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二十一日弟五十二

南海康同薇撰

女學利弊说


  凡物无能外陰陽者矣,光有白黑,形有方圓,质有流凝,力有吸拒,数有奇偶,物有雌雄,人有男女,未有軒轾者也,形質不同,而為人之道则一也,夫学者學為人所必需也,一饮一啄,一言一行,非生而已然,則皆謂之學,是故扶床之孙,即挟之以步履,盈尺之孩,即訓之以稱謂,其有咿啞而不能成聲,翹企而不免卻步者,鲜不以废疾憂之,夫废疾于語言动作,则亟亟然以憂,廢疾于知識學問,則安焉习焉,恬不为怪者,何哉豈女子宁非人,固天生之戮民,而親之棄体哉,毋亦未加之意焉耳,不宁惟是,學也者,固文教野蛮之所攸分也,國也而野蛮半其數,家也而野蛮共其事,不亡何待,不亂何俟,同薇居常想念,以為天之生斯民也,既有男女之分,即有智愚之别,雖有巧妇,不及拙夫,雖有贤姬,不如莽漢,天所興废,人无能为,及今思之,乃知有大谬不然者,何言之,波斯印度,恥其國之有女也,不敢以示人,美利堅覩其女之多也,群喜而賀之,夫亦犹是人也,而轻重若此,乃知男女之轩轾,良有所因,而國家之盛衰,亦非無故也,夫歐美之強,度越前古而,考其制度之美备,人才之众多,智慧之濬发,風俗之敦實,泱泱乎雄視萬国者,胥成于學校,其學校之制,凡男女八歲不入學者,罪其父母,幼學處所,男女並同,及其長也,别為女學以教之,學分三等,循序而升,高等師范,下及百艺,視其性,近乃入专門,由是輔之以女紅场,廣之以女学会,上以蓄德,下及艺事,其教之也,分聖教闺範修身教育天文地舆律法家政醫算格致音樂書畫女紅,各有专门,学成者同得優第,故美法之女,有為臬司者,英美之女,有为天文生者,典吏者,有为传電报司文案医師律師教授传教者,類皆與男無異,日本步武泰西,亦重女學,其女學之制,約分十三科,一修身,二教育,三國语,四汉文,五歷史,六地理,七數學,八理科,九家事,十习字,十一图画,十二音乐,十三體操,其所以異于男學者,不过数事,盖德足以自辅,才足以自养,相砺以亷节,相信以德義,而不为嚴密之防,不興猜疑之心,內顾既寡,而工业得力,既无坐食蠹國之民,即收兴業植產之益,此西方所以致富强,而王道之成,治外必先乎治內也,且夫福兴有基,邦乱有胎,國之強弱,視乎人才,才之良窳,視乎幼学,西人蒙塾,多用女师,蓋以其专精静細也,然尚不若贤母之益,何则,初生之赤子,天性纯一,其性情嗜好,惟妇人能因其勢而利導之,且孩提之重,狎母而畏父,习于父者寡,成于母者多,幼之所学,壯而行焉,引線之差,视乎起点,九層之臺,立于初基,故諺有之曰,少成若天性,习慣成自然,記曰,行遠自迩登高自卑,根本之地,顧不重哉,夫女學者所以端本也,本端則萬事理,故太姙胎教,厥產聖子,孟母三遷,乃成大贤,此又人才之關係也,夫孝以事父,贤以相夫,义以训子,大義弗明,三从之道阻矣,修身立志,言動作为,聖道不闻,則舉措乖方矣,今女學廢弛,流獘无既,不得已乃嚴其防范,密其扃錀,擁其面,刖其足,惴然歉然,恐尚有失,而名节日下,世風愈頹,雖曰,刑于之化,防其未萌,而疑间斯存,人道益苦,猶之防盗,严刑峻法,以為得計,而盗风之炽,日甚一日,蓋不窮本溯源,去害興利,使遂其生,且其智,譬猶止沸而加薪,不絕之于此,而絕之于彼,豈可得哉,夫女學不講,而几以防盜之法防之,日望天下之賢母教其子,淑妻相其夫,孝女事其父,使家庭雍睦,闾裡熙讓,仁義之風播于国,敦厚之化偏於都,人人皆修其身,齊其家,以致平治,不亦难乎,語云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蓋福之兴,莫不本乎家室,道之衰莫不始於梱內,往乘所紀,言之綦詳,今而欲为起化之渐,行道之先,必自女教始,故古者內政修明,为之宫公保傳,以正其趨,为之典禮訓言,以迪其志,是以教成於內,而順成於外,所以佐婦德,善風俗,而上古風化之厚,亦由於此也,春秋之际,內习渐蔽矣,然而秉禮者贞而難犯,稱古者辯而有辭,蓋其時師保之訓,宫廟之教,殆未盡废,而先王遺澤,浸灌已深也,若夫老莱之婦,黔娄之妻,豈獨嫻於礼節,习於古訓哉,觀其所論,殆與聞聖人之大道者也,及至末世澆漓,重才華而轻德行,女教益衰,士夫既無实學之足法,而女子日習於邪僻,以文詞自炫,以才藻相矜,而先王所以立教,君子所以端化者,亦鮮能明其旨,乃因噎廢食,为詞以号於天下曰,女子以无才为德,其尤甚者,倡伪古文之說曰,牝鸡司晨,非家之祥,於是无非無仪,酒食是議,父若兄,夫若弟,相戒惟恐其妻女之識一字,解一理,以敗闺范,舉中國二萬萬之人,有目而闇,有耳而充,有腦而閉,有心而蓬,以成此不痛不癢之世界,使外國嗤為半教,视為野蠻,豈不哀哉,豈不痛哉,雖然,由上之說,則不學之为害矣,然今日之号於大众,而自以為讀書者,卒未覩厥效,何哉夫海內淑秀,知書識字者非無其人也,然其上者,則沈溺於詞賦,研悅於笔札,叹老嗟悲之字,充斥乎闺房,春花秋月之辭,績纷於楮墨,其尤下者,且以小說彈詞之事,陸沉於其间,而为父兄者,不能因其道而导之,反以为無所用而禁之,夫若此等事,誠無用也,然短視而並去其目,跛步而並斷其足,掩耳盗铃,自為得计,宁不哀哉,學非所用,用非所學,雖男子亦知其無益也,而奚論婦人耶,彼班姬續史,伏女傳經,韦母下帷以講学,二宋继轨而授教,觀古之賢女,类能引經据义,以決禍难,苟非讀书,誰複能此,是故泰西各國,深通古義,昌明女學,即小如瑞典挪威,女子百人中不識字者一人耳,日本新树小邦,前十年间女學生徒,二百餘萬,教习千餘員,學校三百餘所,而我文明之邦,聖教之澤,神明之裔,山川之秀,二萬里之地,二百兆之女,曾未有一女學以教育妇女,此何故耶,且西人在我通商之地,分割之境,皆設學校教堂,以教我女子,我有民焉,而俟教於人,彼所以示辱我也,無志甚矣,闻之海不择細流,而百物被其泽,聖人辅相天地,而有生赖其拯,未有泽及艸木,仁被禽獸,而教不逮於婦女者,是故孔佛之道,男女平等,孔子編詩,則首關睢,传礼则詳內則,大義昭然,至可信据,而無知妾作之吳培,乃復禁婦女谒聖廟,一若此二百兆之人,無與於教化之事也者,呜呼,不亦示敬彌甚,而去道彌遠乎,竊尝觀大地奉教圖矣,舉中國之大,而惟佛教之從,蓋於孔子無与焉者,雖然,其又奚怪也,夫中國婦女所拜者菩萨,至聖列賢之名未聞也,所禮者經懺,传記大义不知也,吝於为善,而侈於飯僧,愚於醫藥,而智於祈禳,笃於事佛者,莫婦女若也,莫婦女众也,四百兆之眾,聞聖教者僅十之一二,而事佛者乃半之,其曰佛教,何足怪哉,若不早圖,安其故习,一任此圓顱纤趾之輩,自生自灭於高天厚地之中,吾恐不歸釋,必歸耶,奉彼教者日益多,歸吾道者日益寡,靡獨國家之危,系於眉睫,即吾教之亡,亦弗遠矣,且纏足之害,無人不知,而受斯害者,舉天下而皆是,蓋皆婦女惑于祸福,不明大義之所致也,今缠足之祸,雖或稍戢,然開會者不過通商數區,入会者不過通人數輩,行省之大,充耳不聞,毋亦知此理者尚少也,若欲擴其捄人之心,非先徧開女學以警醒之启发之不可,曰,女學如此其亟亟也,然神州之大,行省之遠,流風所,未易徧及,有其舉之,條理奚在,曰,徧立小學校于鄉,使舉國之女,粗知礼义,略通書札,則节目舉矣,分立中學校于邑,講求有用之学,大去邪僻之习,則道德立矣,特立大學校于会城,群其聪明智慧廣其材藝心思,務平其权,无枉其力,則规模大立,而才德之女彬彬矣,起二萬萬沈埋之囚獄,革千餘年無理之陋風昌我聖道,復我大同,于嗟中國,其毋塞才壅智而自窮,

