例,凡未足限之丕但,倣之者,必原領人許可,立有憑单,登于境內著名之报,然后许其倣造,若妄意干犯,藉端射利,名之曰僣權,國家即將僣權者所成之物没之,以与原领丕但者,既没之後,更議賠償,其为画圖音樂書籍之物,則以翻造之多寡論,每一纸罰洋一圓,其为玩器傢具什物之事,亦以私造之多寡論,每一事罰洋十圓,其貴重之物,则别議,罰無定款,而所得私造之物,要以搜出者为据,若其器已毁,或知之而末由得之者,虽汗萬牛,充亿室,亦不能及也,若夫已刊之書本,已拓之興圖,已行之劇本,已成之乐律,已售之印記,为人所傳授,予以分利之權者,名之曰级皮路埃地,領级皮路埃地者,亦不假人以限期未滿之時,私倣其製,犯者与前罰同,其或犯而不之罰者,則必有以寬假之者矣。
  曰,丕但之例,如此其嚴也,其利何如,曰,泰西工藝之精,器物之巧,新理新法之日出而不窮,殆藉此鼓舞而成也,他勿具论,請論美都,嘗考美之创鍼机者,得利五六百萬,创烟爹拉罢者,得利二三百万,等而下之,虽至淺極易之物,如铅筆所藏之拉罷,用以刮字者,綜其所得,亦不下百數十萬,自餘庶艺,罔不類是,雖更數僕,悉數为难,若之何而不利也,是故举國之工人,無老无少,無强无弱,罔不奔走骇汗,群焉而肄習講求之,舉國之工厂,无小無大,無富無贫,罔不殚精潰虑,群焉而規矩繩墨一之,利之所在,不賞而勸,萬流泻壑,曾无以喻,而國家之進步,亦不可以常率计,則丕但之力之为之也,犹忆余居美洲時,有文吾公司者,习与余往还,問其业,則代人領取丕但者,文吾公司語余曰,余業是有年矣,领而得者,且以数十萬計,费洋五圓,則物之可得丕但否,公司可代理也,费洋四十圓,則繕辞稟報,誓詞模式图說之事,公司可代为也,费洋二十圆,則批发之丕但,公司可代領也,其他難备模式圖說之物,费洋一二十圆,公司可代作也,所代之事,詳慎缜密,虽或少费,不勞而理,計公司每年代領之丕但八千有奇,且有年至盈萬者,而级皮路埃地之數不與焉,由斯以谭,自非利人之深彼美人何趨之若是,即国之強弱,不系乎此,則謀國者不當有事,而代勞之文吾公司,几何而不折閱,又遑他及也哉,上以絕弃鼎之昏,下以杜濫竽之弊,進則为考绩之谋,退则为劝工之政,一举而數义备,呜呼,不其善欤。
  陈继俨曰,害人之事起於争也,然综計古今,爭凡三變,上古之世,人與物爭,爭而胜者利用力,近古之世,君與君爭,爭而胜者利用兵,今日之世,民與民爭,爭而勝者利用商,是故英美最强,其商上,俄德法日次强,其商中,自餘諸國最弱,其商下,商下者非國也,中國之商,溃败极矣,然以余所聞大地商戰之故,其出口之貨勝者,其商恆胜,其出口之货绌者,其商恆绌,千里之水,本于滥觴,參天之材,根于寸蘗,然則農工者,又商之所自出者也,耕无新法之农,藝无新器之工,于此而欲講商務,兴商學,与大地萬国角逐而上下焉,是犹南轅而北辙,蒸沙而成飯也,其又奚功,且夫四萬萬之人,二万里之地,二十六萬之物產,其敦大博厚,非不逮歐美也,處當溫帶,土亦腴厚,民自淑秀,其聪明开敏,非有亞于白种也,然歐美开新之物,歲以萬計,而中國无一焉,改舊之事,亦歲以千計,而中國無一焉,均是人也,而比较之下,巧拙天壤,則導引之力與不力也,且今日商務之为大害于中國,夫人而知之矣,然海禁既開,勢不能以锁港之說,而抵外人之來,且外人之來者,簡便精良,悦于吾民,便于吾用,其必不能舉天下之人,棄彼之簡便精良而就我者,有必然也,丁此時也,來者日益多,往者日益寡,而我數千年古老之農之工之業,又未易與之抵制而爭勝,即有雄於財者,出死力以相角,然不轉瞬而折阅之事隨之利固不获本亦大虧,於是舉國之商病,舉國之商既病,而嚮之所謂數千年古老之农之工之業,必堆蔽壅塞,欲售無人,贱其值以贾於國內,贾於國內,其商绌也,然國內之人,持血汗之赀,誰復肯为黄金虛牝者,於是舉國之農工亦病,農工商國之半也,半其國而皆病焉,俯仰隨人,進退無据,不有所勸,其奚以興,抑又聞之,地多而人少者,國可以农,地少而人多者,國可以工,中國之國於大地也,其民之數等在一,其地之数等在三,且見逐於美都,作苦於南洋,勤勞之資,聞於五洲,蓋可工之國也,然土制之精,不敌遠物,進口之货,遠過外售,則工实負國也,(吾粤鍼线诸工昔用土物今皆见夺于洋货矣自余诸工所在皆然)萬國比較方里人数,以中國而论,则等在五,連藩屬而論,則等在二十一,(见本报所刊之丁酉岁计政要)其他边地如蒙盟各部,奉黑吉各省,青海西藏苗回各疆,澳瓊各島灌莽萬里,几若不毛,腹省如湘鄂閩粵江淛諸地,荒而不治,所在多有,蓋可農之國也,然播植无新法,刈获無新器,化分无新理,則農实负國也夫農工者,國之本也,而操術若此,然則非獨农工之咎也,所以勸之未得其道也,故今日而策中國自强之道,必自立丕但以劝农工始。
  曰中国闭化之国也,敢问丕但之制既立,果有报领者乎,曰有,夫不见可欲,此心不动,利禄路然,斯人自愤,中国之远不及欧美者,固坐于未见其利,然既等于可有可无之数,则天下末由鼓舞也,且天下固易,与耳,身体发肤關乎痛癢,而孔子以殺身成仁夺之,妻子父母,同其而佛氏以破伦出家夺之,况因势而导悬的以招者乎,汉立博士而经术之徒出隋改制科,而詞章之學兴,標之既高,風斯益鬯,不其然欤,且陶公之櫃,樞捩極巧,(陶君会稽人名七彪能造新式櫃行于美洲见本报二十四册)張君之鎗,機轴獨新,(名清泰天津人能创后膛新枪每车可载二桿立二人于车后运动自如火药弹丸及四里之远前竖挡脾以避敌攻退后则改运机轴车自倒退见近日香港华字报)彭新三之德律风,比西人所造加远三倍,其音转亮,萧開泰之火镜,可以代煤,其火力有二萬噸之大,(俱见本报二十四册)自餘沈學之盛世元音,蔡氏之传音快字,俱能自闢門户,推陳出新者,自是以外,其不見知於世者,當亦所在多有,烏在而不可以立丕但也,不宁惟是,國家既不予以专利之權,則朝陳於巴黎之肆者,夕必倣於栢靈之市,昨創於英倫之都者,今且造於纽約之厂,鏤精錯髓,得之者甚艱,而失之者甚易,此開新之士,宁自棄而藏其智也,昔管子治齊,重內轻外,諸葛治蜀,器械精良,九經勸工,日省月試,自古未有不講商務而能立國者,亦未有不讲土產工艺,而能興商者,更未有不勸农,不興工,而能精其土產工艺者,利专則民智奋,相上则民力張,自強之道,無踰於此,余故於周君之言,略为隐括,以告世之憂國者,其領取丕但纳款之事,附表於後,知言之君子,或有取焉。
  禀求地西午丕但以三年半为期者,纳洋十圓。
  禀求地西午丕但,以七年为期者,纳洋十五圓。
  禀求地西午丕但,以十四年为期者,纳洋三十圓。
  批發地西午丕但不纳。
  禀求企滑,每年纳洋十圓。
  禀求减前次所求之事,纳洋十圓。
  禀求申改前禀差誤,納洋三十圓。
  禀求再給丕但,纳洋三十圓。
  批发再給丕但不納。
  禀求加丕但年限,每次纳洋五十圓。
  批發加丕但年限,每次纳洋五十圓。
  禀求初次考騐司,发照代達總考騐官,纳洋十圓。
  禀求總考騐官,发照代達格佛那,納洋二十圓。
  其餘求发丕但之時,已發丕但之後,所抄文件,或批准之文憑,已发之文憑,苟有勞於署內者,俱有少费,兹不具列,列其大數而已。

上谕恭录


  閏三月十六日奉 上谕此次新貢士覆试列入一等之夏同龢等八十四名二等之萧开甲等一百二十名三等之孫光祖等一百四十四名俱着准其一体殿試欽此 十八日奉 旨分发湖北补用道錢绍桢安徽試用道錢锡賓湖北陳芝誥湖南道趙從炳河南補用知府何雲蔚周東盐运同知李璜湖北補用同知鄭葆琛夏錫疇浙江試用同知卞桐孫江西同知張宗湛貴州同知潘家懌湖北補用直隶州知州存焘郭名昌兩浙盐運副楊垣辰劉鸿渐安徽試用通判王镜涵陕西通判贾孝穆江西通判李士谬蕭渭福建通判劉金成湖南通判钱青北河补用知縣李振鈞江苏知縣郭聯墀楊紹時安徽知縣曾光煦山西知縣何濟元河南知縣趙景彬浙江知縣陳克讓江西知縣甘澍四川知縣葉兆麟秦廣綬广東知县錢祖蔭廣西知縣謝士彤李承祖雲南知县朱壽祺陳廷球安徽知縣蔡康聲胡登崧山東知縣王珊河南知縣呂根宣浙江知縣潘秉忠吳宝鑑趙世芬趙思益江西知县王毓鋆劉震鸿朱修圻楊家骏張仁荃鄭緒彬福建知縣源鴻達章識言吳廷桢湖北知縣嚴祖光湖南知县葉茂春四川知縣羅期鼎廣西知縣陳永祺楊其葵唐爾琨雲南知縣馬遇良貴州知縣魏炳文雲南盐大使陳文燦山東盐大使徐德潤楊壽田福建盐大使楊葆孫李世禄聞長善沈鍾棫廖炳熙四川盐大使黃洪鍾廣東盐大使培崇鍾桐俱皆照例發往吏部稽勳司郎中員缺著范廣衡補授所遺文選司員外郎員缺著李坦補授擬補吏部稽勳司主事丁寶銓著准其補授欽此 十九日奉 旨保舉江苏补用道蒯光典浙江补用知府朵如正俱照例用保送知府編修朱锦張燮堂俱以知府分发省分補用分发陝西試用通判饒鳳珪安徽試用知縣杜師預山東試用知縣紀鉅湘河南試用知縣李曜纬張继善陕西試用知縣孫尚仁江西試用知縣張紹良福建試用知縣王扩中廣東試用知縣方怡廣西試用知縣薛維均俱照例發往截取刑部司務鄭传缙著照例用擬補荆州將軍衙門筆帖式榮锦盛京刑部筆帖式葆勛俱准其補授俸满安徽滿阳縣知縣歐陽靄著回任病痊前安徽颖州府知府凤林著照例用报効官前安徽芜湖县知县王万牲发往山东交張汝梅差遣委用欽此

