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一日弟二十五

三水徐勤撰

拟粤東商務公司所宜行各事 续前稿


  一曰立商学堂,泰西之經商也,上有商部以經理之,下有學堂以教育之故商学之才不可勝用,而商务之利,日見其盛,吾粤实学同文之馆,創之久矣,然一为水師而設一为旗民而設,於商人無与也,今宜立商學堂,聘中西教习,严定课程,选子弟之聪慧者,充为學童,入学之始,先以辨字习语为第一义,辨字之法,分楷草二类,择其通用之字三千,按日辨認,习语之法,先通土语客语,次及南北正音,语言文字,略有所识,則經商之學,既植其基矣,然後教以文法,授以算学,示以方名,训以西文,凡诸所學,稍有成就,則广译泰西商務之書,考求其理法,辨悉其條例,於製造銷售,水陆转运,邮政電報,银行保险,出入税則,權衡轻重諸事,皆令讲习,无或茫然,然犹慮其所見未廣,而域于一隅也,復選其學成者,遍遊各地,先于粤中各埠,行省各口岸,以及南洋诸島,華工所至之处,考其商业,錄其情事,呈于公司,以周众览,若學堂经费稍充,更派遣各國以求新法,而觇敵情,则中外之故,精粗之學,靡不畢备,可谓通商矣,以之兴商,何商不兴,以此拒敌,何敌不拒者乎,如谓旷日持久,所成非速,倒行而逆施之,則今日之商,言语未谙,文字未解,而遽欲逐什一之利者,比比然矣,而卒不免於終岁勤劬,愁苦万端,而一無所获者,則孰得孰失,孰大孰小,不待智者而可决矣,
  一曰立工艺院,工艺之道,中国有過于泰西者二事,物產極多,而不假外求,工价極廉,而费本甚轻,若能開设艺学,教以工艺,使自製造,以敌洋貨,則以中國民数之多,心思之慧,不难驾歐美诸国而上之,日本三島,工艺日盛,西人猶或妬之,恐其侵夺商務也,况中國乎,吾粤地界赤道,物產尤盛,海滨之國,中西孔道,运載至易,则又诸省所莫及者也,自通商以來,佛山針行之大,废散殆尽,妇人织纺之业,荡然无存,盖列国并立,商戰之世,勢力悉敵,方可自立,吾既日与彼相通,而仰给其器物,乃不思所以兴技艺,自製造而防制之,其不至上下束手,竭我利源者,弗止也,今宜創立工艺院,聘工艺師,讲求种植工艺之事,如种茶樹棉养蚕綶絲织布纺紗制氈等类,開办之始,力有未逮,则先立穷民工艺院,教以粗浅各技,所费不多,而获利甚大,使能自食其力,而国无游民,既有成效,然後逐渐推廣,数年之间,粤貨之行,遍大地,矣外洋華工,當亦归而求之,弗至鬻身於异域也,上存 国体,下濟小民,兴盛之機可决於此乎,
  一曰开博物院,西人之經商也,商报以明其理,博物院以考其实,英之伦頓,法之巴黎,奧之维也纳,日本之东京,美之斐拉铁非,芝加高诸赛会,其为百年來最大之赛会者,无论矣,即香港而论,一小岛之地,西人仅數千耳,犹有一博物院,以为士女游观,工商考镜之助,而吾民之多,直省之大,樹產之饶,反寂寂无闻焉故有终世为商,终世为工而問其专门,之事业,彼埠之物产,犹懵然而弗知所答,呜呼,近犹如此,则直省可知矣,直省如此,則五洲可知矣,博陋既殊,智愚自异,而巧拙之工,精粗之業,即自兹而定,今天下商权削矣,商勢孤矣,人整而我散,人智而我愚,而我日驱其庸众駑散不识不知之民,而與彼相角逐,則我何所恃而不恐哉,自顷美人李佳白,欲創一博物院於京師,以開士夫之智,夫以吾中國之大,而藉手於西人之力,則可愧甚矣,湘桂二省,創立学会,