日本横滨中國大同學校學記


  一曰立志,聖教可以存,國體可以立,雠恥可以雪,身家可以保,其基於立志哉,传曰,官先事,士先志,程子曰,立志如下種子,朱子曰,将天下第一等事讓與人做,便是無志,立志之義,蓋重矣哉,自海禁既開,六十余年,我民出洋者以千萬计,然皆中年以後,米盐交迫,急於治生,匪暇他及,即或生長異地,自童而壯,海外習氣,涵濡已深,漢家之儀,忘之久矣,求其志越远大,規模宏深,內可為家國之用外不为異类所輕者,蓋亦寡焉,今者創海外未有之舉,復古人講學之風,立此宏願,共矢血誠,守荀卿卑溼重迟之戒,除象山荊棘汙泽之弊,追子舆士事尚志之言,繼宣聖十五志學之旨,庶幾昌我教宗,踵王仁之舊跡,還功漢室,作變政之元勛,悠悠我心,古今一揆,是誠在我,非他人任也,
  一曰读书,语曰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陸沈,中國行省之大,南洋诸島,華工之众豈乏好學深思之士哉然读书之法未得其當,守旧之党则尊古而抑今,开新之党,则崇今而弃古,品此二类,故古今殊途,中外異致,变法數十年,民數冠大地,而卒以才難聞於天下,考日本維新之始,遣少年未學者,留學外國,终以徒染恶习,靡收其益,中國出洋學生以數百計,坐是之故,亦不聞有通才異能,為國家收其用者,今與二三子掃除诸弊,正厥要归,读宋明諸書,為立身之基礎,读周秦諸子,考聖人之口說,至於歷朝掌故之書,泰西政教之學,亦互相參考,以觀正變,義理經世,略有端倪,然後歸本於孔子,證之以六经,決其得失,定其行違,斯体用兼備,中外合并,他日孔教之昌,中國之强,其或有賴乎,
  一曰合群,歐洲以議院而强,美洲以合众而治,非澳群島诸生番,以離散而見灭,蓋合則勃興也若此,不合則敗亡也若彼,合群之效,已可覩矣,易曰,學以聚之,荀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为其能群也,孔子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与,今中國危於累卵,強敵迫於虎視,俄逼京邑,德涎齊魯,英圖川粵,日營閩浙,法竊滇桂,瓜分之局,即在须臾,麥秀之歌,憐於同病,然上下昏瘁,莫克振救,蹈庸众駑散之悲,沦鳏寡孤独之慘,呜呼,豈不痛哉,豈不痛哉,自頃湘省有南學會之設,桂省有聖學會之舉,彬彬濟濟,士氣丕厲,天下喁喁,翹想风采,然以齊州之大,民類之繁,僅此區区,其亦九牛之一毛,泰山之拳石耳,今與诸君子導海外之先聲,勵華工之憤耻,創學校以成其才,開學報以启其智,立商会以合其众,數年之间,人才辈出,小之可免异类壓抑之苦,大之可拯中土危亡之局,凡我神明之冑,遠遊之民,其無同心乎,英以一公司而墟五印之地,一商会而挠我加稅之議,他日大勢已成,群志联聚,方之於斯,何多让耶,
  一曰尊教,中國二千年來,知有君統,不知有師統,蓋無教也久矣,然風流波荡,深入人心,義理制度,匪有差武,君尊於上,教行於下,读書之種,科举之業,尚未绝也,若夫海外之民,遠离故土,目不覩 孔子之書耳未闻 孔子之名,习非成是,罔而弗察,日所尊奉而膜拜者,不流於異教,則惑於淫祀,其甚者,归心彼旅,棄我神州,谓 孔子之教,足以弱人家國,嗚呼,人心若此,視教若此,烏不得為人愚也,今夫西人之於教也,定以一尊,用以紀年,安息之日,舉國禱頌,即經商之地,蛮野之島,亦咸立教堂,以资誘化,我民工商外域,遍於五洲,曾不闻有倡祀 孔子,尊崇教旨之事者,西人以無教目我,良不誣也,猶太亡國數百年,能自行其教,而富甲諸國,希腊最小之國,篤守其文學,而自立歐東,况我 先聖之教,義理之精者乎,今宜立 孔子之像,復七日來复之义,作 尊圣之歌,行拜謁之禮,使朝夕諷誦,咸沾教泽,传曰,聲名洋溢夫中國,施及蛮貊,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其在此一举矣乎,
  一曰保國,西人之於國也,其國之正朔服色,語言文字,雖身居異地,經數十百年,猶不小变易者,至若兵役之勞,則荷戈樂從,捐输之事,則踴躍報効,愛國之誠,如出一辙,國勢之強,良由於此,今敵國之欺侮甚矣,國体之耻辱極矣,索我巨款,夺我险要,挠我陟黜之权,削我自主之势,目之為蒙古鞑靼之種,中国种类出于黄帝西人以为与蒙古同谬也余别有中国种类考屏之为三等蛮野之國,嗚呼,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血氣之倫,具存忠憤,能无痛心疾首,以报大仇者乎,何圖含垢忍尤,逍遥域外,漠然置之,不肯念亂,有党同伐異之爭,意錢嗜煙之癖,下干厉禁,上辱國体,其無術亦至矣,昔日本还我遼东,立記念會,使舉國臣民,無忘國恥,我宜師其意,共念時艱,哀我 王室,競生愛力,易不云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詩不云乎,風雨如晦,鸡鳴不已,又曰,殆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绸繆牖户,其茲為保國之義哉,其兹为保國之義哉,
  一學校於來復日,即西人礼拜之日尊祀 孔子,行團拜礼,歌尊教保國等诗,事畢放假,
  一學校諸生,暫分二等,一等習中西東文,兼习算學,二等專习中文,兼习天文地理各圖,
  一學校上午习中文,寫字画圖等事附焉,下午習东西文,算學体操等事附焉,
  一學校一二等兩班,每班所读之书,俱歸一律,以昭畫一,
  一每日講書一次,俱照诸生現在所读之書講起,以便解悟,
  一學校各諸生,定八點鐘進學,至十二點鐘放學,一點鐘進學,四點半鐘放學,過期遲到者,議薄罰示懲,如讀夜學者,夜间七点鐘進学,九點鐘放学,脩金另议,
  一来復五日,开匹人礼拜五日於經史子集中之初要者擇講,
  一來復六日,开匹人礼拜六日上午總覆所读中東西各書,下午课經史子理學西學各題,或有年少未解文字者,則課以鍊句作對等艺,
  一每年於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四時大考一次,厚加獎賞,以別优劣,
  一孔子生卒日,及春秋佳節,行禮歌詩,事畢放假,
  一凡諸生有病,及要事不能進學者,當預先告假,
  一學校中,不得吸烟喧嘩等事,違者議罰,
  一诸生宜威儀嚴謹,衣履整潔,不得短衣佻,以失觀膽,

上论恭录


  三月十一日奉 硃筆稽察廂黄旗满洲旗務着國秀去钦此 又奉 旨着於閏三月初三日同换戴涼帽欽此 十五日奉 旨陳田陳嘉言王萬芳葉在琦高柟杜本崇劉秉鈞王祖同蔡曾源吳煦黄曾源俱着記名以御史用分發直隶補用道周傳經江西試用道增霖廣西試用道劉能缉河南補用知府馬希援传櫺陕西知府唐承烈江西知府何師呂廣东知府魏景崙奉天同知苏思溫河南同知林介候山東同知唐式郇河南同知何为儒浙江同知桂運昌湯坤山西直隶州知州何見揚四川直隶州知州榮麟魏承恩廣東直隶州知州謝树璜河南知州李褆云南知州李恩治兩浙盐運副袁勵中安徽通判林步高山東通判劉存格陝西通判李維绪浙江通判彭麟保江西通判阮志觀兩淮盐运通判葉爾良奉天知縣榮善山東知縣陸嘉穀河南知县郦嘉谷陝西知县易國勳新疆知縣黄赓陶广东知縣祺威朱惠李天祁安徽知縣劉昌彝河南知县汪敬陕西知縣李維岳浙江知縣查鳌江西知縣楊長廣東知縣鄧廷獻雲南知縣沈承钰曹乃金山東盐大使王壽域孫祥麟浙江盐大使程傳经俱照例發往截取刑部郎中杜庆元張西园俱照例用保送知府翰林院檢討蒯光典着以知府分發省分补用盛京刑部郎中员缺着札普善补授 東陵工部员外郎员缺着英弼补授 景陵禮部員外郎员缺着文鉅補授欽此
上諭電傳
  二十日奉 上諭直隶正定镇總兵员缺着李安堂補授欽此 二十一日奉 硃筆葛宝華補授光祿寺卿欽此 二十三日奉 旨江南织造仍着增崇接管欽此

京外近事 湘撫陳宝箴設立學堂奏撥常年經费摺


  奏为遵 旨設立學堂請撥常年經费,以資办理而培实學,恭摺仰祈 聖鉴事,竊臣於光緒二十二年准禮部咨山西撫臣胡聘之,奏請变通書院章程一摺,承准总理衙門咨議覆刑部左侍郎李端棻奏請推廣學校一摺,本年三月又承准總理衙門咨議覆安徽巡撫鄧華熙奏筹議添設學堂,請撥常年经费一摺,均奉 旨依議,咨飭通行,仰見我 皇上獎勵实學,培養人才之至意,欽感莫名,自咸豐以來,削平宼乱,名臣儒将,多出於湘,其民氣之勇,士節之盛,实甲於天下,而恃其忠肝義膽,敌王所愾,不願師他人之長,其義憤激烈之气,鄙彝不屑之心,亦以湘人為最,近年聞見渐拓,風氣日開,頗以講求实學为當务之急,臣自到任,迭与湘省紳士,互商提倡振興之法,電信渐次安設,小轮亦已举行,而绅士中复有联合公司,以机器製造者,士民習見不以为非,臣以为因勢利导,宜及此時因材而造就之,当于本年秋冬之间,与紳士筹商,在省會設立時務學堂,講授經史掌故与法言格致測算等实学,額設學生一百二十人,分次考选,而延聘學兼中西品端識卓之举人梁啟超,候選州判李維格为中學西學總教习,另設分教习四人,现已開學數月,一切规模,均已粗具,省城旧有求賢書院,现据改为武备學堂,略仿天津湖北新設規制,以备將才而肄武事,伏查鄧华熙原奏,请於各省正款內,每年撥款一萬兩,以充费用,湖北武备學堂,亦經奏准動用公款,今湘省設立時務學堂,武备學堂,事同一律,擬請援照每年於正款項下,拨银一萬二千兩,酌充兩處常年經费,自光緒二十四年为始,由臣在藩庫糧庫釐金局三处筹措分撥,其京協餉及一切應解各款,仍照解不误,總計兩處學堂,每歲經费約需二万數千金,除指撥正款外,所有不敷之项,及建造學堂房舍之資,即由臣督率紳士,另行設法筹措,就地支给,以期有成,所有遵 旨設立學堂,請撥常年經費各缘由,理合会同湖广總督臣張之洞,恭摺具陈伏乞 皇上聖鑒訓示,謹 奏,奉 硃批戶部知道欽此,

總理衙門奏京员集赀自建學堂片


  再臣衙門於本年正月间,接据刑部主事張元济等,呈稱能合同志,分筹款項,赁房開馆,学习西國語言文字,請發給同文館書籍等因,当经照准撥給在案,茲於八月二十四日,复据張元济等呈称設立學堂,來學者多係京员及官紳子弟,現在定立课程,先习英文,及天算舆地,其兵农商礦格致等學,一俟洋文精熟,各就性近,分門专习,伏查二十一年十二月總理衙門議覆御史陳其璋推廣學堂一摺,准令官紳集資創建奏明办理,今試办半年,规模粗立,來学者众,自應援案呈請具奏,並援案請将學堂教习,比照成案,酌给獎敘,暨學堂成業学生,仿照廣方言等館學生例,調考录取等因,臣等查近日中外交涉事宜,條目日繁,需才益亟,僅恃臣衙門之同文馆,上海之廣方言馆,廣東之同文館,及南北洋閩廠學堂數處學生有限,誠不足應各省之取求,前议推廣學堂通行各省,而官绅創办,尚属寥寥,該员等居京師首善之地,籌款設立通藝學堂,自行講習,造就人才,留心時務,志趣实属可嘉,其所請酌獎教习一節,應比照安徽成案,晷与變通,擬俟三年期满,著有成效,由該学堂出具考語,禀由臣衙門核办,有官人员,准其保加陞階,無官人員,准其作为监生一体鄉試,再留三年,始終不懈,准以府經歷縣丞歸部銓選,其成業之學生,情願投効同文館者,應准其隨時報名,聽候調考,惟必須由該學堂出具憑单,将該學生所习何業,成就分數,考試等第,详悉註明,由同文馆查核,再行调考,以防冒滥,所有京员集資自建學堂缘由,理合附片具陈伏乞 聖鑒训示,谨 奏,奉 硃批依议欽此,