上諭電傳


  閏三月二十三日內阁抄奉 旨永隆现在駐工所管正黃旗漢軍副都统著載瀛署理其所署鑲紅旗蒙古副都统著苏魯岱暫行署理欽此 又奉 旨永隆現在駐工其所署左翼前锋統領著載卓暫行署理欽此 二十六日內阁抄奉 上谕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務着杨儒补授未到任以前着梁仲衡兼署欽此 又奉 上諭工部左侍郎着杨颐兼署欽此 又奉 上谕给事中高燮曾奏昭信股票宜分別办理一摺昭信股票原期上下流通不特为暫時筹款之計前經諄諭不准勒派抑減若如所奏各省办理此事名为勸借实則勒索催迫骚扰闾阎莫此为甚亟應嚴行查明着各督抚通飭各該地方官遵照部定章程妥为办理商民等願领与否各听其便如有不肖官吏藉端指派致滋扰累立即查叅惩办以杜流弊而顺情该部知道钦此 二十八日內阁抄奉 上谕陕西潼商道缺着李绍芬補授欽此 二十九日奉 上諭廣東南韶連道員缺著張端本补授钦此又奉 上諭庶吉士散舘著於四月十八日在保和殿考試欽此

京外近事浙抚廖壽丰奏請妥議經濟科章程摺


  奏为經濟特科,为人材所出,請 飭妥議章程,以收实效,恭摺仰祈 聖鉴事,竊總理衙門咨,以貴州學政嚴修,請設专科一摺,當經會同禮部,分别议覆,先將大概办法具奏,奉 上諭现在時事多艰,需才孔亟,自降旨以後,該大臣等,多有平素所深知者,出具切实考語,陸續咨送,奏請定期舉行特科,至歲舉既定年限,各該督抚學政,務將各書院學堂,切实經理,随时督饬院长教习,认真训迪,用副朝廷,旁求俊又至意等因,钦此,竊维古之教者,家必有塾,州長黨正,岁時读法,而書其德行道艺,鄉大夫三年大比,兴贤能而献之王,此周官立法,學校與選舉相維之精意,所以士敦实行,野無遺贤也,隋唐以來,皆以詞章取士,政与教既判为兩途,仁與學遂各为一事,故歷宋元迄今科目,非无英俊,而懷才抱道之士,或不見用,無他,上不以實求,下不以实應也,近來歐美諸邦,艺學日新,其事雖经傳所罕言,其取士立法,无蹈虛之弊,用能自成風氣,今我 皇上轸念時艱旁求俊又,採泰西之新法,培海內之英才,此誠才千古一時之盛舉,臣愚以为圖治必先防弊,立法要在救时,總理衙门议奏,以內政外交理財經武格致考工六事,先特科而後歲舉,固已簡明允當,惟此六事中,平日留心掌故,討論時務,如內政外交二者,當不乏人,若理財以下诸學殆非設學,培養数年之久,難期成就,且內政外交,及理財之农桑,格致之算學,或可命題以試,此外各學,非呈騐器艺,不足观其實詣,今欲憑文字为去取,作者依題敷衍,閱者糊名摹索,無論干托夤缘,滥登薦
,使絕無膽徇,所得仍词章之士耳,於經濟何與,臣愚擬請飭中外薦举時,无论已仕未仕,
按以上六事,遵照原奏聲明,何所专長,并其人心地操守,有無嗜好,出具切实考语,奏請。
  諭旨,各就所学,分别器使,或令在總署當差,或充教习繙譯,或分发各省税关水師陆軍船政製造礦冶纺织鐵路电报各局,差遣委用,或交出使大臣,帶随外洋游历练习,务使各盡其才,试有实效,再由各該管切实保奏,量予升擢,將來人才既众,或酌量举行特科,以副皇上十年二十年一舉之 諭旨,其向來出洋及內地电報等項,三年一保之例,概行停止,若非学堂出身,及此項保舉人員,概不准派隨同出洋差使,此后考試總署章京,一以外交各條命类,不限篇幅晷刻,不拘楷法,一經破除积习,人才自必奋興,至歲舉之科,則不必試四書文,亦毋庸附乡會試,夫所謂四書文者,本孔孟之語,而體之於身,衍之为文,原期通经致用,無如沿袭既久,庸濫浮伪徒摭拾糟粕,为干禄之资,一旦蒞官,案牘茫然,用非所习,况复捐班雜處,补署无期,宦海沉沦,猝难表見,而近年科舉,懷挟槍替,陋习日滋,防不胜防,以云造就人才,亦祇見其弊矣,今既名之曰經济常科,似莫若按照特科六事,经由學堂选举,如各府縣有小學堂,該學堂所习何項學艺,有無進益旷废,按月由教习監院註明,報明地方官甄别存記,屆歲舉之期,即由地方官會同教习考試,择尤錄送省學,試列優等者,准其作为生員,留學堂肄業三年,平日課業登記,亦如小學堂之式,屆期再由督撫会考,择尤拔取,准其作为舉人,汇送京師考試大學堂,再列優等,准作貢士,由總理衙門會同礼部帶領引 見,賜以進士出身,量以授職,分发試用,其舉人生员之未經中式者,分别給予憑照,准充學堂教习,惟無論何项學堂,必以修身明理,绘圖知算为根本,學堂書籍,固宜購储宏富,而各省专門,亦難变通赅贯,無論何項,總以 聖谕广訓,及孝經四書朱子小學为入門,考試時,专就各門校閱外,仍以其書酌量命題,使作解文一篇圖算一則,以文義通暢,理解徵澈为合式,而向來例舉之鄉会歲試科試,既不能驟停,亟須認真整頓,所有中額學额,必應核实裁减,隨時酌量,與經濟科互相消息,其各省会,及各廳州縣,向課製艺之書院,亦應逐漸酌改,将現有之经费,挹彼注茲,以資學堂膏奖,庶風氣转移,学者知所趋向,一面停止捐輸,嚴核保舉,塞僥倖之門,開賢才之路,计莫先於此矣,夫今之所少者人才耳,當此百務待舉之期, 皇上特下求贤之詔,若非權衡至當,图治本原,恐法愈变而弊愈滋,有不得不慎於始者,可否 飭下總理衙門,會同禮部,將臣所擬各節,彙入嚴修等前奏,一併妥議,釐定章程,以拔真才而收實效,除俟访察得人,另行薦舉外,愚昧之見,是否有當,谨恭摺缕陳,伏乞 皇上聖鑒訓示,謹 奏奉 硃批該衙門議奏,欽此。

鄂省奏請工藝附蚕桑局試办摺


  奏为湖北試办工艺,附於蚕桑局兼理,以節经費而利民生,恭摺具陳,仰祈 聖鉴事,竊維周礼六职饬其材,月令五庫審其量,是萬物有曲成不遺之妙,百工为自古政令所关,光绪十六年,臣谭繼洵到任後,即经會同臣之洞,諭飭司道筹款,興办蠶桑,曾於十九年三月,將办理情形,会衔具 奏,旋因办有成效,臣继洵又於二十二年,兼护总督任內,奏明各在案近年廣招學徒,添設织機六十張,纺織江浙綢縀各料,精益求精,銷路愈廣,經费足資周转,现擬扩充規模,就局中委司事,兼管新募工匠學徒,講求工藝,以备農桑蚕织之不足,伏查內地所產麥草,本非貴重之物,織成帽辮,粗细式樣,约二百余种,行銷甚有利益,就山東烟台一处而论,每年銷價計银已有一二百万兩之多,所造之貨,女工居多,又樟树易於種植,採叶制炼,可成樟脑,向有成法,广东近已仿造,亦可畅销,他於日用所需,有洋蜡燭洋纸压油等物,多以委棄之布鏤毛骨镕煉而成,湖北民貧地瘠,水旱频仍,尤當設法补苴,用蘇民困,兹由山東莱州,招僱織辮上等工匠來鄂,收買麦草,即於蚕桑局添募本省學徒,令其盡心指授,由麤及精,一面飭令民间,广栽樟树,现有長成之本,先行收買,試熬樟脑,并購運器械,逐渐仿製,每蜡燭壓油等物,俟办有效騐,即擇學徒之精其法者,派赴各属,轉相传授,總期失業者得所工,做成物者,各盡土宜,以昭副 朝廷利用厚生之至意,所有湖北試办工艺,附於蚕桑局兼理,以節經费而利民生缘由,謹合詞恭摺具陳,伏乞 皇上聖鉴訓示,謹奏,奉 硃批該衙門知道欽此。

岳属士绅請变书院兴学會稟批


  据稟已悉,近來欽奉 谕旨,饬各省設立時務學堂,講求实學,以立自強之基,并变通科举章程,於岁舉外復設经濟特科,以求体用兼备之士,業經本部院會同學院,通行各属,并出示晓谕,誠以世变日新,宏济艱难雖,非空言所能取效,现當群雄角立之時,苟不亟圖变计,培育人材,力求实用,豈能量力比权,巍然雄峙,湖南省城,創設學堂學會後,各府州縣,亦多渐次舉行,瀏陽一邑,并將乡城七書院,同時更改章程,講求实学,尤徵卓識,岳州涵汇洞庭,锺毓灵秀,该生等擬请照改岳陽書院为經史時務舆算詞章各門,以課生童之成材者,改慎修書院为學会,以教童年之堪资造就者,可谓敦崇本实,通晓時变,將來人材輩出,实推此举为開风气之先,候札行岳州府,率同巴陵等县,迅即聯集紳士公同籌商办法,酌增款项,將變通書院,設立学堂學會章程,尅日妥议,由該府縣核明,禀呈本部院,會同督学院,察核彙齐奏咨立案,以仰副 朝廷育材致用至意,並即知照,仍候學院批示,此批,