大庀图书,然祇为士夫而設,於商人犹無补也,今宜創博物院於省會,兴办之始,先备七十二行中工艺诸器,與粤省動植各物,并购直省外洋製造之物,水陸之產,以大其規模,廓其知识,使中外备陈,互相炫异,愚者啟其塞,巧者神其術,雖無公输,而工自巧矣,虽無管陶,而商自精矣,又仿西國博物院之例,其有新製一奇器,偶得一异物者,则置之院中,志其姓氏,定其價目,以示表异,而广其销路,則外得声誉,內获大利,凡百工商,而有不爭先恐後,而勵其商艺者乎,
  一曰设功牌,吾粵工匠,素称精巧,象牙之球,刺绣之業,几席之精,西人亦數称之,以为莫及也,惜上無报官领照之例,則奋厉之心怠,下多搀夺偽冒之弊,則创造之法鲜,遂使智巧之術,日就失传,销暢之物,日形凋落,吾友南海陳君錦涛,算術之深,西人以为未見,新會周君灵生,真周假切一书能出中西算術之外,開平谢君康如,能制行軍服式,达於英廷,大加取录,昔年出洋學生,半多粵人,而间有成就专門之学者,然由前之說,卒使壅壓抵滯,莫克致用,深可惜也,考美國每年創新器,报官领照者,多至二萬二百十事,法則七千三百事,英则六千九百事,今宜仿其法,凡工商之能創新法新艺者,则於商會開会之日,呈众考验,其确有实用而利民者,則由公司总办,禀请大吏,给以功牌,予以厚利,刊入報中,广其传布,以吾粵物产之繁,工商之巧,数年之间,新法新器,日出而靡尽矣,則凡順德之蚕桑,鹤山之茶烟,新會之葵橙,高要之草蓆,清遠英德之煤鐵,南雄龙川之纸,兴宁之布,惠州之蔗糖,广宁四曾之竹木,潮州之磁器,從化之油豆,香山番禺之果物,琼州之藤木矿產,沿海各縣之魚盐,石湾之瓦器,昔之稱美于粵中者,亦將爭相考求精益求精,以广其自然之利矣,
  一曰设轮船,轮舶之多,以英为最,其商船之到中國者,每岁至千余艘,故东方商務之盛,甲于诸国,吾粵沿海而居,通商之國也,然輪船之禁未弛,道路阻塞,百里之遥,动费時日,商务之滞,其在是乎,昔有商人,開設輪船,報官领牌,走行內地,然厘卡胥吏,咸藉口於走漏之弊,有妨厘税,随设随废,迄无成例者,近者梧州开关,洋舶充塞,搀夺商利,何可胜計,夫以區區妨弊之故,而自困其民,增益外敵,何如宽其例禁,使民闲自设轮船,遍行內地,以通百货,而收利权之为愈乎无事则为通商运载之用有事則为运兵调饷之用昔年桂省之旱,今日高州之亂,轮船之效,已可覩矣,若更造巨轮,通行南洋,联合華工,夺洋人公司之权,收载货搭客之利,一旦有變,可充战舰,为国家御侮之助,公私並利,一举兩得,法至善矣,日本師之,其所以覆我也,
  一曰办团练,吾粵自孫文之变,咸有懼心,城市之间,团勇相望,然刦掠之案,不少衰息,此雖盜贼滋炽,实亦捕治之無方也,中國通商各口,五方杂处,为群盜之淵薮,而抢掠之事,终岁寡闻者何也,盖其法之善也,立巡捕房,以總其稽核,定巡守時,以舒其余力,口号画一,则呼调自灵,器械精练,则拒捕尤易,严其赏罚,破其疆界,用能收指臂之助,而群盗敛迹焉,考粤省街道之多,自旗满所居之外,有二千四百五十六条,每街约有团丁四名,統計其數,則不下萬人矣,若聚而合之,精而练之,則干城之选,即泰西民团之法也,宁獨捕盜哉,惜其势散而不聚,私而不公,办团之權,無一尊之定,捕盜之法,無守望之助,所募皆乞丐之流,所用皆窳敗之器,终日站立,靡有定時,一岁之久,未闻操练,其惫倦之狀,散渙之勢,弱子犹或侮之,况强盜耶,夫岁费巨款,而莫收其用,虚有其名,而实被其害,則亦何樂此为哉,今宜裁撤旧额,另选丁壮,尽倣西法,立巡捕房以一事权,延通泰西乒法者为教习,训以兵法,新其章程,定为例禁,省垣既定,推之各埠,踵而行之,則盜風可以少息,而商业亦或小安矣,