宗室壽蔭奏覆双山子等處金矿情形摺


  奏為查明礦務情形,奏 闻,仰祈 聖鑒事,竊查前据候補知縣廖桂荣,禀請開採建昌縣与撫宁县連界之双山子,暨各里各五家子等處金矿,嗣經覆查各裡各五家子兩处,水勢浩大,工费較钜,現因集股不足,暫行缓办,惟雙山子一处,礦苗河线,頗可採办,並据試用道徐润,亦禀同前情,当即饬令会同办理,嗣因该处一切做法未甚合宜,复经奴才奏明,饬委热河道湍多布前往查勘就便酌度情形,妥定章程禀复核办,嗣于本年二月十九日,准户部咨以御史孙赋谦奏热河试办矿务试用道徐润所办之金厂沟梁,又与候补知县廖桂荣会办之双山子,又已故道员李宗岱所办之宽沟等处,皆延不升课,并徐润旧办之土槽子,热水遍山线,虽已升课,每年仅只银四五百两,经部议奏,奉 谕旨饬由奴才据实查明覆奏等因,遵即一并饬知去后,旋据该道禀覆,奉委前往双山子等处,逐一履勘,查得该矿刻下虽未得正槽,而遍山线观其苗线金包日久,必能丰旺,但此处系属初开,需用甚钜,一切招商集股,办理非易,必先明定章程,示以诚信,方可广为招徕,且建造房屋,置备器具,尤须先为赔垫,不得不先稍宽时日,拟请自开办之日起,定限一年升课,每月所得矿金,除开销工本员司薪水局用商股利息外,其余之利息银,照章统按念四股计算,以十股作为正课十股归出股商人,其余四股作为委员司事,以及工役人等花红奖赏,仍令按月造报,随时委员稽察,以杜偷漏,酌拟条款章程禀覆,诸臻妥善,办理甚为得法,即批照所拟章程,认真督令採办,届期升课,以裕饷项至徐润所办之金厂沟梁,暨已升课之土槽子遍山线,并已故道李宗岱所办之宽沟等处,均已分别委查,现已办有端倪,惟因课额未定,已饬赶紧查明禀报,再各属煤矿,亦办理颇有成效,除统俟禀覆到日,另行奏明办理外,所有查明双山子金矿现办情形,并酌拟升课章程,理合恭摺具奏,伏乞 皇上圣鉴,谨 奏

旅横滨大同学校创办章程


  一本学校专为教育旅横滨华人子弟及中国有志遊学之士而设
  一由值理中公举总理一人协理一人书记一人理财一人核数一人以司各事并四时出截结一次每年出徵信录一本以昭信实
  一司事值理每年由阖埠公举一次另由旧值理中择推数人协理一年以资熟手
  一值理每月集议一次商办学堂事宜各司事必要齐集而值理须有六人到议方能定夺所议之事
  一所有银两存贮银行必须总理盖印管账人画押方能提支
  一议聘中土通达时务中文教习四人西文教习一人东京大学校高等大学士东西文教习一人中土日本各教习先请一年倘学生众多然后加聘
  一教习供膳及服役人等概归学校支理
  一各学生年中节仪贽仪等项一律豁免
  一学校内楼下为学堂楼上正座为议事厅横厅为教习及来遊学者住所
  一所有枱櫈书籍笔墨均由本学校购置各生童取用书籍笔墨当照原价缴囘
  一本学校现在创办之始诚恐经费不敷故定拟每年专习中文者脩金十五员专习东文或专习西文者中西文兼习或东西文兼习者均廿五元将来集款既厚然后逐渐递减如照额多送者听
  一束脩每年拟分四时上期缴收交管银人收贮如逾期不交当将该生童止学以警效尤
  一生童顽梗致犯馆规者任由教习摈逐已交脩金不得过问
  一中土欲来遊学者食宿每月收回费用银七元修金及各小费在外

亚洲近事 机牙全露


  西三月三十号,伦顿水陆师报云,中国某英字报得吉林访事人消息,称说满州北境,陆沉于俄人之手甚急,凡有人遊历中国此方,无不显见之,去年八月下旬,有俄国兵官约三十人,乘俄式马车与华式手车到吉林,随后每日加添五六名,旬日之间,竟似把吉林省城,改作俄人屯兵之埠,俄兵分寓各客栈,不过暂驻,因其各有妻子追随于后也,彼自说系因铁路事情,南行至此,然查此新铁路,绝不与吉林相切,且尚距八百华里之遥,此新路名华东铁路,由官定自去年八月二十八日开筑,中俄命官会办,资本俱由俄人所集,俄人移兵至此,实有词易讬,两月之前,有俄人被华人刺杀,俄人即藉此为词,谓华官若不能保护,则宜任俄人自卫,故今调兵南来,华人之有识者,觑破后局,遂乘时苦习俄文,故吉林俄文学堂,颇为兴盛,为师者多是华人久寓于西伯利亚者,说者谓此等俄文师,能操俄语甚精,别国人之到此方者,不免渐变为俄人,盖与华人交谈,必须俄语始能通达,而华人偏喜用之,以显其所长,或有俄商以轮舟载运货物,由亚麻河与常加利河到吉林发售,吉林将军即出示禁止,盖谓吉林非通商口岸,又彼即致电通知珲春,数礼拜后,俄商再来货一船,而抛锚于将军署前,禀请许其发售,华官无从阻之,不得已听其所为,故此方遍地皆有俄人绘测地图,任意遊乐,吉林全省之局,已盡入俄人袖中矣,又接礼拜三日,華盛頓消息云,近因遠东時局大变,官场中纷紛查問美國是否干涉其局,然其從何处查問,现尚未洩露,英使署亦未得英廷旨意,然官场多傳說英人甚望與美人阻抑俄德二国之進步,又聞中朝亦渴想美人一伸義臂,今查得美廷主意,晷謂现在中國分裂土宇之事,非美人所樂沾染,故中國沿海诸通商口岸,美皆無所利,惟思設法保存现有之利而已,
  又接纽约礼拜四日來言,今日连接日本递來消息,皆稱日本因俄德侵凌中國之事,異常鼓噪,但仍畏俄德之强,無奈之何,又毅然自说,設中國果至瓜分,則日本斷不白手空过,盖谓彼日本极願中高二国,自能振作,若不幸而至於崩裂,日本必占其一分也又日本诸大报馆,皆论說日美英三國,宜联袂破壞俄德图分中国之謀云,
  又接本报访事人,由上海礼拜日下午五點十分钟來電云,昨礼拜英國水師船,開行北往未知如何下落,祇有人猜度谓必集於大連湾,又据本埠英字報,与久旅上海之英人說,英國有意取楊子江口之吳淞与江陰舟山三处,各國在此窥伺極切,又接羅馬(意大利京城)访事人禮拜五日下午來電云,意大利政府,預遣兵舰至中國海面是实事,意國昨日內阁會议之末次,係以中國之時局为题,而又妥议遣兵船東行,相机而动,免落人後云,
  又接礼拜五日雪梨(在澳洲英属)消息云,俄官與纽收威路政府商買肉食,限於十二阅月之内,赶赴渾春,现在開议未妥,
  又接礼拜五日柏灵消息云,卑思麦王忽然變意,力赞德皇速進兵至中國,又读礼拜五日柏灵(德意志京城)官报云,中朝预备一切礼仪迎迓德亲王轩利于胶州,又待胶州和议大定之後,中國陆軍仍請德官訓练,
  又有郭漢君曾久旅中原,熟谙華事,近日初回英國,路透電局访事,特謁而問之曰,俄國将踞旅順,与德人之占膠州为均勢乎,郭君笑曰,均之一字,殊屬可笑,俄國欲在此方,強制日本,須要盡得中國東北一帶口岸,以作船澳及煤廠,他既保護高麗與遼东,則自琿春直下之海權,已盡歸於俄國,而其背後地利,亦入俄之掌中矣,今有一事,天下各報馆尚未能論出,盖俄人嫌膠州遠隔難顧,未愿自行踞之,但俄不及踞之,妨日本或别國踞之,即不利於俄,今得德人踞之,正合俄意,因德水師尚乳毛未脱,不能为俄害也,故旁人忖度俄取旅順,志在与德均勢者,本屬無理,俄人最能取巧,以卖人情,彼能占取中国之土地,而又令中國心悅誠服,即膠事而论,吾不敢决中國不以膠州讓與德大为私幸,因中華欲藉此以阻挡日人之後来侵伐設德人未能設巧以欺侮中朝,彼俄人亦必借箸代筹矣, 未完

英报馆访事人近述華東鐵路


  西三月三十號,伦顿泰晤士报,录其訪事人去年十二月二十號由北京來稿云,數月前吾幸趁機会遊於滿洲,循其新建铁路之跡而遍履之,初自琿春起循黑龍江與絲路架各河道,而至士列田士其,大船不能再進乃止,然後循鐵路之跡以还琿春,吾之行程,多在陸路,以觀俄人工師之动靜,现鐵路筑至之末叚,犹未指定向何面伸築,所向曾改换三次,其每次更改,無非求向南多進一步,以便俄人增添一幅境界耳,今約言之,此新鐵路雖名曰華東铁路,乃以虛名奉还中國,定章祇许俄人與華人入股份,恐終祇有俄人入股,而無華人入股,造之者全用彼俄人为工師,保護之以俄兵,用俄人本銀,俄人材料,且所經過者現为中国土地,但恐日久不为中国有矣,此鐵路定限於一千九百零三年八月二十八日以前完妥,再迟八十年復為中朝物业,又該铁路之资本銀兩,乃由一大公司把持,俄廷助之,該公司稱俄清银行,此名義係俄人与華人各居其半,惟是其股本上利,皆俄人掌理之,祇有寫字與买办服役人等,少用華人,俄人與華人合办之事,多类乎此,沿途見俄人共談者,皆不隱諱彼國存吞满洲之心,以余所見者,若任俄人为所欲为,则俄國将廣踞華地,噫,保護中國之酬报,何其厚也,