衡州任學会章程一本會宗旨立志在宏毅以能力任艱钜为主


  二本會先从衡州开办海內同志愿與樂成分立斯會者本會即視同一会必不以方域歧视如泰西教會紅十字會诸例
  三本會具此大志必須自练学問物色英雄粵仿孔门四科曰德行曰言语曰政事曰文學凡此四科能精一義即於本會有光惟其人志不宏毅识不堅凝遇事作骑牆之見者未便接引入会
  四本會定於戊戍年內設立報章以载新政新聞及会中人議論期與海內诸君子互相切磋另有報馆章程
  五本會每年開大會一次兩月小會一次另列議会章程
  六本会俟捐款充足後須设立学堂選年少美材入堂分門教授如會中董友願入學堂肄業本會尤所欽佩但入學堂以後即依學問为次第
  七本會須攷究各国政事開拓能力俟經费扩充擬派人游歷海外攷察各國天文地輿政治商务學校并須厚與資斧恣其交接以联络外人
  八本会設立书会刻時务叢書贱價卖售其有新繙之书为本会獨有者不得翻刻如有冒刻会中書籍者立將該板追繳送办
  九擬設格致书室一所以開民智任人觀看但取簿费
  十本会所办各事必須广集经费今定入會者除所創办經费外每人须給册费二元捐银二元
  十一本会所擬各事應俟經费扩充逐條办理
  十二凡入會者另給各款條例一本憑單一纸概不取费
  十三凡會中书籍器物皆由總理管理不得乾沒入己即各会友私物亦須流通觀覽使有一毫驕吝之心便为本会所不取
  十四本會草創章程未臻美备尚祈海內君子贻書匡誨本会不勝翹企之至

亞洲近事述苏杭日本租界情形


  西四月三十号,日本太陽報云,日清和约后,許開苏杭二州港,已兩易寒暑矣,而邦人并無图進之意,反使他國之均沾利益者,經營得所,本我利源,轉彼先占,豈我國資力不足欤,經騐乏术欤,抑亦當業者不知其要机欤,吾今特揭日清贸易不振之由,使有志者不至將前而又却也,夫以我國经商西洋者,指不勝数,而于鄰國支那,則矇如冥索,何其怪也,考苏杭之地,物产丰饶,民庶殷富,水道縱横,舟楫便利,轉運貨物,無跋涉之勞,其附近地又多產蚕茧棉花米茶麻酒綢縀等物,故江苏浙江兩省,稱清國最富之區,今此地開港已來,兩府貿易,異常增盛,而杭州尤胜,自始期十月至十二月,三閱月间,关税二十五万,下年當可增至百萬以上,亦新关所稀见,足驗後来商务为无限量矣,從来歐人与支那通商,不过沿海若沿江之岸耳,内地通商,久有是志,而未得其會,我國以戰勝之权利,得支那之上流,開苏杭二州,許客國商人通商,是我得歐人所難償之願,而我人何反居其後哉,今請詳其利源,條告于众,勿復迷于所往可乎。
  一蘇杭地方,距我國既非有萬里之程途,况现有本邦人設立大東新利洋行,以其輪船日復來往,足稱捷利。
  一苏州地方,气候温和,民情柔順,最易和亲。
  一他处貿易场,皆歐人所開,彼等既經營日久,根蒂堅深,不可拔矣,惟苏杭兩州,乃開自我国,萬事草創,外國爭奪未甚,遺利仍不尠。
  一江浙乃支那十八省中生產鳞萃,萬貨雲集之區,蚕茧棉花麻等物,足供給我國重要工业,而此地风俗奢侈,用我貨物必众,又中華箸述士常稱蘇州为支那之巴黎,(法国京城)足以察彼都人士之風尚矣。
  一江浙人口繁密,合兩省算,几及四千萬众,虽無確數户籍可稽,据近刊俄羅斯地理学会雜志,查自今四年前,值一千八百九十四年末,支那本部人口,就中浙江省千一百八十四萬二千五百六十五口,江苏省二千四百五十九万八千九百十五口,後此新開港场,扩張商業,可增二千萬口,則彼此供給益盛,奈何吾人尚恐不振哉。
  苏州城內本最繁華,自凶罹兵燹,园場芜穢,風景慘凄,今試深考二州,較其孰勝,其街衢之清洁,商业之繁昌,品物之缀饰,则杭州不及苏州,若府民之尚文学,人气之喜浮靡,虽二者如一,然细观之苏州风俗之华美,气质之轻佻,实远出杭州之右,苏人嗜好,惟尚外观,需用之物,好新恶陈,若论货物集散之多寡,商业区域之大小,则苏州控上海镇江二港,市售似便,而商利已为二港所分,反不若杭州当安徽货物转输之要路,新开港以来,势殆驾乎宁波之上,其商业区域,亦比苏州为大,将来获利最厚者,其在杭州乎,虽然,两地运输之便利,物产之丰富,风气之柔弱,山水之秀丽,文人墨客之多生,佛教之流行,酷似我京阪景象也,我杭州居留地,在武林门外里余,当各国居留地之北,界址凡七百余亩,分之为三十八区,沿运河通南北,以我国著名道路名之,凡二十条,地内警察属领事管理,今各国租界,纷纷建成,无立锥之余矣,人且汲汲谋之,我何独不以为意耶,于苏州府日本居留地,在盘门外南方之地,前通镇江上海而拥运河,后带採莲经界水绿流,以与各国居留地相隣,其位置比杭地距城为近,自是交通之要路也,沿运河闢大路一条,延长二十余町,至各国租界之南角密渡桥而止,至苏州租界创设已来,唤起苏州府民好奇之心,男女老幼,联袂游观,见物效尤,急趋于利,竞制马车人力车,投府民之意,车馬之迹,不绝于道,少年公子,肥马轻裘,得意扬扬,乐而忘返,视租界为一大公家花园矣。
  两居留地,每亩由百六十圆至二百圆许,始得永远管业权,将来界内诸般完备,一亩之地,何止腾贵几倍,而条约上,许支那人杂居,城内商民,恒苦苛歛,频往领事馆,自愿徙居者甚众,今虽拒之,然他日继来杂居者,必多藉我名义,占厥好地位,我邦之人,豈不觉乎,居留地续接支那新街,昔属荒芜之地,今大改其面目矣,宅第既栉比连雲,工厂又纷纭鸠集,往来苏杭沪滨之轮船,则星驰蝟聚,地方政府,开港已来,特设商务局,洋务局,工务局,汲汲设施,我除领事馆员五名之外,不见日本人只影,现速水一孔氏,代理馆事,彼居清国十载,能通上下事情,又能操英语,善解汉文,颇有令闻于清人间,今开港事宜,多与彼商论也,所在商户至吴门桥畔,始有轮船公司,为大东新利洋行之支店,苏兴洋行,吉利洋行,领事馆员,及纺织工场雇工四名,留居人数,实十五名,此城居人,欣相遇接,殆忘败辱之怨,此则可谓大国民人之襟度,固非若杭州人,少覩洋装,一见惊眩,畏怒而不敢仰观之状也,今后遇之,各因其势以施威信可耳。
  近来清国内铁道浡兴,既定议筑上海至苏州铁道,更议自长江沿岸达镇江,又将联络苏杭,去年十月钱塘江岸,既开新港,于是宁波社长,杭州富豪,集股百万,创立会社,议建铁道,其线路拟自租界拱宸桥起,迂回西湖地方,抵清波凤山二门,又自钱塘江岸,延长经衢州严州府,入江西省,接连蘆汉铁道,事几垂成,后以迁阻墳茔,遂尔中止,查年来内地货品,如丝茶等,输出日多,搬运之难,三易船方能至上海,八日之久,始能起发,不便极矣,若通杭城二三里之铁道成,则货物必由线路而出杭州,今清商语余曰,自宁波开港已来,我杭州商业顿衰,今豈可不挽回之乎,足见府民发奋之心,惟期铁路早晚落成,则苏杭上海三地之运输交通,市情必大改变矣。
  据马关条约,除内地机器制造之禁,我於苏州方立二三纺绩制丝场,而杭州府内豪商丁庞某数辈,集股八十万两,设缫丝厂,建设二万锤之纺绩所,用女工三万余人,又有绵布会社,及城内炼瓦场,制造场,机器局,造币所,更有二三制造场之设,距苏州南北十里,无锡有名茧场,亦有制丝场,纺绩工场各一所。
  自明治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五日,杭州府开港沪杭间之船业,自我邦人立有大东新利洋行,以轮船往來其间,其外复有清人所立公司,曰載生昌,曰河轮局,及近立之源裕公司,并美國人之汇利公司,互相爭利,无何汇利公司河轮局二社倒闭,而新利行爭胜,此行日本政府,补助年额二千四百弗,而其资本仅三萬圓,竊恐其基础不固,将来宜画策扩張航路一也,夫新开港场,为将來進据大陸之先步,其故不待言矣,今特随录見闻,以告我人之有疑望於支那者。

戰清军费


  西四月三十号,日本太阳报云,当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战爭時,海陆军费,及临時军,费其出纳,嘗别設會計处以经理之,於广島第七次会议,預定一亿五千萬圓,第八次會议,定一亿圓,合計二億五千萬圓,其决算額二億四十七萬五千五百八圓,依特設会計处之法,编入明治二十九年度支豫算九百三萬七千四百九十三圓,编入三十年度支豫算千六百六十萬二千八百五十八圓,二十九年四月一日以後,欠额补算,九百三萬七千四百九十三圓,此外由各省海陆经费外支出者,在明治二十七年度支內,六十四萬五千六百十三圓,二十八年度支內,十八万四千九百四十三圓,臨時军费額最巨者,二十七年十一月间,费至千九百三十三万九千八百一圓,扯計一日间,费至六十四萬四千六百六十圆,其他月大概扯計二十五六万圓。
  其財源所出,則有明治二十六年度支部存餘之款,二千三百四十三万九千八百十六圆,軍資献纳金,十六萬八百圆,恤兵獻纳金,二百七十八万八千七百四十圓,有非軍事所用物發下,及雜项收款,百五十一万九千三百五圓,於金州占領地税關,及其他入款六十二萬四千四百二十五圓,於臺湾及澎湖島租税,及杂项入款,九十三萬五千六百七十九圓,索取清國偿金内,七千八百九十五萬七千一百六十四圆,其他以公债募集金(如造股票称贷官民之类)於明治二十七年六月七日,政府紙幣,官银行紙幣,日本银行兑换券,合計发行高一亿七千三百三十七萬八千十七圓,明治二十九年三月一日,一亿九千五百五十八萬七千二百八十六圓增加二千二百二十萬九千二百六十九圓於二十七年六月一日兑换银行券準备正货高九千八十八万二千五百七十三圓,(金货百圆换货百八十圆)明治二十九年三月一日五千四百五十八萬九千百四十六圓,减少三千六百二十九萬三千四百二十七圆,軍事公债第一回募集额三千萬圓,应募至七千七百餘萬圓,超过原额四千七百余万圆,第二回募集額五千萬圓,應募者九千餘万圓,超过募集额四千余萬圓,(应募者常过原额其上下一心于此可见)夫日清战役,为我邦古今來最大之事,今述其巓末,以供学者叅考。