  一曰修街道,省垣户口之多,京師以外,首稱吾粤,然道路湫隘,渠巷秽臭,行旅苦之,西人遊歷至是,以为土番之国,诚不谬也,昔南皮張香帥督粵時,筑堤岸,建馬头,商人稱便,第大工未竟,而忽然中辍,粤人至今惜之,今宜倣香港洁净局之例,定清道之法,严积秽之禁,其狭隘者則广大之,其淤塞者则疏通之,设自來水以免泥泞之苦,立街市以除秽杂之患,增筑堤岸,添设馬头,则轮船得所寄泊,而馬车手车亦可致用矣,省盤運之繁,免游民之苦,除疫疠之害,往來之便,商旅之益,孰有過於是乎,
  從上诸义,皆泰西已然之迹,至切至近,至简至要,易於举行,而商務公司所當有事者也,然則款將何筹焉,曰,法有四,吾粵之人,頗稱好义,省城之爱育善堂,广濟医院,香港之东华医院,澳门之镜湖医院,其资籍多至十余萬者,皆由劝捐來也,昨年桂省之旱,廣仁善堂,集款至五万余金,近者鄂省之災,亦不下萬金,若夫商務公司,则倡之自上,行之於下,大可以保国,小可以保家其事甚重,其利甚溥,合通省八十家善堂之力,到处募捐,其所集之款,必非区区救災恤鄰之事所比也,是为募捐,粤省闱姓之业,六年之间,报效二百二十萬圓,纳饷四百八十萬圓,亦可谓重矣,然犹趋之若鹜,惟恐弗得,况以商務之大,而有商报轮船工艺诸利者乎,大信既洽,人心所歸,集众招股,則事無不办矣,是為集股,一公司之设,实为商人兴利除害之計,今就省中七二十行,核其商務之多寡,如迎神赛會之法,照例轮助,一凡由商學堂工艺院学成出身者,三年之间,必将其所得之薪水,半入公司,以充经费,一省垣民居舖户,約九萬余间,民數约六十五萬四千餘人,若人捐一金折半計之,亦三十余萬矣,且有公司以為之保护,有商会以为之讲求,有功牌以为之鼓勵,有商学堂工艺院為之學习,所益甚大,若不捐一金者,皆不得與聞其事均沾其利,商人近为身家之谋,远为子孫之計,岂吝此一金而失此大利者耶,則所得更不止三十余萬也,一省垣廟當,有多至十餘萬,或万数千者,迎神報赛,动费千百,其大者以萬計,陋习相沿,恬不为怪,今略为省节,将所耗费,置之有用,他日公司获利,按數抵派,其法至美,而利亦自在也,是為例捐,吾粵之富,外人以为富甲九省,若于公司內,立任卹祠,凡捐金逾萬,或千数者,則立主祠中,阖省工商,咸集时祀,以志盛德,或禀请上宪,旌表其門,实力鼓勵,則所助必多,是为勵捐,巨款既筹,诸事立辦,则規模亦少成矣,他若设保险以安生业,開银行以通有無,筑鐵路馬路以捷往來定厘税以便出入,濬河道以通运载,開矿产以济困乏,遣游民以垦荒土,通南洋以保華工,聯各省以廣声气,毀淫祠以尊孔子,立书院以惠士人,教蛋户以兴渔盐之利,教苗民以兴山澤之材,禁烟赌拐带以除日用之害,凡诸条理,皆由後之用,非由今之急也,俟三年以後,基趾略定,功效已見,众志成城,然后炉举斯义以相告焉,

说任篇上