與歐洲各國立约前後考略


  西三月三十号,伦頓朝郵報云,今歐人咸欲分割中國疆土,以为殖民之地,此皆近百年來之機要,然各国初到中國通商之先后,尤當一考也,一千五百十六年西洋人(即葡萄牙人)波利士地厘劳,初乘船入中国,以貨物到香山澳門與華人互市,此为欧洲商旗入中國之始,其時中国人寬大,與外人交易,無诈无虞,自中國人設意苛制盂加昔人之後,遂多厭嫉外人,一千五百六十年,波利士地厘勞,渐招其國人徙居澳門,至一千六百年间,葡人商務且大盛,又至一千七八百年間,外人商於中國者,其船艘皆泊於澳門,此時澳門尚為中國地,葡人在此居者,輸納地稅,及一千八百六十二年,葡人在天津與中國立約,澳門政法,归葡人設立,然住澳門之華人,與葡人時有齟龉,越五年后,中国即永割澳門为葡地,其時所立之约,谓葡人倘不愿居澳,即将澳门交还中国,然后任其迁去,此葡人到中国通商数百年之概也,继葡人後來中國者,則有西班牙人,當一千六百年间,西班牙人初踞廣東南方非律宾小岛,遂尋一水道由非律宾入广東貿易,溯其初來中国时,亦如葡人並無條约,及至一千八百六十四年,始與中国在天津訂约,後此至一千六百二十二年,荷兰人東來覓地亦據有台湾为商埔,越五十年被中國海盜郭星加(照原音译出疑郑芝龙之误)逐去,荷蘭遂往澳門互市,至一千八百六十三年,亦與中國在天津訂约,又继至者為英人,時在一千六百三十五年,初以商舶入中國,仍先至澳門下椗,一千六百七十年英人往尋别港,遂就廈門互市,越七年,英人則深入廣州城互市矣,乃未几我英國商人,又進至宁波等處,一千八百年,英国印度公司,锐意在中國推广英商務,今英商在中國能获大利者,皆藉此鼓舞之力也,其时未有和约,一千七百四十二年,英以兵船来中国海面,大张威武,欲藉此要挟华官,为立商约之计,时仍不能成约,英廷特派大臣律麦加地到中国,而中国政府亦接纳之,至立约之事,则婉词相拒,一千八百一十六年,英廷又派大臣律谙麻士至北京中,欲入朝觐见,政府因知彼不愿俯跪叩头,遂拒而弗纳,一千八百三十四年,在印度公司承揽中国商利人等,皆罢散,英廷特遣商务大臣尼备亚来广州经理商事,初非有意与订约也,而华官闻其到澳门,误以为尼君到北京言和约事,遂使人传令禁其不得到广州城,须在澳门候命,俟华官发有执照,方许来城,而尼君藐视华官,佯为不知也者,直进广州城,以函投递督署,粤督置之不答,即悬一示,略谓大清国设官练兵,乃为安抚百姓,贸易之事,由商民自理,本官无容
理云云,尼君此行,知必触中国官员之禁,特来窥其动静耳,后尼君乘机将与中国订成
约,而中道陨绝,订约之事,遂暂寝息,而华官以为英人畏威受抚,窃自誇喜,是时英商在广州城者,求英廷拨兵,一队来中国,英廷不允其请,后因商务之事,与中国失和,攻陷广州城,而商约始立,并许英人据有香港地,今在东方商务,以英为最盛者,亦此事树威于先也,至考外人与中国定和约者,则以一千六百八十九年时,俄人遣使到北京与中国立和约为始,一千七百二十七年中俄再订条约,准俄人来互市,并正定疆界,至一千八百五十一年中俄又修改和约,以伊犁他不加太为通商埠,任俄人设领事,一千八百五十八年俄复与中国在天津修改和约,中朝遂派数员往中俄交界处,察勘地界,至一千八百六十年,又割定亚麻河之地,(即黑龙江)北为俄界,南为中国界,中国西北之疆界,亦定以伊犂归中国管辖,是时分划亚麻河之地,俄人欺中国人不识地图,不知测量,遂割去中国数千里地,由此而后,俄人渐欲吞并中国,值中日有事之秋,俄人又市恩中国,惜中国政府受其愚,弄而亲暱之,与俄使卡善尼订立密约,中国由此而日危耳,其余美利坚人之到中国贸易,则自一千七百八十四年始,法兰西人来华,则以一千五百年为始,然其时法商则未有至者,一千八百四十四年法人到中国通商,中国准其在澳门贸易,迨一千八百五十八年,法人始在天津与中国立约,并准设公使在北京,历考与中国通商者,德意志人为最迟,一千八百六十三年,始与中国在天津立约,并准设公使在北京,此外人与中国立约时代之先后可稽也,

西妇流寓申江琐谈


  西三月三十号,伦顿太晤士报,录上海西字报云,现有英国少女数人,翘寓上海,其最少者年仅二八,皆经在伦顿适配华人,此华人内有充华使随员而至伦顿者,归国时与之偕行,至上海则弃绝之其一年甚少艾,弃于空室之中,单衣外别无长物,盖数日前同梦之人,已将室中一切什物搬运一空,此女子徹夜悲啼,声动邻里,夫妇之道,果如是乎,然被诱惑而失身于匪人,诸女亦应自咎也,

日人论其大学宜加意培材


  西四月五号,日本太阳报云,育人材以应国家之急,通心志以穷学术之蕴者,大学之所重也,他日为吏而施政,为师而施教,皆大学之生,若平时乖其方,异日亦被其损,虽近年国势之张,盖大学与规其成,然大学之有关于帝国,而序有未善者,当局者所宜留意经营也,从来大学各分科别部,以经营教事,皆随世间之风尚为消长,逐人气之潮流为伸缩,所谓应国家之变急,期学生之大成者何在,今请审现时之情态,酌将来之趋变,而更定之,夫大学之分科,参错不齐,或以甲科为投时之利,因而致盛,乙科為时所弃,日就衰微,丙科之生徒甚多,丁科之生徒甚少,或去年溢额,今年不足,学生或互相助给,无一定之点,甚不可也,故帝国大学当洞察形势,酌准各分科大学之员数,勿过常,勿不足,其要犹在养成教员,使于卒业后,其超特者,终身为大学之人,常给优资,使之不顾虑他事,专研究学问,如此则可致精微,与西洋诸国之学问争锋矣,今西洋诸国于学问骎骎进步,无俟余言,不及今早定大计,噬脐之悔立至矣,今据明治二十九年之文部省年报大学及大学院,竝法医工文理农之六大学,其分科如法科大学,则分法律政治二学科,工科大学,分土木机械,造船造兵电气,造家常应用,化物火药,採鑛,及冶金九学科,文科大学,分哲国文汉国史史博言英文德文法文之九学科,理科大学,分数星物理化动物植物地质之七学科,农科大学,分农农艺化材兽医四学科,现学生及生徒之数,总计一千八百三十三人,内大学院一百四十六人,法学大科五百三十六人,医学大科,百五十九人,工科大學,三百四十二人,文科大学,二百三十六人,理科大学,九十九人,农科大学,五十四人,

归责外务


  西四月五号,东京日日新闻论云,大隈伯为外务大臣一年有余,以事去职,西乡男代之,幸近四海和平,国际无事,然回想大隈伯在位之间,遭逢大事,正为国家安危所系,而外交之难,處處棘手,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斯大隈伯所以解其职欤,今之西外务外交之策亦一仍旧贯何欤,乃其宣言曰,交际之道,贵乎贯澈,大臣迭更,多起纷紜,是非各異,不知所守,而疑闲生矣,雖然,平和无事,亦不可苟且偷安,而不預为之計,使一朝聞警,錯愕无措,则退居人後,而交際之道难矣,雖然,今西外务就任之日尚浅,而東洋之國,已煙云扰扰,知何時麗日悬空,而煙销云斂耶,朝鲜政策,既得大隈伯苦心經營於前,而日俄條約,及日韩渐定约款之權利,往往为俄之藐视,甚可慨也,前訓练韩兵之事,全歸俄人之手,後韓國财政權能,亦为俄人专佔,夫日俄互相提携,約有明言,今我一切讓之,彼猶以为分所應得,將來广其权勢,其置我於何地乎,然我退居人後,亦有由來,過去之事实可徵,將來之形勢可稽也,朝鮮之失,布哇之辱不可忘也,今欲图恢復乎,想西乡男胸有成竹矣,清國其亞細亞大局所關乎,自甲午之爭,大勢渐激於东,至此時遂有東膠之警,無足惊也,德人之欲逐逐,是末足填其壑也,若伸德之手若足於東洋,則我貿易有大障害矣,若保全未失之威权,实外務大臣及外交人员之任耳,若欲伸帝国之力,宜决定其利害之關係,毋落人之後,此廟模一定之計策也,我外官堪其任歟,堪其任欤,不然,我東洋之勢力遂虛矣,

思求公议以抗俄德


  西四月六号,日本新聞報云,嚮者俄德谓我日占領遼東,非所以保全东方和局,宜速放還今者其舌未乾,德占膠州,俄借旅大兩港,英挟取威海卫,法亦肆求所大欲焉,而我政府诸公,尚晏然高臥,未聞有奇謀妙策出其间,可歎也哉,故我國众议员中之有志者,並各志士,特於本月初四下午四點钟,会于日本橋龟鸟町借樂圍,逐事讨议,擬訴之天下,以求公论日出,而阻俄德之強横,至列公所议之大者,谓今日我政府宜執干預還遼之主旨,保全東方和局之正义,抗議于俄德二國,勿使妄肆要求於中國,又俄德若不肯改其策,我政府宜加意商量威海撤兵事云云,是夜集议者三十余人,舉其重者有工藤行幹,楠本正隆,富田铁之即,崎岩萬次郎,中岛锡,柴原和,千阪高雅,大石熊吉,田中正造,池边吉太郎,陸实,等諸士,特公舉大東義徹,志賀重昂,工藤行幹等为委员,擬面访伊藤首相,具陳公議,

婦猎日增


  西四月六号,東京日日新聞云,昨年十月時候,为铳猎之期,府下各铳砲店,发賣全國铳砲总數八千餘梃,內为婦人铳獵者,居其大半,比之往年非常增加,大分,日向,肥後三县,一家族中有妇人能獵者四名之多,盖甚賴有獸猎之利,可为習练之具也,

英抗法图


  西四月五号,日本時事新报云,前报法国所索中国六款,英國必出而抗議,今果然矣,英致辭清国總理衙門曰,清廷纳法請,非所以全清英交誼云云,而清廷某官亦语曰,德国之於膠州,雖藉端圖赖,尚觉有詞,如法所請,則無理特甚,今聞清廷遂送書峻拒其請,則可見清廷亦同其议也,然法所请者,有索权邮政一款,其意無非欲奪赫德氏(英人现在海关总税务司)之管轄者,任之以法人而已,

清国對俄狀態


  西四月五号,日本時事新報云,事苟關國家之安危,清廷若慎重區画,固其所也,然上下臣工,惟善於推诿,徒事囂囂,旷日弥久,事經半月之餘,犹彷徨迷路,清廷之因循堪歎矣,今聽總理衙門中有为說者曰,俄國所請,决不可允许,俄若以威迫我,占领我地,我只有順任其意,断不听其主權云,今清廷若果振袂而興,援公法以折之,則清廷庶亦可为也,

图韩献策


  西四月三号,倫頓朝郵報,接其訪事人由俄京彼得羅堡來稿云,某俄字報刊载駐朝鲜汉城俄人來書,其书先详述日本图取高丽之謀,次谓高丽土人多有思從日本者,乃自進其策於俄廷,教其何法能破日本之計,其策一在高麗各處港口,多設俄國領事官,又多設軍兵,保護領事署,二整顿银行事务,可渐握高麗稅务及度支之权,三黜逐一切別國人干預高麗之政事,四開設俄文學校,又在漢城建設希臘教堂,使其宏丽不讓於天主教堂,五招誘高麗俊秀往俄國學习工艺,而以开矿築铁路二事為要旨,六谓滿洲新鐵路,宜接至平壤,因此处已有法公司承築鐵路至漢城,又須在漢城添筑铁路二條,一南一北,南通至釜山,北通至箭山,又要按步立法,不許日人沾手於此诸事,其结语又云高丽物產丰厚,俄既有志大振威权,不妨先耗资本以經營之也,