日本國用豫算


  西四月二十九号,日本人報云,大藏省推画自明治三十年始至三十九年十年间,岁入歲出大概数款,以现定地租酒稅征收增减,豫算三十二年歲入約一兆四億八萬五千八百三十圓,三十三年约四兆六億五萬一千七百四十八圓,三十四年五兆八億四萬八千四百二十三圓,三十五年,約九兆六億五萬七千一百一十四圓,三十六年,約九兆四億七萬五千五百七十五圓,三十七年,约九兆三亿六萬四千一百七十九圓,三十八年,約九兆三億一萬四千四百一十九圓,自明治三十二年始,岁入部核免征稅二百二十六萬餘圓,岁出部增加監獄國庫支办费四百六十九万圓,扩張各省事務费二百萬圓,更拟自三十三年后,至三十八年,渐增加六百萬圓,因三十二年後,举行新條约,凡输入税,岁增六百九十五萬余圓也。

西伯利亞鐵路车價


  西四月二十七号,東京日日新闻云,西伯利亞铁路,大約在一千九百二年即完成,於东洋運輸之路最便利,比汽船费亦較廉,自聖彼得堡至浦盐港,费一百留比,(或译罗卜又译劳约合华权二钱四分)出南漏士國境百留比,巴黎五百留比,至伦頓六百留比,若經浦港至东京至伦頓,七百五十留比,至巴黎七百留比云。

拟置列國议會


  西五月二号,日本人報載俄國新闻報云,德京柏靈之外交社會,以远东近多交涉事,拟开列國公议會,有事則令各國來會,现議此列國公議会,有謂宜开之中国北京为妥适,或议於绝东求一好地位,與列國有关者为便利云。

韩建工學


  西四月二十八號,日本長崎新报云,朝鲜农商工務大臣,鄭洛镕氏,近拟建立工业学校,已得韩廷允許,由外務大臣照會法公使,延聘法國技师为教习矣。

韩向日英


  西五月二号,日本長崎新报云,膠事以來,韩廷頗懼,方得英舰數艘泊巨文岛之报,忽而再传东洋英舰队八艘入仁川港,韩廷狼狈之态,殆难名状,其所注目者,尤在日英两国之举动,當時日英同盟之論,風传至韩,惟值我國松方內阁尚在职,其同盟之确固否,尚疑而未信,迨松方內阁辞职,伊籐內阁總政,韩人遂信日英之盟必成,其意曰日英同盟,自伊籐侯祝英皇即位六旬庆典時启之,今伊籐既進內阁,俟盟约既成,則日英交誼更深,将按其联盟之本意,发揮大偉力于東方,今日兵艦之來,得無因是耶,以是舉國骚然,上下震恐,而措施近政,遂異于平昔矣,溯其內阁施謀發宪者,乃趙秉式氏,既登法部大臣,尋兼外務大臣,专信賴俄國,又以韩国之政权兵權及財权三大权,悉歸之于俄,一切用材異邦者,盡免之,另聘俄員,俄權既大,橫肆无理,民党惡之,适农工商務协办參將权在衡氏,使日本歸來,交親日本之論出,同者甚众,因是获罪,貶开城府尹,前外務大臣金允植,及李承五兩氏,被罪流配濟州島,并內阁金弘集,盡收捅下狱,处以严刑,又免去警务使李丰儀,昔與金弘集同仕者,不許再仕,现任者皆罷免,當時改定诸法,谓为逆贼之制,一切廢止之,頑強橫暴,僚輩箴口,邇來英艦入港後,向日党張,而親俄党怯,一時气焰几滅,于是繫累者释,放流者歸,加以大院君薨逝,英日携手而來,大偉力雖未发,而機鋒已露故也。

駐韓京各國使臣會议索地


  西五月一号,日本太陽报云,俄國要求朝鲜政府,借屯煤地,及絕影島,更於木浦鎮南浦索全面積三分一,为領事馆界地,列國亦準利益均霑之例,一体要求,今駐韓之列國使臣,開会協议,乃俄使狡狯,構造事端,共出席会议,相向强逼朝鲜政府務必各如所求,吾意我外交官身處此间,無奇謀妙策,以力爭上游不可矣,盖木浦镇南浦之開港,实日本先倡之,今俄国野心勃勃,於新開之港欲大張其权,我外交官惟束手旁觀耳夫何用碌碌者为也。

欧洲近事倫頓救生會賞犒


  西四月二十九号,伦頓水陆師报云,倫頓救生会,設於卡花路街,每年三月在堂会議一次,凡有勇於救人者,則由會中賞以金银牌等物,去年报列勇於救生者,有七百人,賞領银牌二十六枚,金牌數枚,前月十四号,乃奖賞之期,膺重赏者为千利,此人在戰船为砲兵,因其去年七月九号,在蔑地吐蘭利寅海,偕數人乘舢板盪槳出海,为狂風所覆,舟中人皆墜於海,佐厨,千利二人,見一人離岸十八丈,勢将沉溺,彼遂奋力拯救一人登岸,又見一人將溺,彼又凫水往拯一人,又見卑勞将溺,又救之,蓋卑勞亦善泅水,因其已救二人,又往再救,故在水中力弱不勝,几沉墜於水底,千利見其危急,又往救之,千利既登岸,見尚有一人泛於海中,勢將沉溺,千利復衝波往救,不知此人氣息將绝,千利欲抱之登岸,乃風浪洶湧,幸執得一船槳,將此人橫於槳上,干利復用力逗之,兩人在海中浮沉約半打鐘久,幸有舢板往救,故得出於险,此千利亦不愧膺此重賞也,賞期之日,会董哥路頓言曰,昨年來報遇难者,六百一十事,領賞者七百十八人,救生者六百五十人,拯出尸五十九具,此等人或在海中,或在煤矿,或在火中死者,共賞金牌一,银牌二十六,紅銅牌一百四十八,铜腰帶叩六,录功執照四百九十二,在陸軍籍领賞者六十七人,水軍籍領賞者四十七人,在巡捕籍领賞者三十三人,故凡在英地救人,咸來報册,但多設功牌賞格以鼓舞之,則人皆樂於舍生救人矣。

歐洲列強陸軍勢力


  西五月一号,日本長崎新報云,列國海軍力,及日英同盟對俄德法三國之海軍勢力位置,從後列于報末,今先比較列國陆軍力如左。
  俄國  共二十二軍团
  步兵一千一百七十六大隊
  骑兵六百六十中隊
  野戰炮兵五百九中隊
  八门中队
  法國  共十九軍团
  步兵七百二十九大队
  騎兵四百四十六中队
  野戰砲兵五百十二中隊
  德國  共二十軍团
  步兵七百十一大隊
  騎兵四百六十五中队
  野戰砲兵四百九十四中队
  奧國  共十五軍團
  步兵四百五十六大队
  騎兵二百五十八中隊
  野戰砲兵二百四十一中隊
  意國  共十二軍团
  步兵三百四十六大隊
  骑兵百四十四中隊
  野战砲兵二百七中隊
  英國  約十五万人
  步兵百九十八大队
  騎兵二百二中队
  野戰砲兵七十三中隊

挪員在俄改途往尋北极


  西五月四號,伦頓朝郵報接俄國必打士栢信息云,挪威國佛藍船之管駕某君,承俄廷之請,经已行抵俄京,因俄廷拟装一破冰船,俾得於北冰洋及西伯利亞海滨行驶,該管駕到俄京酌量此事,俄廷又兼聘英國美國及大丹國机器師,齊集俄京同事,务欲得一新式船,以勝舊日所製之船艘,今闻已照英美及大丹國機器師所畫之船式,在俄京船厂製造,佛藍船之管駕某君,因起意改途往北极尋地,更擬先往忌嗹兰海滨,以採察該處土宜,及考奇禽怪獸之種类,又將尋行至極北之际,以察其變異,今挪威政府,已許备筹各項费用奖助之,大約不出六月间動程,乘佛藍船去,該船將再行整頓,配置一切應需之物,约算其行程,虽兩年可以驶回,然恐途中转有意外,擬足备四年伙食,始敢遄行,又該管駕要迟旬日,然後可由俄京返回挪威國忌里臣彌地方云。

法人論德海軍之強


  西五月三号,倫頓朝郵報载法京巴黎斯信息云,法京衣高新報,謂德吾仇也,吾人实不敢忘昔年喪敗之辱,後此當出而與之决戰必矣,今略考得其國海軍情形,述之以供众览,德國各處海滨,較諸一千八百七十年時,設防益密,且德人盡得北波羅的海之利益,查其兵船共分三等,一用以保護各藩属,一專用以游探歐洲洋面情形,一用以保護海疆地方,保護藩属之船,多用三等以下之鐵甲,或钢甲之巡河船,速率每小時能行十五海里,军械俱备,船上載兵弁一百五十名,此等船共有十三艘,其保護欧洲各海面之船,大小鐵甲船共二十二艘,巡河船五艘,魚雷艇九艘護守海滨之船,有鐵甲砲船十三艘,鱼雷艇一百二十艘,另有舊製船多艘,全數魚雷艇,得半可以行驶大洋,速率每小時能行二十一至二十六海里,皆可藉以攻敵,駐波羅的海者,有隹沙及司士蘭兩船,又有铁甲船四艘,如卑顿船之式样,又有两艘与筮付列船式样相同,又有國王行乐船一艘,又鱼雷艇三艘,至於在北边海,則有新裝大戰船四号,又大巡河船四艘又如筮付列之铁甲船六艘,又有快鱼雷艇四艘,如與鄰邦遇事戰爭,德人祇調大戰船十四艘,巡河船八艘,及外洋行驶之鱼雷艇三十艘,便可應敌,德海軍布置如此之周密,既可免俄國侵凌,復能攻拒法国,其勢成矣,且奥意兩國,與德同盟,故我法國在地中海之船,不独應防德之临我,又當留意以防奥意侵犯,謀軍師者,未可以轻心掉之也,至我法國駐英海峽師船,以今觀之,兵力殊薄,必不能與德軍爭胜,因德船數過之,利捷處又過之乃我法人有谓我與俄既結厚盟,合兩國之力,未必遽敗于德,不知此無足恃也,今設论德法若於冬季交鋒,俄船皆困于芬兰海股堅冰之內,德人自無須防俄船之助戰,若德法交鋒在于夏日,德人又可由波羅的海,截擊俄國之船,而法國駐英海峽之船,恐费多時,尚未能應援,又觀九十六年,德國水師船在波羅的海大操,計是地可容大戰船五十五艘,縱横駕驶,今德師于此间操之極熟,其据地利又可知矣,故谓德海軍部,实有深謀所寄,冀能攻拒俄國駐波羅的海之軍,又能攻拒駐法北海之法船,始無恐也,然以德国海軍今日之雄,不誠有出於前相卑思麦之所料耶。