歐洲近事 仇斗陋俗


  西三月二十五号,伦頓太晤士報云,昨维也納(奥国京城)馬軍武备學堂,有赌命而斗殺者二人,一為昔士哥卜王爵,名腓立比,二为奥國總兵名抹迪池,二人先對交炮,各無損伤,次各執劍對刺,乃王爵腓立比石臂被伤,遂罷斗,腓立比之爵名由於娶比利時王之女而得,故與奧皇有瓜葛之親,今赌命之斗,因爭一穢私之事而起,幸王子所中之傷痕尚轻云,(按泰国各国古有拼命相图之风至今犹有数国行之凡事结冤既深逭府亲友不能劝解者则官府鉴亲听彼各持同式军器同时并举相斗至其一服输败奔而止此犹是野蛮尚斗之风也)

俄拨重款以增海军西三月二十九号,倫頓商務報云,俄廷現擬撥银九十兆羅卜,为添造新戰船之费,聞者皆歎論之,然以五六月之前,俄海部大臣所議撥之数,倘在二百兆罗卜之上,維時有某公爵梗其議,故不行焉,实因筹款之艱也,而俄皇锐意加增水師,降旨晷許其半,不圖亦已及九十兆之鉅,且闻其戶部大臣,谓準此數尚能勉強筹措,若再加多,則力实不逮云,又据去年俄國库中所儲款計之,除支此數外,尚存不過四兆罗卜,庫藏亦太絀矣,然俄廷尚欲涉嘩士都婆路,創設一新船廠,为建造鱼雷艇魚雷擒等项之用,不日又将在外國定造巡船二艘去,


俄國背約行船


  西三月三十号,倫頓水陆師報云,依和约俄國兵船之過爹丹足路海腰,必須土耳其許可,始能過之,惟近聞有俄國兵船二艘,乘夜偷渡,但未知其從黑海而出衣践,抑從衣踐而入黑海云,

意國饥乱


  西三月三十號,伦頓太晤士報云,意大利国人民,貧飢交迫,昨在士端拿埠,有妇孺三百,拥聚於通衢以求乞,更有無賴兇徒,手持鎗斧,巡差逐之不退,馳告於卫城軍來逐之,众以砲石相向,兵總迫令还砲擊之,死二人,傷四人,皆農家者流也,而一武员,一巡差,亦为饥民所伤,

土皇私藏


  西四月二十九号,日本長崎报云,土耳其國財政之紊亂甚矣,其君主不務殖民利,而又好蓄私財,現据德人詳報土耳其內廷籍產,每年向國庫提繳者,工皇六十二萬七千一百七十二封度,皇族三十萬五千三百七十七封度此尚为平常取盈之數,其他如地中財產,官林,及各種物產,收益不少,实今日帝室贮財之大部也此種资產,立內部大臣亲自監理,而一時大臣難得其人,遂至丛弊滋多,故自其先帝朝,收用僅足相抵,後任一內部大臣,善於居積,盡革舊弊,日見盈餘,自此大臣亡後,继任者銳意遵先任之法以行,又改官地民地,判然为二,又立社會免許之权,土王至親督理之,所得亦不尠,常年之入款,多至五十万以上,贮蓄資金,自一千萬至一千五百萬之间,內五萬封度,付土國首府銀行,又十五萬寄託於法国银行,存於英吉利伦敦諸银行者,殆五百万,昨年英土外交,漸有違忤,遂於五百萬中,移三百萬封度,委讬於美银行,前已付二百萬封度於美銀行,今都為五百萬封度矣,其他放於德法奥諸银行亦不少,要之土王之资产,为歐人所不知者尚多也,至近日土王亲以机器開南亞美利加之金鑛,幸获钜利,盖土皇具有經济,往往派人至巴里考究云,

土廷政虐民叛


  西三月二十五号,倫頓太晤士報云,布路加利亞,不堪土耳其虐政,民有變志,土耳其亦嚴防之,聞土官在布路加利亞边境,搜查军器甚急,嘗有五百人形跡可疑者,辄拘禁於狱,嚴刑拷問,又現有人代其嗚寃,土廷已令将一干人等釋放,祇囚下造反有据者十五人,土廷因有公文寄达其出使外國诸臣,文曰,布路加利亞,近有蠢動之事,經获多人,內有寃滥,朝廷已派员審釋,審得二人服罪,餘一百三十四人,以無確据,俱令其矢誓而縱之矣,

西班牙民心可用


  西三月十七號,伦頓朝郵报,载襪地列(西班牙都名)消息云,西班牙與古巴及非律賓(即小吕宋)連年爭戰,縻餉不赀,幸藉筹款之易,曾据其戶部單開,言前五閱月之久,为战事费银不過三百兆佛郎,而发出之银票,竟至一千二百五十九餘兆佛郎,可見民心尚固,踊跃輸将,若再借民款,似無難復集鉅款云,

美洲近事 論美國東方權利宜力求助


  西三月三十号,紐约寰球报云,中國将有瓜分之勢,美國商利,陰为之損失,而美廷反若袖手旁觀,局外人皆覺詫異,天下强國占踞屬地而为天下益者,祇有英國,而美人所到之國,得享自如之樂者,亦惟英國,月有盈虧,時有光晦,黑暗時來,則我美國亦不能無求助於人,若欲異日得鄰國相助,允宜準备於今日,欧洲大陆之上,舍恒加利以外,並無一國與我相友善,且觀歐洲君主之國,竟似欲拒绝我國通行之貨,然則今不與英合力匡扶中國,將來天下商市,皆为我裹足難前之地矣,執政者盍早圖之,

美西將及於戰


  西三月三十號,倫顿朝郵報云,据华盛頓三月十六号電稱美國並大集兵船於姬委士,又添購巡船,西班人知之,加意防边,其政府又即傳檄告於眾聽,謂美國大備戰務,實有意來攻,否亦縱助古巴叛党,敢於抗我王師,然则美班二国,本無嫌隙,今美國无端尋仇,不可謂有教化之國矣,至美國轮船美唔之失事实情,此檄並不題及,歐洲各大國闻言,皆以美班二國,难守太平之局,同日襪地列(西班牙京都名)消息云,西廷现与大西洋上班国轮船公司,议购其轮船以备战务,又夏湾拿消息,其民党曾在抹但沙士地方,炮击过往火车,伤害美国人一名,又有一美船名曼古鲁付者,昨由夏湾拿开行往姬委士,载搭美国官员,往查究美唔船失事之缘由,禮拜二日,巴西國有戰船二艘,在伦頓立约,永售與美国,价银約五十万镑,已经兩國欽使画押,或於礼拜五日,交與美人驾駛云,

日人在檀島滋事


  西三月二十九號,香港士蔑報云,旅檀香山日人,素非安靜倘不及早設法禁制,必至傾動全岛,前有日人偶犯例,政府將其人驱逐,日廷因此啧有煩言,致派兵艦往檀恐嚇,日廷昧昧然,祇知護其民,而不知其民為患於人國,殊失交鄰之道,查日工在檀山,常醉酒街中,赤身露体,随處溲溺,巡捕見而執之,彼則纠众拒捕,與巡捕格斗,有为捕伍所執者,彼又停工挾制,然尚幸多有華人在此作工,否則終受其所挾矣,

倭工往企倫採金


  西四月五號,纽约寰球报云,昨接舊金山大埠遞來消息,称說有日本人五千,整备往加拿大之企偷大企金坑內採金,不日將至舊金山大埠購便器具而往,此五千人係经日本一大公司出資本僱銀請工人同往,內亦有自备資斧者云,

农事 俄國农政新議


  西十一月,伦顿商務大臣月報云,駐劄彼得罗堡之美國领事,將俄國农人机器之事务,稟报美廷,报稱俄國農人,屡上诉於俄廷,指陳其农产,所以难与天下市场爭勝之故,謂天下谷米之價大减,有損农家入息,不得不思省農業之赀本以濟之,又謂補救之方法,惟有用机器一道,蓋謂每年收获時,农工甚罕,既不足用,即多损失,故敢决謂增用机器,則收获可增,而利息可倍也,俄國若非因机器农具價昂,則用者必盛,惟以價昂,故中等農人無力購用,若,夫机器農具之所以價昂者,实由於关税太重,查其入口之機器农具,用以收割者,每值百抽稅十八至二十,用以打禾者,每值百抽税二十至二十五,用以犁耙割草者,每值百抽稅二十至三十五,用汽机者,每值百抽稅四十至四十五,零碎机件,每值百抽稅三十五至五十,又凡机器農具,除抽值稅之外,另每三十六磅,抽稅一司零八篇士,若兼汽機與打禾机器者,则每三十六磅,增至四司零六篇士,彼國特加如此重稅者,志在保護本國製造厂之利,但俄國製造廠尚未大兴,反足自困其民耳,现製造厂所出者,未足以供買,近來其户部筹思整頓之法,以甦农困拟更改章程,凡农具为俄人所未有自製造者,则准其免税入境,於是招立农局委員一人,富农三十三人,并召集机器厂铁厂公局紳等,聚会商议,推舉製造局提調为主席,戶部特請赴会诸人,筹议本大臣所拟之章程,能否施行,而益及农戶造机器者,與售铁者,不與農戶同心,故分二党,各自稟覆户部,农家所禀求者,欲将以下諸貨免税,一使禾能自綑束之機器,二束禾之線,三無活机之汽犁,四灌水上果樹之机器,五打禾汽机,其阔不下四尺半者,並其零件,六打草孖机,七乾草耙,八挑選果子之机器,九挑選薯芋之机器,十以離心力分牛奶之机器,並其零件,十一摺草蓆之机器,十二馬拖草耙之齿,十三打禾机器之打板,十四以馬牽用之钢铲,十五使禾自綑束與挑選机器所用之布,十六造砖瓦之机器,只用馬力四匹,以下或人力運動之者,十七分撒田料之機噐,十八农人所用活机,遵朝廷所定之式者,十九用以潔淨果子菜蔬之机器,二十用以洁淨哥老化草之機噐,二十一馬拖之草耙與钢耙,又将以下各貨减至每三十六磅,抽稅一司零七篇士半,一機器之零件,或散付入口,或搭原副机器入口者,二煤油为火料之活机,三煎食物之傢具,四熬馬牛粮之傢具,五熬牛乳之傢具,以上为农户所稟覆,製造局委员稟覆如下,一求設法布置,使製造機器之材料價亷,二求朝廷於农人機器厂主,并国家银行委員之中,揀選數人为委員,講求善法,以满农户與厂主之愿,三現在农具税則,求勿更改,以妨一改之後,外來机噐,即充塞市場,而本國机器,因而受虧,四机器散件,可從農人之议,减至每三十六磅,稅一司零七篇士半,五求獎賞,凡本國所造之機器農具,能运售出外者,反照入口税而獎賞之,七求販运机器農具之稅,蓋照现行章程,益及外貨甚於土貨也,八凡學習機器之生徒,成功之後,朝廷宜锡以事权,九更改稅則之時,宜在十一月,即农事收成之時,十外國入口農具之稅,宜撥为充補机器學堂經费並獎賞,初試製造各式农具之人,以上為製造局所稟,覆查一千八百六十餘年之初,俄廷曾見及振興农人器机,为有益務,於是多方津貼其製造廠以助之,任其购生鐵與鐵料,皆免其稅又開博物院,陳置其所成之機器使農人見而試用,据熟谙政務之人,述俄國现在农具之入口,每年得税不過四十五萬羅卜士,(合英金六万七千五百镑)故总税司以为若依农户所禀,减免其税,实于朝廷所损无几,税司又指陳外來機器农具,每年值银不過五百万羅卜士,而本國所自造者,值银約九百万镑,又查歐洲中俄國所占田地,不下二百四十七兆厄架,(各合华田六亩)故每架厄之田,所费机器本银不過一篇士半,俄國农器之製造,以波羅的海与委士挑刺二方為先,但近十五年來,此局迁变,俄国南境,矿务大兴,而煤铁二项尤盛,故新制造厂,皆迁就之,而农人机器,亦兴盛於此,一千八百九十五年,俄国造成大具农機之數如下,犁七万五千五百四十六具,刈禾機器二万六千九百八十具,打禾机器三千五百六十一具,奧地利國工厂,曾多方設法,引其禾镰销售于俄国,税关查得一千八百九十六年,由外国入口之禾镰,共重三千七百五十六墩,值银一百八十萬零七千羅卜士,此等禾镰來自奧國者居多,約計其數有六百萬具,比其造於东国者殆多三倍云,