同盟海軍勢力


  西五月四號,日本長崎新報,录英字新聞,以日英同盟艦隊,比较俄法德同盟舰隊之勢力如左。

日本国           英吉利国
戰鬬艦           戰鬬艦   一○五○○墩
鎮遠     七四○○墩   甲裝巡洋舰
富士     一二四五○墩  三艘俱   五六○○墩
八岛     一二四五○墩   
甲裝巡洋艦         非甲装巡洋舰
千代田    二四五○墩   一艘    一四二○○墩
比叡     二二○○墩   二艘俱   七三五○墩
金剛     二二○○墩   三艘俱   三六○○墩
非甲裝巡洋艦        水雷驱逐艦
明石     二七○○墩   一艘    二四五墩
秋津洲    三一五○墩   一艘    二六五墩
桥立     四二七七墩   海防舰   二七五○○墩
和泉     二七一六墩   合計    七○二六○墩
松島     四二七七墩    
浪速         三六五○墩
济遠         二三○○墩
須磨         二七○○墩
高千穗        三七○○墩
吉野         四一五○墩
合計         七七○四七墩
日英同計                 一四七三○七墩
俄羅斯        法蘭西        德意志
甲裝巡洋艦      甲裝巡洋艦      战鬬艦
七七八二墩      一艘 六○一一墩   一艘 七三一九墩
五八九三墩      一艘 一一二七○墩  一艘 七五三一墩
一艘  六○○○墩  一艘 一七九六墩
一艘  一二一三○墩
非甲装巡洋艦     非甲裝巡洋艦     非甲裝巡洋艦
一艘  五○○○墩  一艘 四○一五墩   一艘 二三七二墩
甲裝砲艦       一艘 三九九○墩   一艘 四二○七墩
二艘俱 一五○○墩  一艘 六三三一墩
水雷驱逐舰      一艘 四四○○墩
二艘俱 四八○墩   一艘 四四○○墩
合計  五一二○八墩 合計 二七○八二墩  俄德法合計一一四八五一墩

  据此日英兩國同盟艦队,十四萬七千三百七墩,較之俄德法三國同盟艦隊十一萬四千八百五十一墩,則胜其三萬二千四百五十六墩矣。
  由英國商務局,据議會報告,以各國歲入比較海軍费考之,英國海军所费二千一百七十五萬九千五百八十二磅,內由本國措支者二千一百二十六萬四千三万七十七磅,印度補助者,三十一萬二千八百四十四磅,澳大利亞供應者十八万二千三百六十一磅,各比對其歲入,本國(指英伦三岛国言之)歲入總数,以海軍费占五分之一,印度占一百八十六分之一,澳洲九十五分之一,法國海軍费共千八十七万七千二百七十九磅,當本國總歲入十三分之一,數雖减而度支似易於英,日本海军费一五百九十四萬五千九百十九磅,於歲入九百五十万磅中占二分一,除英日外軍费之重,以法美二國称最,美國海軍费六百十八萬百三十二磅,當歲入十三分之一,至俄國尚少於日本,其海軍费仅五百八十三萬五千五十二磅,歲入一億四千萬磅之巨额,僅占其十七分一耳,德四百三十七萬二千六十八磅,占歲入十五分之一,意大利四百十二萬九千九百八十四磅,當歲入十八分之一,荷蘭更下,海軍费百三十一萬三千百六十九磅,當歲入九分一,奥国百十二万二千三百六十九磅,僅占歲入九十八分一,西班牙九十三萬七千七百四十二磅,當歲入三十分之一,至商船墩數,英國亦遠出列國上,合重九百萬墩,次德百五十萬餘墩,至日本明治二十九年,岁入常款一億七百九十五万圓,臨時九千六十萬圓,合計一億九千八百五十五萬圓,海軍费常至七百八十四萬圓,臨時三千七十六萬圓,合計三千八百六十萬圓云。

美洲近事美国医科滥进


  西五月五號,纽約格致報云,我美國现有醫藥学堂,共一百五十四所,內有一百一十七所,每年分四季宣講醫學,有二十七所,每年教授八阅月,有十所每年教授九阅月,通國有二十九省,并哥林比亞縣属(即美国建都之地)之堂,必须考试中式,始许领照学医,内有十八省,必须有名之書院薦拔,又須考試中式,然後领照,至哗文,密希根,堅沙士,會明,揑挖打五省,及亞罅士架一郡,并无管理醫科之例,欲知其实在情形,可將十年前後二期學徒之數比較之,更覺明显,若僅据堂數之多,便爾称盛,不可也,蓋有等醫學堂开,其中學徒不過十餘人,专为圖利起见,如此不獨无益於人,且足以殺人,有某醫士箸書內開我國學醫人数,似屬无讹,一千八百八十三年,出八十四年共有生徒一萬零六百,而九十三年出九十四年,增至一萬七千六百零一,堪美奥八迪家醫學徒,一千八百八十三年,出八十四年有一千二百六十七人,九十三年出九十四年,增至一千六百六十六人,(凡出某年者乃上年七月初一至下年六月三十日作一年计算也又堪美奥八迪乃医家之一门其所教之医法与寻常有别专主用轻剂而频服之药也)至电醫家學徒,二期相若,无甚增减,又自一千八百九十四年六月,至今醫學徒之增数,与上二期同比例,又昔年各处满业之期,久暂不一,今始得各省一律,凡学以四年满期出学,今又试举邻国医学之数,与我相比,则见我医途太滥,德奥二国,民数相併,较我国民数常过之,只有医药学堂二十九所,英国之民数,已过我国民数之半,只有十七所,俄国民数一百兆,只有九所,虽我国人民散处四境,不若英德二国民居稠密,可以减少其医院之数,惟我国以仙雷士一城,而有医学堂九所,已及俄罗斯通国之数,每年考出医士太多,转不能以医自养,势将膜视人病,而滥索人财,为害匪浅,各医报曾屡陳此弊,欲國家汰除各种庸医,使不得空疎問世,自今國家當悬例令通國医药學堂生徒,必學满四年,始合許其考試,盖观彼英德二國學醫者,由五年至七年,始稱满期,而我國醫士,所學不過二三年,即稱饱學,如此滥進,不独於世無益,於已亦有愧,虽今之醫士,不無精通之人,但其所得在出學堂之後,非在堂時便融會醫理也,故平心而論,欲醫道精通,非學滿四年不可,然今雖定以四年得預考試之期,尚难保考試不狥情面,故須幾经察試,始許領照行醫,其考試之章程,又必須歸諸一律,庶醫術日精,而民免疾苦也,不然,医士優劣不一,草菅人命,虽多亦奚以为,更有一說,考取醫士,不獨专講醫理,更要求其有仁慈之心,勤敏之性,始能有济也。

布偿日金


  西五月五号,日本長崎新報云,去月十八号,布哇(檀香山原译名)政府照会我政府,完结禁止日工到檀山事,二十八號,又償还我旅檀工商耗傷金四十萬圓,經我政府告美政府,自後美檀合併日本一切不問云。

時論輯譯俄英不能相下論译西四月二十号日木太阳报


  俄国自大彼得帝,至今越二百餘年,雖其间沿变自多,然其要歸,皆在祖其法制而不變,故今日俄國之雄圖,無非欲包舉宇內,囊括五洲,成地球大一統之國,嗚呼况俄今先發其大偉力於東方,吾人能無敗亡之懼哉,夫近世歐洲,凡有殖民之政之國,如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兰西德意志英吉利諸國是也,然英吉利殖民政略之广,諸國皆不能及也,今考其所属,曰澳大利,曰亞非利加,曰印度,曰加拿大,總核其土地之面積,固为世界第一大國,然防禦之众,計畫之繁,尤以英最为苦心,雖有鐵汽船电线,將所属交通一氣,究之地廣路遥,鞭長莫及,故今日英國,猶以海陸軍备为薄弱而思增置,國中遠識之士,尤慮金甌不能無缺之時,物重難舉,此其勢耶,觀夫俄有八百六十餘萬里之面積,盡壤地相接,血脈流通,俟西伯利亞铁道先成,则交通机關,日新月異,遠交近攻,出無不利,视彼版圖悬隔者何如哉,故以英之盛,猶不能方之,然自英今王统治以來,常自誇闢地廣大矣,吾恐一朝事变,所谓澳洲印度亞非利加,加拿大,叛亂相继,翻然竖獨立之旗,欲不蹈彼西班牙之覆辙,何可得哉,若俄則斷無此憂矣,俄羅斯橫斷歐亞二大陸,與其境土相接之邦,于歐羅巴則普魯士,奥地利,于亞細亞則土耳其,波斯,印度,支那,朝鮮,除在歐洲普奥二國外,盡为俄國所垂涎,波兰既为猛鹫之餌食,葬彼腹中,土耳其又幾浸入其半島,至各小邦,俄國如何煽動,波斯如何攻略,印度如何教唆叛英,中央亞细亞如何征服,支那如何強逼要求,朝鲜如何籠络,而我邦如何强换桦太,是皆俄国蚕食之政略也,自一千八百五十六年以后,其外交伎俩,愈形狡狯,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摇其尾,蹈其尾则昂其首,首尾相應,以制其敵,是彼國得意之妙術也,苦离米一戰,为英法奥意所制,後漸东轉亞细亞洲,於是俄英二國之互相冲突者,不用全力於欧羅巴之间,改而随用於亞细亞矣,抑俄英之衝突在印度,若英竭力以保印度,則俄國占君士但丁堡,握地中海之關鑰,斷其印度交通,若英分力與爭君士但丁,则俄陽以经略中央亞細亞,陰以進逼印度,故俄英之冲突,動息相視也,由斯之故,英遂有波斯同盟,支那同盟,中央亞細亞之種族同盟,土耳其同盟之論,以遮俄國南下之圖,惜乎之數國者,皆不足與共事之國也,而適介乎其间,使俄張牙舞爪,無所顾忌,而遂啟其无厌之慾壑也,印度支那,世界之宝庫,梟俄垂涎,殆非朝夕,如印度當俄皇亞力山大法皇拿破崙之世,尝盟约攻击之,分割之,而英刻刻防之,迨至今矣,总之俄國攻击所至之处,英即須为之防禦矣,虽彼自苦离米取败後,進取歐洲之略,暫時中止,中央亞细亞之經略,則于一千八百六十年,再发其机,至一千八百六十四年,總觀四年间,俄之诸將帅,率隊遠征,曾無暇晷,故英國之于东方,遂難默息矣。
  先是英國欲遏俄南下之勢,以波斯为藩屏,英波二國同盟遂成,至是英更引波斯以防俄,補助其兵器軍费,使防禦之,今俄遠征軍既來逼,故英國國民之舆論,聞俄人有此舉動,激昂愈甚,英政府亦向俄政府詰問,俄政府答以远征軍队,不過平戢野蛮种族,别無他意,其措辭鋒巧,皆歐洲文明國論事者之口談,而其包藏禍心,語语務刺英人之骨,且令英不能非之,故世人恒謂俄羅斯综运亞细亞歐羅巴之才智識想而行其遠謀,其詳審精密,則如歐羅巴人,其权略縱橫,譎詐萬端,殆如亞細亞人,蓋亦識者之言也。
  英政府既粗解俄國遠征之意,頗信其無他圖矣,不悟越年即一千八百六十五年,俄又進兵占領他尸挪地方,一千八百六十六年,又侵入哥挪卡地方,英國政府移文責俄,墨痕未乾,遽失前約,要其就画英俄交互之地,彼強辭夺理,英亦無如之何也,今平心論之,列國交际,皆挟诈術,所言朝三暮四,固不在可否中也,然英國占领印度,本以暴力,毫无義理,亦何怪夫俄之步其後塵,至其绝俄野望,用兵授助土耳其,扶持独立,亦有锄强扶弱之義,然观其施于他國之事,亦無非自私自利,由是观之,俄英之衝突,畢竟各顧利益,难判是非,又如去年清國暴民殺德教師二人,德即借为口实,占領膠州湾,無理要求,事更可骇,要之歐美列强,施力于地球上未開化之國,無不如是,德人此举,亦不足怪矣。