工事 製炭兼收诸料法


  西正月二十二號,紐約格致報云,炙木而製堅炭,因取出醋强,木醇,及亞薛端诸物,获利甚厚,由是而法日益精,今有化學士,卡罅君著論云,以鐵甑炙木製炭,而兼取醋强醇酒与亚薛端之法,昔年大興於德國,今其業稍微,漸遷移至林木叢茂之地,美俄二國,均已推法而求之,精巧反過德人,近闻俄國農人以此为業者,製其法,先辨树木之种類,次论炙取之多少,继又分論加火之法,及甑內受熱之大小久暫,甑受壓力之大小,並造甑之法,嘗論凡树木長於旱地,伐倒於冬天为最合,用木則以橡树與喇木为最佳,又考知晒乾之木,尚含二成水濕,試得炙法,以渐加熱至三百五十度为準,又須用法吸取甑內所成之酸气,若任酸氣蘊積甑內,與鐵相切,则易致傷损耗失,其所用之器具分兩門,列作三号,其一用以炙炭者得二號,甲号为橫駕之甑,乙号為直竖之甑,其二門自为一號,用以炙木屑木糠者,甲号之甑多用於德國,以熟鐵为大筒一具,其前端有鐵門,門置活較能開閉,蒸得之气,由其后端鐵管引出,其大小以每日夜成炭二次为合度,每炉乘铁甑二具,用法裝成,使火尾不能直燒及之,其加熱之法,係略用煤火於炉下,另由甑內发出之汽,焚之以相助,為惜火料計,多用爐三四具,排列於中,使所有火力全用,而不致耗失,甑得之醋強酸甚浊,任其流落地槽之內,俟其澄之,則漸有黑他油浮面收之,(黑他油西华人或呼之曰巴麻油)乙号之甑,竖立而用,亦與此同理,更为合算炙木而得之醋强酸,除去黑他油之外,另含木醇酒与亞薜端,每百分濁醋之內有淨醋強十分,木醇酒一分,亞薛端十分之一,分取木之法,或甑之,或先以石灰化合其醋酸而後甑之更易,加石灰之後,宜滤隔之始可甑之,盖石灰過多,並黑他油之膩,皆可隔出,分取出木醇之後,所余醋強钙水,可以铜鍋煎乾之,煎時須频频搅動,免鍋底生焦,煎時尚有黑他油浮起可收之,甚至有不能收者,渐至化分,而令所餘下之水變灰黑,內含醋强钙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八十二,然後以堅炭末隔之,則收去其黑色,醋强钙自見澄净矣,至於由木醇內,分取其亞薛端,可如常法为之,

锡箔致富


  西十一月二十七号,紐約格致报云,锡箔一物,为用甚廣,溯其初造時,係在一千八百五十余年间,創法者為纽約化學藥店主人,约翰曲碌君也,昔時锡箔本以净錫为之,而曲碌君所創改者,系一面为铅,一面为锡,取其亷也,他原業药店,而忽思改業者,因其心思喜造新物,曾見船厂用銅條甚多,他思以鐵镀銅代之,则可省亷,惟當時鍍銅之法未精,故所謀未遂,後竟悟得以铅片與錫片合併,辗为锡箔,試之果得,乃由國家請得丕但護照而专其利,初在紐约士丹頓街,第三百三十五号,至三百三十七号門牌,製造发售,另造淨锡箔同賣,其告白始亦祇以为封蓋药瓶之用,無何有人用之以裹烟餅,前人祇以紙裹之因其能保護烟餅不洩味,远勝於纸也,造煙餅者,后又乘便印字於锡箔之面,南北花旗大战之後,烟餅起税,遂刻印花稅於箔面,前時以紙刻印花记号,其事甚难,國家亏耗甚多,至此竟與曲碌君立约,定取錫箔至足用,錫箔之業,於是大興,又亷北架所產之牛乳餅,亦嫌舊法,以紙包裹失味,改而用锡箔,故每次运锡箔北上者,以萬磅計,至以锡箔裹煙捲之法,則推行未久,曲碌君所製之锡箔,以淨锡為之者居半,而淨锡箔之價亦晷昂,但以箔裹食物之佳者,使無紙相隔,則不可用铅,防有鉛毒也,由是有計多貴重食物,多用淨锡箔封存,他又以油漆開顏色油於箔面,其色鲜麗可觀,於呂宋煙用之为包裹,煙箱用之为封口,另各行上品貨物装璜,俱用之以刻商牌字,其錫箔之薄,约为萬分之五寸以上,愈薄而愈貴,因工費愈大也,造法係以大钢棍一對,辗辘锡片與铅片,至成箔而止,其长約为五十尺,阔約五尺五寸,而後剪裁之,今時製造锡箔厂不止一家,曲碌士之外另有四家二在纽約一在非路爹化,一在仙雷士此,四者之開设,係在曲碌士之丕但满期之后,(以十七年为期)英法德三國亦同法造之,而德所造者尤多,美國人力工價太昂之故,锡箔不得轉售於外國,祇有少許銷於古巴,用物以裹呂宋煙耳,美國每年所出之锡箔,計有數百万磅,但无据可考,故不知其实數,其價最上者,每磅七毫五仙,而下等者則甚亷,其折中之價,此十五年間,減低過半,此因製法较捷於前一也,造出愈多,銷流愈廣二也,同行相竞三也,貨式或有稍劣四也,製造之机器愈精五也,曲碌士創此一法,益人固屬不浅,然聞其自已获利,已不下百万員,誰謂工藝非致富之道哉,

商事 英擬振興在俄商務


  西三月伦頓商務大臣月報云,駐彼得羅堡英領事官,蔑池路君,稟报英廷外部衙门,称外人經商於俄者,以德人最為可畏,一千八百九十年,德貨銷售於俄者,值银一十二兆餘镑及九十六年,增至二十兆六億餘磅,英貨銷於彼者,一千八百九十年,值銀九兆三億餘镑,至九十六年祇增至十二兆餘镑,其不如德國远甚,且俄貨至德,不若德貨至俄者之多,虽俄德稍近,水陆之腳價較亷,然英貨终可推广,有法在俄,惜英商不知之耳,俄國稅則之重,甚阻碍英德之貨,然我英欲与德人角勝於俄國商市,最宜效德商,遣人多携各货式樣到俄埠各肆,呈其貨式所開價目,繙以俄文,以便俄商觀覽,且英製之器具,粗賤玻璃,與乎各种機噐,俄皆喜用之,何遽让於德也,故又宜在俄各埠,多開列英商行店,則在俄之商务,不至全被德商所夺也,

法人远近商務雜記


  西三月三十号,伦頓商务报云,二月份法國商務清单,開列進港生貨,值銀二百一十二兆佛郎,較上年同月值银二百零九兆佛郎,是增多三兆佛郎,又開列進港熟货,值银九十九兆佛郎,較上年同月值银九十三兆佛郎,是增多六兆佛郎,其出口之熟貨,值银一百三十兆佛郎,與上年相同,其出港之生货,值银六十一兆佛郎,比上年減少五兆佛郎,又云,巴黎某日报,登記法国在非洲厄架創設郵政,诸所難办之事,聞總辦之員,名布李吞捏,務意設法妥办,以通至厄架之伊羅埠,此埠之民數多至一万二千,是处君民人等,俱喜嘉纳法人,盖谓得法人遠來,則商務興而邦交固云,

瑞士國商事日增


  西三月二十八号,伦頓商務报云,一千八百九十七年,瑞士國之商務,显有大增一千八百九十六年出口貨,值银九百九十三兆佛郎,去年增至一千零三十四兆佛郎,一千八百九十六年進口貨,值银六百八十八兆佛郎,去年增至六百九十三兆佛郎,瑞士国出口貨,以時辰鐘表为大宗,值多至九十一兆,樂器箱值银略及三兆,牛乳餅值銀三十八兆佛郎,入罐牛奶值银十九兆佛郎有奇,

矿事 美國去歲矿產全數


  西四月五号,紐约格致報云,昨年,我國所產之矿,共值银七百六十二兆零六萬一千一百零六圓,我國人數七十餘兆,每人派银十余圓,財產之富可知矣,茲并將所產各物表列如下,

物名         重數(每墩二千磅每英墩         共值银
              二千二百四十磅)
一卡波倫淡           六二一墩           一五三八二一
二哥伦淡            二三○墩            三二○六九
三槌烂钢         六四七八○○磅            五一八二四


四金剛砂           一五○○墩           一○五○○○
五紅晶石           四○○○墩           一六○○○○
六磨盤石          三七二○○墩           三七二○○○
七粗磨盘石             未详            一二○○○
八下等土           二八六二墩            三六六二九
九磨刀石              未詳            八○二○○
十白礬               未詳               未詳
十一木纹石           七七○墩            一五四○○
十二肥皂石          七二○○墩            七二○○○


十三得其石(照原音译     九三七五墩            九三七五○
      疑即浮石)
十四有紋得其石       三二四二○墩           二二六九四○
十五亞士佛         二○八○○墩            六七七四三
十六亞士佛灰石        二三九○墩             六六七七
十七必朝棉沙粒石      三七○○○墩            九二五○○
十八含钡石         二七三一六墩           一○九二六四
十九含铝石        一八○○○英墩           一二六○○四
二十硼砂       一八○○○○○○磅           九○○○○○
二一溴質         四八七一四九磅           一二五九五三
二二鈣炭           一九二五墩           二二四七五○
二三原產塞門德土    七七二一二一五桶(甲)       四三四七九二五
二四砵崙塞门德土    二一○○○○○桶(乙)       三五七○○○○
二五耐火泥       四二五○○○○墩          五○八九三六九
二六磁噐泥         二七○○○墩           一九九六二六
二七平常泥             未詳         六六○○○○○○
二八石煤炭      四九五三七六七五墩         八六六九○九三一
二九油煤炭     一四四九○一三三一墩        一一八六九九一五一
三十河底煤灰        四五○○○墩           一二一五○○
三一炙煤氣餘下之煤  一一七七四二七三墩         二一四四六三二一
三二钴养          一九三○○磅            三二八一○
三三青礬          一一九二四墩            五六六六九
三四胆礬       四六六五二○○○磅            二一一六一
三五铬質           矿五○英墩               五一
三六鉀矽鋁石       二二○○○英墩            二二三五二
三七钙弗石          九○二五墩             八一八七
三八紀路順尼         一七五六墩             一五九二
三九結珠之筆铅     一○二一一三二磅           四六三一八五
四十笔铅           一二○○墩             一○九○
四一石膏         二三五○○○墩           二一三一九二
四二铁矿坭     一七八四六○○○英墩         一八一三一五三六
四三灰石(用以制灰者)六一○○○○○○桶(丙)       五五三三九二○
四四镁养石滑石        一九○七墩             一七三○
四五無名异矿      一五八四七七英墩           一六一○一二
四六千層紙研末        三五三五墩             三二○七
四七千层纸片        五○○○○磅            四五三五九
四八羊毛形之石质       三三二七墩            三三二七○
四九文拿西石            未詳               未详
五十能焚之地气           未詳         一○○○○○○○
五一顏料粉         六二一六九墩          一○四○六八四
五二硍硃             九六墩            九四六七七
五三白铅粉         九六一九七墩          八六五七七三○
五四锌养白粉        二六二七五墩          二一○二○○○
五五浊火水油     六六○○○○○○桶(丁)      五二七三四○○○
五六含燐石       八九○○○○英墩          二六九四○五八
五七孖路石       一五五○○○英墩           四一八五○○
五八寶玉石             未詳            六二○○○
五九火山发出之浮水石        未詳             八五○○


六十自然银之类      一二八六一八英墩           三八○二九九
六一煮乾之食盐     一四四五五七八八桶(戊)       六三八五七五○
六二石盐              入上算              入上算
六三白沙白石之类     七五○○○○英墩          一一○四九○○
六四石板(屋盖用)     六九○○○○張          二二一一五○二
六五石板(制造成货者)        未详           四六五○○○
六六鈉养炭养(二地产者)       未詳               未详
六七鈉养炭养(二制成者) 一七七○○○量墩          四○七一○○○
六八灰石(用以为料者) 四七四五九八八英墩          一七三五八九二
六九雲母石              未詳              入下算
七十黑寶石              未详         三二○○○○○○
七一烏列的石             未详              入上算
七二别種建屋之石           未详              入上算
七三鎴养硫养            三四墩               未詳
七四硫磺           一七一七英墩            三四六四五
七五硫強水              未详               未详
七六雜項礦              未詳          五○○○○○○
  以上非金类共值銀                  五○四六○九九三四
七七鋁          四○○○○○○磅          一五四二二四○
七八銻              七五○墩            七八○○○
七九銅        四七五三三八三四○磅         五二四七八三五二
八十金         二六八五○○○安士         五五四九八九五○
八一铁         九四九一九七六英墩         九一一二二九七○
八二铅           一九四五三○墩         一三九三一三四八
八三铂            二○○五安士             二八○○
八四水银           二六○七九罐           九九一○○二
八五銀        五六一一七○○○安士         三三五五七九六六
八六锌           一○○一○三墩          八二四七五四四
  以上金类共值銀                   五二七四五一一七二
    總數                      七六二五六一一五六
                            垓京兆億萬千百十圓

  右表甲字之桶,重三百磅,乙字四百磅,丙字二百磅,丁字之桶量種四十二斗,戊字之桶二百八十磅,又查一千八百九十六年,美國礦產共值银七百四十三兆零七十七萬零八百七十八圓,比去年少二十余兆圆,且去年之貨,俱折至最亷之價,入算另有白礬硫強水等價值未计,由是观之,我美國礦產之多,甲於天下各国,幾與歐羅巴全洲相埒,又美國矿務從未經落人后,欧州矿务雖极興旺之時,亦未如我國,又一千八百九十七年,我國礦產之值为最,即矿產之門类亦极多,又不獨铁钢銅铅银金,以我國所產为最多,凡美境之內有所藏於地者,遍採之,皆見礦源豐厚,又觀各境矿務之情形,可預决今年之矿產,必多於去年去年美國產金,共二百六十八萬五千安士,值银五十五兆四十九萬八千九百五十圓,而前一年所產者,二百五十五萬八千四百三十三安士,值银五十二兆八十八萬六千二百零九圓,又聞南非洲民主國產金之數,約與我美國相同,但金品孰优,末能判别,須待考实乃見,加拿大之企伦大企坑,近闻其產金亦富,惟去年所产之金,共值银亦不過二百萬圓而已,

格致 電化製煉淨铜


  西三月二十五号,伦顿工艺世界報云,化學憑電力助成之新法,不胜枚舉,六十年前,電化初興之時,祇有電镀金银首飾,镀铸銅書板之事,後渐究至能製煉淨銅,今天下所用凈铜,以電氣鍍之者,居其三分之一,一千八百九十六年時,所製成者有一十三萬七千墩,有一厂能自製成三萬墩,用此法製煉淨銅,勝於舊法者,以其能分金银二質以償工费也,又電製之淨銅,传電异常靈便,初造大西洋之海底電線者,祇得淨铜传電之力十分之四,盖當時极难得淨铜而無钾者,至於今日以电鍍之銅大興,故欲得含鉮之銅,反覺極難,此以电製淨铜,法甚顯易,無非由電鍍銅板之法推之而已,其一邊消溶者为不纯凈之铜,其一邊鍍得者为极靜之铜,所费之電力,比所镀得之銅为極小,比之電分鋁质之事,更大不同鍍铜愈多耗失,電力愈少,電力之高低皆可镀之,然仍以低電力镀之为勝,盖所得之铜更靜也,每平方尺積受電力一至一千暗皮亞士,俱属可用,(暗皮亚士乃量度之数)有一事須知者,乃混溶之銅水愈浓,電力亦宜愈猛,欲鍍成之板面平滑,須使銅水無半浮沉之雜质,又铜牌太切近,电流太急者,亦能使銅板不平滑,余曾將電成之铜,镕为铜砖,而後扯为銅條銅丝,考知其傳電之性晷減,數年前余曾思創一法,一面镀铜,一面扯铜線,則得铜线之長无盡界,但所用之器具,未免承本太重,後有波路頓君等,將彼公司廠內之作銅絲法相示,覺其显淺快捷異常,又有衣路么者,以電鍍之法,先作成铜筒,然後由銅筒剪成铜丝,亦是巧思,又有一種镜,其回光之料,不用水银,而用静銀先镀洋银,後電镀洋銅於此镜背,其堅厚雖中砲码而不破,又電鍍鋅之法,亦如電鍍铜,日見大興,以鋅镀於铁面,使其不生锈,而仍不改铁之堅力,机器水镬內之筒管,多用此法为之,以免生锈破壞,有某廠去年以此法鍍得鐵管五百墩又加拿大有地產之礦質內含铜硫镍硫各四十余分又含銀金鉑三者一二分共为一百分,某公司即將此礦石镕成牌片形,以電鍍之法分鍍之,而為靜銅靜镍静银靜金各質,每電镀成一磅重之镍質,祇用馬力一匹,需至一點鐘時之久,又電法分金之事,前時未得钾衰之法以分金矿,人多求電气分金之事,蓋绿氣得電,镕金甚易故也,但自钾衰镕金之法興,而又勝之矣,然有闪棉士與可路士其二人創一法,將钾衰分金之事,所弃之水加電气分之,亦可得金,法以鐵鉛二者为通電之牌,令其每方尺面積有電力十分之二暗皮亞,能将水內之金盡行分出靡遗,所得之金镀於铅面,以熱镕去其铅,則所存者纯金矣,南非洲民主國,每年採金有此遺棄之水,不下一百萬墩昔人以为无用,今得此法可更获利,又電气分鋅之法,已有多人試用,費去心力本银无算,然人之所以勉求其效者,誠有其故,蓋現在尋常分取鋅矿之法,係以鋅养炭养(二)矿,或以鋅硫矿與无油之煤炭粉相和,置坭爐之內同燒之,令所成之鋅養在內飛散,用法引至别房而收之,其法费耗极大,所用之煤炭,比所得之鋅質較多五倍,分得锌質一墩,所费火耗人工不下八十司令,又因矿粉內尚棄鋅質百分之十六,照時價又值五十六司令,则每墩费耗七磅一十六司令矣,由此可見若得巧法为之,則获利必厚,因此有人以电法試求,一悮再悮,犹不知止也,近来有布備拿公司,所用之分鋅法,係盍乎拿所創,彼以轻绿酸将鋅礦粉改为鋅绿,然后以電氣分之为鋅質与绿气,所得之鋅甚靜,電池多喜用之,有多處矿產鋅铅相混,亦用電氣化分之也,法以铝質为通電之牌,待鋅镀於其上,以刀刮之即脫,盖二層相间處,微有鋅養也, 未完