农事驳種榄树诸法


  西四月二十六号倫頓商務報云,意大利種植榄樹甚盛,今駐意英领事報文称意國勒架省,所產榄油著名天下,雖巴利省上等榄油,亦足相,但聲價未能如之,巴利省乃本署所属之地,其產榄油之多,在意國为最,由下之數证之,意國种欖之地方,由官查得約有九十萬八千零七十二克爹,(每克爹约合华权十五亩)而本省居其四十九万二千四百三十克爹,居然过总數之半,又本省去年產榄油三百三十五萬零一百四十三克都列打,居全國榄油之半,意国南境之榄油,以巴利者为最馳名,一千八百八十八年,意國出港榄油重六万三千五百噸,多半運往英國銷售,現南非洲與澳洲农人,亦講求其利,由意國之纳蒲路士,購榄树归種,其油为用甚大,不能殚述,只如养羊家,剪取羊毛一業,需油甚多,此則人或未之知也,榄油有上下品之分,如土耳其所產者,祇可用以制肥皂,间或用以为滑料而已,至驳树之法,以,近今为精,昔人以野榄树枝駁上常榄樹身,未免颠倒,今人则以欖树枝而駁於野欖树头,野榄能以仁核播種,又可由其根蔃发横枝,榄樹老而不死,其木作箱料甚堅韧,一千八百七十四年,意國所出農務藍皮書,載言意國有欖树三百種,而巴利省有其六十七種,然種數雖繁,祇可概分三大类,一曰小榄葉碎细,易生長,耐寒冷,寡疾病,最劣田土亦可生,榄身甚硬,出油不佳,不合餐檯之用,惟用以为滑料,則无不可,二曰士辟拿榄,葉甚大,榄可为食物,須田土肥,氣候和,始能生長,不耐寒而多病,一经寒則菓零落,所餘不落者,收成後得油甚少而劣,聞此種初由西班牙移植意國,故意國氣候不與之宜,澳洲氣候较煖,或转宜之,其第三類最宜於平,常種植,所產之油亦有大用,雖非上上之品,然亦甚佳,榄樹与葵树性頗同,極热之地,亦不畏,惟過寒則不能耐,或由寒地忽遷至热地,亦不能生,榄不畏海風,滨海處植之亦盛,但鹹水頗能傷之,天氣之煖,不及科侖寒暑表十度者,能傷害露地面之树根,春时降霜,較冬霜尤足以害之,濕寒之害,過於乾寒,本省之地方,高於海面一千五百尺者,尚有欖樹,在小山上榄树,更旺於平原,蓋小山之湿,不若平原,即有寒氣不至過甚也,惟於和暖之時,平原之树結子,勝於小山之上,以山坡之方向而論,其向西南者,不如其向東北者,蓋東北之寒暑迁變,不若西南之甚,至若赤道以南,自當反乎此理,總之其气候以平和不變为貴,如澳洲乾热之地則其树身宜短,故駁樹時,可截取三四尺高之樹身,意國膏腴之地,恒留树身高至五尺,而瘦瘠之地,愈短愈妙,所留之枝,亦愈少愈宜,有人竟全削之,但結子則遲一二年矣,分種榄之法,可從榄樹根上,尋見其根核,根核之大,如火雞卵生於樹皮之外,每株榄树,不可脱取其根核過二枚以外,多取則损之,若欲多取根核者,宜擇一樹盡取之,而棄其树,不宜逐树遍取,以殘害之,按每榄樹之大者,能有根核一百余枚,可於冬季伐倒而盡取之,取法亦須小心,核旁之根木,須以利斧削开,然後以利凿將核緩缓提出,如尚有根木附切未脱者,可以利刃削之,核身有眼,每眼能发笋芽,若眼甚多者,可依留薯種之法,瓜分數件,每件以有三四眼为率,若已萌芽,可小心去其芽,留取之時,以冬天为妙,取得則以禾稈衣和乾沙泥藏之,待至次年三月栽种可也,(西历约合华历清明时也)另有插树之法,其樹枝宜長十八寸,令其十二寸入土,其下端宜切作鑿口形,另以禾草包馬粪札之,所插之地孔,不宜太实,太实则根難開,其安排树位,須隔二十尺,若田土肥者,須隔四十尺,所掘之地孔,宜深至三尺,徑大三尺,又宜早三兩月掘之,則所掘出之土,露置太陽風气,而變肥松,每孔之底,宜放散石一堆,以便洩水,若地方太濕,更須開渠洩水,是以斜坡種榄勝於平原,所用之肥料,以骨碎牛角碎为宜,插树不宜太深,树脚以土壅之,但不可填满其孔,尚須留小窟以收雨水,若初種後百日內,天時乾燥者,則又須隔日淋水,树身所发之笋,獨其近頂者可留,其餘皆須去之,以粗帆布一塊,擦其树身,其笋自去,既去則樹根易开,而枝葉成蔭,擦之之法,又能使树身不生青苔,三四年內,聽其自長,此後凡見其横枝之弱者,則宜削之,凡可成蔭之枝,則慎勿去之,又凡樹根太近地面者,亦宜去之,因其有阻碍泥裏根蔃之盛開故也,榄樹之根以深入地者为要,第五年宜常修理其树,凡有枯處,宜以利锯锯之,以蜡封其破處,免其发笋,樹頂宜以繩彼此牽掣,令成好蔭,野欖樹之駁法,亦与别項果树相类,其駁口以布札之,蜡封之,驳口之下有笋,皆宜去之,枝葉之上,常有螆虫为害,又發一種菌,令枝皮黑惡,以石灰水,或火水油搽之,均效,有人以禾秆草发火烟於树下,以殺蟲類,树枝皮上,不宜生青苔,有之,則螆蟲藉以为巢,又可生蟲卵於此,惟是今迁种於澳洲者,先除絕蟲种而後過洋,或者長成,可无蟲患,而能駕乎意榄之上也。

工事


論製明油


  西四月二十七号,纽约格致报云,凡制明油,欲其易乾而结韧,其法有五,一凡油新榨出必含水与雜質欲其油光滑堅韧,必須將雜質汰除,汰除之法,或聽其杂質自沉,或用法澄之,或加药料以收之,加料之法,宜以硫強和入,攪匀之,此強水能收油內水濕,并使雜質沉下,因淨硫強之体,重於油幾至兩倍,且硫强不伤害油內質性,曾以硫强水漂洗新油,澄清之后,將其油塗於木料,則能多收养气,又比常油愈加明浄,二凡油封存,切不可露風,愈旧愈好,且收养气較易,有人疑油因久存而变化新物於内,某医士考得油內之肥酸,互相化合而为新物,三不論油之新旧,但既經与空氣相合,則必多收养气於油內,經試知其初遇空气,收养气颇难,既經收得,无論多少,则渐渐变易,故知油曾露置空气後,收取養氣自速矣,四油露置空气之際,亦可因冷热而更变其致乾之遲速,有某人試得暑天寒暑表二十五度,至二十八度,比較十五度至十八度蔴仁油更易乾,若將浊蔴仁油二杯,一經受热,一未受热,二者同時塗於木器,同置一處,自見其經受热者易乾,譬以蔴仁油受微热三點鐘之久,油面祇發出三兩氣泡,待其冷後,油質之稀如故,而性比未受热者加倍易乾,某医士謂以深镬加微热熬油,油面不甚遇空氣,久之則油內之酸質,互相變化而成新物,能使其油遇空氣,即易乾也,某人又試得將蔴仁油加熟至五點鐘久,其易乾之功,反不如其煎至三點之久者,此必因煎之太久,油內之甘油(西名忌里沙连)被伤,察其气味可知也,甘油既伤,则油内之連那連酸,亦化分为连那力酸,蓋連那力酸,不若连那連酸之易乾,又有毛路打者,考得将油加热至七十度,或至九十度,比未加熟之浊油更难乾,或亦同此理也,由此知受微熟則易乾,熟太過反难乾者,因有化分之情形也,五有數種药料,加入油內,能令油易乾,如白鉛粉密佗僧养等皆可,加之之法,或加冷,或加热,各有意義,市上有一種乾油,久为人所知者,今試思其性质,此油內含铅粉製法最淺者係加热煎之,人云其油易乾之功,由於其內之油,化分而为連那力鉛养,或單取鉛粉之养,而放出铅,此所以有铅沉下锅底为证也,但此說未能解明,盖鉛养與連那力酸相合,雖則易乾,惟其質甚脆,且連那力酸,曾不及連諾仙之易乾未完。