大彼得傳卷一


  惟欲身先士卒,仍自充當民勇而已,亞什付地形巩固,且有重兵把守,独由水面以砲,环攻之,或可决勝,然不幸而戰務已迫,各厂所製之船,猶有荷蘭式船二大艘,及委奈善船数艘,未能下水,俄兵不能忍耐,祇就已成之船,急起往攻亞什付,時因軍中有奸細,效功敵人,故敗绩愈甚,此奸細名曰雅各,乃丹昔人也,隶输午将軍麾下為砲兵官,雅各偶犯軍法,将軍重答之,雅各不甘其辱,乃思設法復仇,故於夜间釘壞俄營之砲,即以身投敵人,初雅各指令俄兵進於山林,后竟反戈相向,俄兵憤甚,尤奋攻一场,及傷失既多,旋又被敵兵逐回,迫得解圍,此是俄皇彼得第一次出師見败缘由也,
  然以彼得之为人,心雄萬夫,曾不以一挫而喪其志,果於一千六百九十六年,再振雄師,至此船械均極完备,军隊分領得人,但初進時,仍以兵围困輪攻而已,雖有彼得亲任指麾,許久尚不能决勝,彼得遂自覺围政非策,益不能耐,乃招集各将士商議,時众皆以缓攻为計,將軍拍力戈登又進一策,谓當使兵士以坭土築牆繞困其城,逐日進前若干尺,如是我有一萬二千之众,日夜不休,務使所筑坭牆高出其城基之上,由是漸迫城內數礼拜之久,彼敵人若不稱降,可覆陷其全城云云,皇善之,即依計而行,不及五礼拜之久,果然坭土積及城基而高過之,又將以坭封蓋其居宇,城中人民,無處逃生,總官迫得高扯白旗,(西国战例败降者以白旗为号)投书降服,前此投敌之奸细雅各,及前次被掳之俄兵,皆于此时释放焉,俄人既踞此埠,彼得即出令增修砲械,广設守禦,又廣大沿海港澳,以添造兵船,至有戰船數式,要取能載大砲三十至六十門者,迨還師至木司宼,即事事以筹備軍需为念,靳令豪富之家,捐輸重款,田粮地税,皆加重征,至传教会之实業,前皆免税者,至此亦一並征繳,然彼得恆欲以武功励於國,故乘此大捷歸來之日,叠锡殊宠,以尊榮諸武人将士,故自其入都時,親率水陆各兵官回京,同入得勝門,(城门号)仍故示谦冲,独迟迟后入,两边燃炮奏乐志贺,連日大設筵宴,犒勞軍士,
  且亞什付之勝,全仗新立水陆師洋官之策,愈加宠任,廷臣侧自久之,凡百制度,又多更变,士土李列士之兵官,恐皇之盡黜其党也,乃約同其党羽,欲行刺俄皇,謀在古亷連,纵火焚燒宮殿,如皇適在其中,忙亂出走即以一人擒殺之,然自某夜其党同在某屋筹計,党中有二人不服其所为,先洩其謀於皇,時皇適在水師提督李佛府內,皇即帶同數人往聚謀之所而執之,此事正在一千六百九十七年二月二号也,
  第三章 俄皇彼得遊歷荷蘭 駐駕於山淡
  俄皇自攻取亞什付後,益信服歐西人材远胜於國中民庶,故凡有可以長其民之智识者,皆願舉而行之,裝船製械諸數端,尤為懇切,乃於一千六百九十七年,命李佛選擇其部下少年英俊六十人,派遣至维尼士及沥罕二处遊學,使廣其眼界,同時派遣四十人往荷兰,又差遣多人往德國學习兵法,有此諸舉,猶未餍其心志,竟親往遊歷荷兰德意志意大利三,國求善知识,尤属意熟習航海诸理法,時皇年才二十五歲,且其兄皇約翰已病歿,其皇姊素菲亞亦已被困,朝野皆有治象,惟教會祭師長等,不喜俄皇差遣國人遊學於外,更不喜我皇亲遊外国,蓋谓此诸国乃野蛮之地,为天主耶穌所最憎惡者,且自古聖摩西而後,歐西野蛮之國,與俄之聖教大相反尤不可讬足其地惟皇自获胜仗後,坚持其志绝不肯垂聽之,祇求遂其遠志而已,然俄皇之行事,又非轻躁者此也,知戈登將軍之可任,特命其監国,與以精兵四千人,以守卫京城,迨皇遊歷回国,一切政治,小大粗举,而民生赖安,即皇之家族,亦皆從其調護至於和樂焉,
  夫彼得皇之赴歐洲也,欲降心學藝,初不明示人使知为國君之贵,改裝易服,假号出洋欽使随员,遊時先至荷兰,所選派作欽差大臣三人,一為將軍李佛,一为西伯利亞總督亞力思士哥佬吾,一为相國兼充外務大臣窩利善,同處隨员之列,稱叅事者四人,士夫貴人十二,僕從六人,護衛兵五十人,並卫兵官人等合二百人,同於一千六百九十七年之四月某日登程,路經衣士吞尼亞及李温尼亞,因同造黎架,探察其地之砲臺乃該地總官格佛那亞路卜,多方推卻,皇因此挾恨,其後以兵侵瑞典,此之故也,路經古匿卜埠,普魯士王,款接甚殷,然在日耳曼部內,則皆設宴聚留,聊盡主賓之誼耳,外此更無要迹可紀也,
  由此挟同群臣往山淡,方至盧埃午河之掩馬列治埠,船行緩甚,皇不能耐,乃棄別諸臣,带同近侍數辈,僱小舟先往,果先半月而到暗士打淡,(地名)自皇在舟中,旬月间外人皆莫得見其面,至此有荷人名姬士地,乘小艇垂釣於江上,此人嘗在俄國为铁匠,舟中人役,有與之識面者,因呼姬士地會於舟中,姬士地在俄,嘗見皇面,至此見皇身穿紅衣白布裤,装作荷蘭舵夫模样,駕駛小舟,心竊惊疑,乃皇更欲倚之为先導,命他代尋房屋棲寓,又要留他同居,姬士地自顧多寒怯之態,竟欲辭命,但皇堅請之,於是从其後鄰,稅得一小屋,皇亦允居之,特嘱姬士地切勿漏言,惟闲有人聚觀遠客,皇則操荷蘭语與之通词,祇云吾侪均是遠方來遊之工匠,今特到山淡覓工棲身耳,但旁人見其仆從诸人,舉止嫻雅,衣服麗都,且均为俄國衣式,故人皆疑皇言之非实,然皇自到暗士打淡埠,竟自能查悉旧在厄英谢路,与普李士蔻所相识之荷国船匠数人之家,另有水手数人,为其素识者,亦皆寻得而遍谒之,无何即转往山淡埠各店铺,办买其断木器具,为已身及随从诸人所用,又教随从诸人,各

路透電音


  西四月八號電云,大將軍結全拿,統其全軍在絲獵罷,攻其土酋馬勿,掳而囚之,英兵亦有損伤,兵官死者二名,伤者十四,非州苏丹之戰又勝一次, 十号电云,西廷聽從天主教皇並各國公使所勸,已允暫息古巴之兵,而西班牙各武員則以為恥, 又云,西廷雖允暫罷古巴之兵,而總統麥堅弥之意仍拘執不變,今已將其文書交兩院會議, 又云,駐古巴之美國領事官,已離夏灣拿, 又云,英軍進征苏丹,死者十人,傷者九十人,埃及兵死者五十一,伤者三百一十九,埃及兵官傷者十四名,柯士文的拿逃脱,其他土酋被杀,敵兵损失者,约三千人, 十一号電云,美國总統麦堅弥君飭議院,详議古巴戰事伤人之慘禍,又指明古巴之乱,有何關碍於美國,然後用我权勢以要之,使從此可認古巴为自主,且助其自立,雖西班牙政府已允許暫停古巴之兵,但兩院議員仍當細裁善策,以恤其後, 又電云,英軍在非洲戰勝爹委士人,故德皇威亷第二,電賀英相沙士勃雷侯, 十二号電云,美國上议院,外務大員,多以保古巴自主为宜,請及早斥退西班牙官之在古巴者,且請麥堅弥大總统堅持志以極救鄰禍,又闻古巴民党,仍不愿西班牙國暫時罷兵言和, 十四號電云,美國兩院外務大員,遵奉總統諭旨,核议古巴各事,今並議覆,以为可者三百二十二人,以为不可者十九人,翌日上院再议,大約美西仗务,甚难解免云, 又云,以美西事,各國皆欲出而排散之, 又云,美國水師部定买商船二艘,以为巡船之助,二船一名聖鲁意志,一名聖保羅,皆铁甲船也, 十五号電云,西班政府,擬倡捐巨款以增置水師,君主卢衣賤,首捐银一百万皮設他(每皮设他即合法银一佛郎或合华银二钱五分)又云,西班牙政府,已定計速召駐劄華盛頓之使臣回國, 又云,美國兩院所議定與西班牙失和之策,已經麥堅彌君画押, 又云,中國廣州灣已为法國租定, 十七号電云,美國上院已将各员议覆許古巴为民主國之章程,憑众訂定,院紳以之为可者,六十七人,以之为不可者二十一人,又議定我美斷不可以古巴為藩封,祇可保護其太平之局,待戰事敉平,即全權畀還其民党, 又云,美國已遣兵艦四艘,遊弋於大西洋探敵,又調大兵八營,往紐柯連,七营往么摆路,七營往貪帕,西班牙军務大臣,决意往大西洋兩岸之西班牙各大公司,盡取其輪船改为战艦,

             香山曾廣瀏 鄞縣钟世摸 新宁刘槐清
日本倡办戒鸦片煙總會董事 
             三水徐 勤 南海吳廷奎 香山林文澧


                         漂陽狄葆贤
上海戒鴉片煙分會董事   新會梁启超 南海康廣仁 
                         番禺韓文举


             南海朱 孺 番禺区性持 新會陈榮袞
                   顺德麦孟华 开平张祖诒
廣州戒鸦片煙分會董事   番禺王覺任 
                   番禺黎祖健 顺德梁应骝
             三水何树龄 番禺罗润楠 顺德陈宗孟


             香山张寿波 南海陈士亷 新会麦致祥
澳门戒鸦片烟分会董事   顺德何廷光 顺德刘桢麟 新會梁福田
             南海陈继俨 鹤山李盛铭 香山郑仲贤


                         灵川黎文翰
桂林戒鸦片烟分会董事   南海曹 硕 临桂龙焕纶 
                         番禺汤衍泽


                         新会林 奎
梧州戒鸦片烟分会董事
                         顺德梁尔煦


                         南海黄应乾
香港戒鸦片烟分会董事         番禺潘飞声 
                         南海黄應勳


  戒鸦片烟会倡始人名
卢耀庭 字荣彬广东香山县人同知衔                  捐银五十元
吕贤笙 字竹生安徽兴国县人横滨总领事                捐银二十元
郑观光 字晓初广东香山县人光禄寺署正                捐银二十元
郑 煦 字霁林广东香山县人福建候补通判               捐银十五元
郑文晃 字雅亭广东香山县人同知衔                  捐银十五元
曾纪标 字星舫广东香山县人监生                   捐银十五元
方文辉 字瑞轩广东香山县人同知衔                  捐银十五元
徐 勤 字君勉广东三水县人邑庠生                  捐银十元
杨殿滂 字沛然广东香山县人中书科中书衔               捐银十元
林文澧 字北泉广东香山县人同知衔                  捐银十元
李仁耀 字瑞芝广东香山县人从九品                  捐银十元
冯岳超 字镜如广东南海县人                     捐银十元
吴廷奎 字植垣广东南海县人州同衔                  捐银十元
李国才 字早生广东新宁县人                     捐银十元
林 绛 字紫垣广东香山县人                     捐银十元
冯德明 字紫珊广东南海县人州同衔                  捐银十元
曾广浏 字师亮广东香山县人邑庠生                  捐银十元

  本馆告白 本年报费原订正三月内一律清收今请阅报诸君早将报费交到代派处汇寄来澳庶符原议本报不胜企请之至此布代派全年报费四元闰月照加远
  又 旅日本神户华人近创一汉文东亚旬报本馆承允社所出之倭文近邮费另议如有欲购阅者祈即到本馆掛号以便按寄 又日本精神中外时论报亦讬本馆代派此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