商事乃架商務情形


  西四月二十九号,伦頓頗路么路報云,非洲乃架海滨,为英人保護之地,總憲男爵舞亞君,特將此方地勢財政,商务情形,稟報政府云,是处總宪衙門,共用歐人一百名,土人二百名为佐,一千八百九十六年,出一千八百九十七年,此處共進款银十一万二千四百四十镑,內有十萬六千五百九十四镑,为洋關之稅,另上年存銀一萬七千四百三十七镑,共得十二萬九千八百七十七鎊,以應支需,是年進款大减者,因上年有增酒税之議,商人預先办儲過多,转令是年酒之進口大减,乃架海滨英属之進款,增減無定,亦因其税則無定之故也,查其支款,則見除支餘银一千四百六十七镑,养兵之款,支銀一萬七千餘镑,海軍支銀一萬七千余镑,是年歐人侨寓於此處英属者,不過二百一十四人,男一百九十八,女十六,該处水土極不佳,一年之间,就医者一千三百八十五次,扯计每人每年就医六次,死者二十一人,若推及每千人之數計之,死者應有九十八人,常報病者,應有一百六十三人矣,查其受病之源,多因天气不和,水土不习之故,此殊令人不敢輕履其境,又云該处土酋,渴望英人以文字訓迪其子女,但未能遂其所愿耳,至出口之货,與英國交易者,日有增長之勢,入口多等货物,未足供土人所買,且现來之货,多是下品,若能多運上品貨物,农工器具至此,則銷流必盛,此方新開疆域,固未有火東铁路,即馬車之路亦無多,故轉運貨物,惟恃水道之便,該處坑河溪涧,密如织網,水程約有六十英里之遥,再進一程,則需土人挑負而往,土人皆善挑负而耐勞苦云。

意大利廣立公司


  西四月二十六号,伦頓商務报云,集股營生之道,誠有大益,故近來意人亦效之,大集股本者甚多,据住纳蒲路之英公使所報,意人商會分三類,其第一類歸本國商務局章程所制,第二類不遵商局之約,而有自主之权,第三類亦不遵商局之約,惟互相資益,一千八百八十九年,意國共有合办公司六百八十一家,內有一百八十七家,歸第一類,二百零五家属第二類,二百八十九家屬第三類,均有合約訂立,與别國之商會無大異,一千八百九十五年,通國合办公司,增至一千零一十三,其歸第一类者,四百七十八家,属於第二类者,二百七十四家,属於第三类者,二百六十一家,可見六年间,增多一倍,今犹增益不已,意国北方人民勤敏,故是處合办會多於南方,惟本縣属,(即纳蒲路)有合办公司五十三家,其屬第一類者有十七家,其每股科本银以二镑至四镑者居多,更有等轻少至四司令,獨有一家,每股科银十镑之多,亦有一等小會,每礼拜或每月科銀一次,其營利之法分二端,其一從英人章程,照時價零沽,價或較廉,得利照股本均之,其二則照貨之承本而沽,祇代理經费,意大利商家之章程,多從此法,蓋價愈平,買客愈喜投之,大公司多從英人章程,蓋年结获利更深,意人商會有一章程,与我異者,是濫於赊放,此事殊非吾所许可,由英國商務,考知現银交價,省却許多煩恼,我伦頓商家,皆主现價,故意人由我国買货,皆須交现银,不管其在本國如何赊放,然今意国合辦之公司,亦有可取,其所售之货,鲜有外人交易,多是本會中人自買之,故盈虧皆無過甚,職是之故,鮮有倒閉之事,至其分利息之法,則各会不同,按常例多是將其利息之一份,撥充老本,其餘或照股本均分,或照買客之等份分之,譬如甲伴買货多,則領利亦多,乙買货少,則领利亦少,約計每年均分利息五六分之多,有時將不能发賣之貨脚,或以现银奖與任勞之股東,并作分派告白行情之用。

格致电气成体续五十五册译纽约格致报


  血中之养气,尽为阿纯之性,所以能消化血管中之腐肉,但考騐经年,终不得血内含阿纯之明据,虽不得明据,但其临终犹坚执此理,谓阿纯消化甚速,在微血管内,乃真呼吸之所,有湿气以助之,故虽有阿纯,亦极难设法试騐其据,因其精微太甚也,彼又疑阿纯一入血内,即时换出炭气,或则阿纯实无存于血内也,士干便亦犹之他人之抱大才者,虽所言多中,而不免有差误,故他所论说,尚多遗义,留为后世解释,有一著名之化学士名喜士者,执士干便之见,而试騐血中阿纯,亦不得明据,当喜士考究未得之时,有亚力山大士篾者,亦考究此事,已得明据,实见血中果含阿纯,吾不暇细述士篾之法,但只云其法精细谨慎,故能证血中含阿纯,惟所含者极微,后又有沽午(人名)取士篾之法而修之,竟得血中之阿纯,足以显露,于是血中含阿纯之事,成铁案矣,沽午又论血之红轮,喜吸阿纯,而变成炭养二气又喜化分水湿而放养气,斯言也,虽不中不远矣。
  凡以湿电气流过血内,即与士篾及沽午之法同行,若稍进前半步,即可补彼法之未周,吾考得之事,有何益处且勿论,但以湿气施生人身上,则微丝血管及大血管之中,必增添阿纯,吾所用之法,亦未暇详道,请略论血之品性又论血中发出各种气质之职事,又我所疑者,湿电力之功用,今并于此发明之,庶几人身所生之电气,亦可在此寻验矣,夫血中之气质有三,一为炭养二气,一为淡气,一为养气,此三种气质,有溶化于血流(即身内鲜血)之内者,有化合别质而为微丝血管者,其溶化于血流之内者,吾忖度之,似乎湿电流将血流内之养气感变由养二而变,为养三,据多路顿之理,凡流质多能吸食气质,在真空之内,一百分体积之血,能散七十二分体积之气,脉管内之血所散出者,考核得有二十分体积为养气,至回血管之血,则减作九分,体积左右,血流内之养气,非化合,只是溶化而已,至于微血点质料之中,有一种料名谦莫立便,若晒乾微血点之全料,则此料居全料十分之九,此料甚多养气化合其中,但其化合之力,不甚坚固,若别有质性与之牵合,即散出而转合于别质矣,血流之名,不如呼为鲜血更妥,若将鲜血露置空气,其所吸入气质之多,一如清水所吸入之多,即三倍本体之积是也,若将血糜烂,则能吸气质甚多,此足以表明血内气质之事。次请论血内之定质,照常论血内有明汁,血轮,蛋白,并含淡气之肥质,此诸质吾将于下文表明其或藉人身之电力,而化养气为阿纯,或藉湿电流之力而化养气为阿纯也,第欲考究其事,须先从身中大脉管参之,而尤以通于头上二大脉管为正,不独因此处就便,亦因其血由心初发出来,血内养气丰足,而诸质料亦足也,精考人身体之士,皆云此二大脉管之中,其质料多为恶士谦莫立便,故知其谦莫立便,与养气有几分相合,且必化合至充满其量而止又揣知此恶士谦莫立便,易将其所合之养气,分传与肉丝,待至鲜血肉之养气将尽,并其压力之势减少,即任其分传矣,此事成于微丝血管,未到微丝血管以前,鲜血中养气之压力,尚能把持恶士谦莫立便,不分出其养气,微丝血管之两端,有肉筋丝,被水湿润,鲜血行至肉筋丝,养气即无力自持,不得不放过微丝血管,故肉筋丝实乃为传养气之枢要,又因肉筋丝频频收取养气,而鲜血频频放其养气,由微丝血管中渗过,以至于力不能施放而止,于是谦莫立便放出其养气之一分,以补鲜血之所失,其渗过微丝血管者,则流入明汁之中,此事交传不息,以至于鲜血内之养气,与明汁中之养气,两压力相等而止,至是微丝血管内初成回血之时矣,凡用湿电气之益处,实赖其能助养气化合化分,以至传运之速,所以如此者,乃电气之力,将鲜血中之养气点,改换排列,使其体积减少,而让位于新来之养气,故谦莫立便,即放其养气以为用,不至空然流过也,不加电气,而身内亦能如是分传者,乃人身电气之功,吾将解之于下文,至于血内加增阿纯,而能令血变化几何,吾不敏,未能详悉,且留待高明考究,据鄙见所及,其变化之事,不外如上文所论,吾所考得已分别美恶,留待别人考究其多少之准度可乎,士干便载养二气于瓶内,而使溼电过之,即成阿纯,以此理忖测血内之养气,亦可因受湿电而变为阿纯,同一理也,阿纯在血内之功用,只有一事,乃催促养气传于肉丝之内,使肉丝所需所弃之料质,皆各得其所耳,然其中变化之事甚广,非吾所能决,有杞罅山者,素究此事,其所得之理,可令我侪资益不浅,他用一瓶,内容数种气质,久之各气质毫无变故,直须加以湿电气流过,则改换其投合之性,改换其质点之大小,又改换其质点之极,以至于化成新物,借此理以譬喻身中化学之事,料无穿鑿太过之弊,吾曾试将此三项改换事,解释全体变化改换之理,閒尝再三试究,或分而合之,或合而分之,皆灵騐无差焉,吾考得之事,一言可以蔽之,化分化合之事,乃生命之所倚赖,若无电气之力在前分合两事,,俱不能成,盖电力能将质点排列,使其方向有序,以便配合,设如散乱无序,则投合之性,爱恶之情,一无所施也,故血而不得电力,必不可以为血矣。
  至论动物身中之电气,并其所为之功用,吾请缓表于后,先将吾所考得生物身中之血,受湿電得如何形状,约略言之未考究之,前七十二点钟,吾以小粉开钾碘塗于纸,掛于察騐房中,如房中有阿纯,则纸必变蓝色,若连掛七十二点钟之久,犹不变色,即知房中无阿纯而合用矣,又空氣之中,有淡氣之雜質,氣亦能迷混考验之事,因其能變粉碘纸之色,與阿纯之性同,故必驅除之,乃能得靈騐之据,吾所欲試此種气之法,极为靈妙,吾請将其法告天下之有志斯道者,此法名曰乖黎士試騐法,因創者之名乖黎士也,他考得以沙路反尼力酸,及纳地榄棉相和,一遇淡氣之雜质氣,即變色,但不能遇轻二養二或養三而變色,乖黎士考得此法之時,乃以低亞苏边仙沙路分匿酸,加入納地榄棉而偶得之,彼製低亞苏邊仙沙路分匿酸之法,係以淡养四气,并沙路反尼力酸二者相和,加热而成,此物之靈,实属非常,若得硫國酸開淡水潤之,則淡氣之雜質氣虽極微,亦能令紙变黑紅,其所成之色列方於下。
  炭六轻四 硫養三轻, 淡===淡炭十輕六淡輕二此色名曰亞蘇亞觅度納地他連边仙沙路分匿酸,畢打皮士付(地名)之雜藝學堂之大教習,士羅士惠,(人名)修改其法,使其更为靈驗,彼以醋强酸开水,以代淡硫强水,此法能柝驗十兆分開淡养四氣一分也,其方如下。
  炭六輕四 淡轻二 硫養三轻 ⊥炭+轻七淡輕二⊥輕淡養二等於沙路反
  尼力酸加纳地榄棉又炭六轻四 硫养三轻 淡===輕淡炭+轻六淡轻二
  吾請從士羅士惠所更修之法,取大木桶一個,內容積五十加伦,將考騐房中之氣壓入桶內,以至每方寸面積,受力三十磅而止,又以量氣器放之,使每分鐘之久,放氣一列打之多,(每列打约为三十立方寸)以管接之,管内容蒸水气既过之,即作气泡,十分钟之久,取药纸试之,当时尚未變色,直待半點鐘之久,始覺微变,所變極淡,非在大光之下,不能覺之,當時予欲見之,乃持於日光之下,試筒之後,加以净白隔水纸,始能覺之,以士羅士惠之法之靈騐,猶不易觉之,則气內淡氣,之雜質,其微尠可知,若欲考騐阿純料,無混淆之弊,又取凈养氣十列打,先以蒸水洗二次,又以同法試其水,亦見無淡气雜質之蹤跡,桶內餘气四十加倫,先以鈉養水洗之,又以净濃硫強水洗之,继以蒸水洗之,如是以前法試之,毫無變異,亦可知其气之极净,凡淡輕四氣,被硫强收去,凡淡养氣,淡养二气,淡养三气,或淡四氣,及炭養二气,轻二硫養,并各種坏氣均被鈉养水,及蒸水洗除極净,後將此气放出考驗房,免考騐不靈,有所滋惑也,此法較妙於士覓及沽午二人之法,士覓用氣球內所容之氣,先以炭养氣收盡其養气,而沽午之法,則用玻璃大瓶一具,向內驅除各種氣质而为之也。
  未完

路透电音


  西五月十号电云美國之鱼雷船雲士勞與西班牙船戰於古巴之加甸牙士海面西師敗绩美获砲船三艘又西班牙有砲船一艘受傷甚重雖不被美人所得亦已不堪用是役美船并未受傷云 又云西班牙国各處居民蠢蠢欲動大有揭竽之勢 又云英國議院外務大臣佥不伦谓日前所言亞非利加洲之西里安利地方土民作亂勢甚猖獗一節其实疥癞之疾殊不足憂刻下可無庸調兵前往云 十二号电云美國派往非律賓島之常兵計共二千五百名以軍門馬烈为統領即民壯之由西境各省調赴前敵者亦一律歸馬公管轄 又云華盛頓官場报称西班牙師船艦隊现在加地海灣駐泊茲查此說尚非真实緣所報消息係從西班牙得來惟西廷於师船舉動甚为秘密外人無從探悉 又云西廷宰臣索加士打曾在议院當众宣言谓我西邦今與美国搆衅我政府定必竭力相持务至勢窮力盡而後已否則斷难罷戰息爭 十三號電云西班牙國現命提督沙華刺統帶師船艦隊由急華地角到馬天尼處觀西美兩國水師情形不久當有一场惡戰美提督沈臣統轄战艦九艘已往攻擊砵杜厘高埠同時另有美師船進攻仙符高士城并欲在該城加甸拿士處登岸惟兩处皆被西班牙兵擊退闻加甸拿士處之戰非常惡斗有美國鱼雷船名雲士勞能载重百四十二墩直入加甸拿士湾有兩砲船为之護卫西軍見之即燃砲轰擊將其船水镬擊碎不能駕駛有砲船名乞臣欲拖之而行讵西軍復燃開花砲擊之將药櫃焚炸致毙戎弁一名兵士六名另傷手水多人祇有三人得免於難而已 又云俄國政府购買賽鬥良馬一匹其名曰加地么亞给價二萬五千镑折以銀數則值二十五六萬圓 十四号電云日本现定西五月十七号始逐漸撤退威海之兵於二十三号可以一律告退 十六號电云英國外部大臣佥不伦昨在巴明咸地方言各國交涉情形甚为吃紧各國之民不久即須为國家出力刻下英國孑然獨立未有聯合外國以相系援必須所有属土聲氣相通并與美國更求親睦遇有戰事庶可有恃无恐况迩來中國時局殊为可虑英國處此如無别國相助斷難與俄爭勝中國通商之利首推英國竟無人出而筹策以为保全之計此事甚为可借竊謂中國時勢倘仍未定則英之聯盟别國必更雞緩須臾也 又云美國各戰船前日围攻夏湾拿港口適有法國兵船名刺卑逸亦欲鼓轮以進致为美戰船所拘後知其意見无他始允释之以去 又云意大利土匪之亂惟美伦地方为禍最烈該處殺斃亂民三百名受創者不下千人今亂氛已息民情亦稍安谧不至如前驚扰 十七号電云英國外部大臣佥不伦前因東方時局汲汲可憂擬请英廷联合美國使得互相保卫現闻美國人深以此說为是亦欲聯络英國以为奥援惟德法及西班牙國甚不願其有此舉動云 十八号電云英國外務大臣佥不倫日前在北近宣言谓俄不踐中俄條約所開之款办理歐洲各國皆有违言各银行亦因是而致虧損 又云美國初拟調陸军五千往攻小呂宋今改調一萬五千名 又云西班牙宰臣索加士打現拟另选一班枢密院办事之臣惟必择决意講求戰事之人充當 又云美國政府欲与香港昌興公司购买日本皇后等輪船二艘以备征戰之用聞昌興公司力却不允迄今尚无成議云 十九号电云美國整顿戰事消息甚秘外人多不知之惟西班牙戰艦最巨者一艘鐵甲巡船七艘水雷三艘不日由加地士港口載兵一萬一千名往非律賓群島聞約月底启行而美國民兵练軍尚俟整備戎事未能尅期前去交綏云 又云西班牙京都襪地列传言施非拉提督所帶之戰艦已從北線海程繞渡至古巴島駐紮古巴之美艦竟不知之該队西舰至時美舰二艘引而避之美国奴化士羔沙地方有见战舰九艘沿海下驶疑是西舰
  续登橫滨大同學校捐款諸君名氏

鄭席儒 林北泉  邝餘初  鄭晓初  張勉之  鄭寿康  以上每捐银一百元
永義和 曾卓轩  鄭雅亭  鍾基庚  以上每捐銀五十元  方瑞轩  文经号
鮑芳昭 曾星舫  梁覲三  黃锡忠  林紫垣  阮翹生  以上每捐银四十元
鲍炜昭 劉杏村  大德堂  順和棧  东同泰  广万泰  陳永建堂 以上每
捐银三十元    溫遇貴  捐銀二十五元    致生號  協泰源  盧隶生
福和号 廣生和  邝汝磐  盧桂園  蔡仲诚  盧榮彬  以上每捐銀二十元
吳植垣 孔雲海  李渭泉  陳植榮  黄渭卿  華生号  永泰隆  興記號
廣榮安 捷裕号  謝换時  盧颖衢  譚有發  赵輝晃  盧逸堂 上每捐银
一十元 周傑臣  萬福号  聘珍楼  廣万榮  陳廷盛  生興号  宜生号
骏發号 成昌号  锦彰号  同发号  裕昌號  萬和號  和興号  江冠之
昌记号 曾茀臣  盧芳谷  鲍嶽常  德隆号  以上每捐银五元   林景山
同昌号 宝義生  同生号  锦新号  以上每捐银四元  任捷元   同順利
日記號 以上每捐銀三元   廣順昌  裕泰号  杨沛然  兩益押  恒利号
蔡履本 榮興號  以上每捐銀二元

  續登橫滨戒鴉片烟會董事香山阮翹生  高明羅廷光
  續登橫滨戒鸦片烟會捐款諸君名氏
  余記号          捐银十元    永义和    捐銀十元
  採芝堂          捐银五元    廣胜隆    捐銀五元
  鲍芳昭          捐银五元    福和号    捐银五元
  東同泰          捐銀五元    萬福號    捐銀五元
  致生号          捐银二元    德隆号    捐银五元
  廣生和          捐银十元    大德堂    捐银十元
  協泰源          捐银五元    順和栈    捐銀十元
  黄锡俊(字彬庭鹤山县人) 捐银一元    新隆号    捐银五元
  新南盛          捐银五元    華生号    捐銀五元
  永泰隆          捐银二元    興記号    捐银五元
  廣萬泰          捐银五元    聘珍楼    捐銀五元
  廣榮安          捐銀五元    捷裕號    捐銀五元
  戒煙氏          捐銀二元    謝换時    捐銀十元
  刘槐清(字杏村监生新宁人)捐银十元    昌记号    捐银五元
  關谷聲          捐银一元
  唐肇俊       字瑞生廣東鶴山人           捐银一元
  朱鋆浦       字鑒泉广東香山人           捐銀一元
  周宗衍       字傑臣广東新會人           捐银二元
  羅 普       字孝高廣東順德人
  康有仪       字羽子广東南海人    同知衔
  韓昙首       字雲台廣東番禺人    邑庠生
  康同和       字介甫广東南海人    監 生
  鮑國榮       字式周广东香山人    监 生
  鄧 亮       字荇舫廣東香山縣人
  谭有发       字奋初廣东三水縣人
  苏其钧       字洪章廣東香山縣人
  鲍腾芬       字仪亭廣東香山縣人   同知衔
  楊布德       字亮亭廣东香山縣人
  楊吉照       字翼宸廣東香山縣人
  杨瑞行       字用之廣東香山縣人
  關國義       字榮之广東新宁县人
  麥德亮       字朗初廣東新宁縣人
  刘榮燊       字侶南广东新宁縣人
  李長德       字道田广东新宁縣人
  阮 柳       廣東香山縣人
  吳渭謙       字金俊廣东番禺縣人
  區祐深       字永造廣东順德縣人
  張汝根       字澤本廣东香山縣人
  梁國清       字慶堂广東順德縣人
  黄鶴儔       廣東香山縣人
  陳翰生       廣東三水縣人
  楊澄秀       廣東香山縣人
  梁权階       廣東南海縣人
  何國興       廣東鶴山縣人
  陳瑞祥       廣东香山縣人
  郭灼枝       字仙槎廣東番禺縣人
  關銘先       字凱聲廣東番禺縣人
  陳德昌       字竹山廣东番禺縣人
  羅學韜       字子戎廣東順德縣人
  崔傅玖       字次璚廣東南海縣人
  郭绍荣       字衍枝廣東番禺縣人
  源瑞檀       廣東鶴山縣人
  温勝意       廣東新宁縣人
  蕭镜秋       廣東香山县人
  盧 培       字季篪廣東香山縣人
  谢换時       廣東南海县人
  黄显和       廣东高要縣人
  黄颂德       广东三水县人
  本馆告白 啟者本年報费原議三月內一律清收今已延至蒲節请各代派處將代銷報费早日清結本馆工料紙墨所费浩繁实賴报款源源接濟本馆不勝企請之至又 阅报诸君如有未将报费交到代派处者尚请一律完结以免经手赔累此布
  戒鸦片烟会告白 本会倡始于日本横滨其分会则在上海羊城香港澳门桂林梧州等处如有同志愿勷此举乞随时函知注册本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