  羽琌龚子有尊任篇,顾其言任也,侠也,即墨也,墨氏之派,如史迁之游侠刺客传,則墨氏之支子也,兼愛以为人,尚儉以持已,赴汤蹈火以急难,庄子所称为人多而自为少,真天下之好者也,深许以为才士者也,然儒家之书,诗言明哲保身,礼运言聖人所以为藏身之固,疑墨任而儒不任,儒之义從人從需,若事必需需焉有所待者,然论者谓今日之天下,麻木不仁,成此不痛不痒世界,凡事必因循畏葸,苟且偷娟遂以为儒教之流弊,有以养成之也,而不知非也,中國有古聖人焉,伊尹也,孟子所亟称为任聖者也,其视天下之饥,犹已饥,天下之溺,犹已溺,能使君为堯舜之君,民为堯舜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已推而纳之沟中,任孰有任於此者,天下一家,中國一人,天下有道,某不与易,此孔子之任也,任孰有任於此者,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谁,此孟子之任也,任孰有任於此者,且儒教为孔子所創,谓儒者之不任,其论何愚,然則儒任墨亦任,任同,其所以为任者將无同,曰不同而同,同而不同,尝纵览诸子百家,莫不以仲尼墨翟並稱,其立教之宗旨雖异而皆以救天下为心其任同墨之任也尚氣儒之任也以道則其所以为任者固自不同,尚氣之弊,成於游侠,朱家郭解之流,动以睚眦殺人,然急人之急,難人所難,君子或有取焉,儒者之以道任天下也,喁喁沫沫,使民遊其宇而不自知,而不見其措施張皇之跡,此儒教之所以为大也,虽然,由孔子創教以至於今,二千三百七十余年矣,上而冕旒,中而簪笏,下而韦带,皆浸之灌之,餍之饫之,衣之被之,戴之履之,范围而規矩之,旁皇而周浹之,孔教之入人深,谁不谓然,然观中国今日之天下,麻木不仁,竟成此不痛不痒世界者,则以孔教雖大,而無人焉以昌之,由是士习日衰,风氣日坏,人心变诈,上下頹靡,政事廢弛,偷安苟且,蒙惑淫昏,养成世变,决裂破败,不可收拾,盖尝反覆於其故,窃叹以中國之大四百兆之众,而竟無一人焉,起而任今日之天下也,夫以中国之尚儒教,而儒教之尚任,而今日儒者之懦,不能任右此,终無以解论者之疑,無己,则请言其故,故何在,在宋儒,或者曰,觀子平日绪论,未尝不贤宋儒,今乃妄科以無名之罪,何齟龉若是,曰宋儒之贤固也,而今日之归咎於宋儒者,乃数百年之积势而成,初非宋儒所及料也,夫恒星地球,相积而成诸天,诸国相积而成地球,省府州县相积而成诸国,其积之也,莫不以渐,自宋儒专言义理,潔身寡过,皎皎自好,笃守曾子之教,深以思出其位为戒,承學之士,仅能以省身克已,兢兢然糾治之未遑,如劉元城之九年学不妄语,谢上蔡之三十年治一矜,薛河东之二十年治一怒,汲汲皇皇,唯求自免於過,其自治固严,亦僅能如是而已,刘蕺山痛惩王門心学之弊,人谱类记一书,於省察为獨严, 國朝學派,如李安溪之徒,祖尚前明薛文清之學,尤復鞭辟入里,笃行践实,几若一言不敢语,一步不敢行,無復慷慨以天下事自任,至於今日,尤不可言矣,人情之诈幻狡狯,日甚一日,其所号为世之君子者,皆山林守旧之士,其血既不热,於人世之富貴利达,無所爭,唯知检点言行,欲求其躬於無過之地而已,如是則固未尝有害于人,而亦非有益於世,與深山之木石何以异,凡此皆當世所重为君子者也,且求之今日,难能而可贵者也,而固皆宋学之流派也,其敢有出而任事者,类皆利欲昏心,权術巧诈,枭桀贪鄙,無耻之小人为之,雖有美政良法,一被其人沾手,即百弊丛生,侵蚀剝蠧,藉端中饱,務充其私囊而後已,且其人既不孚人望,兴一大事,令彼得操其事权,纵欲招商集股力圖舉创,而耳食其名者,莫不观望徘徊,闻风先避,不敢輕於一試,如是則今日之事,尚可問耶,世有君子者乎,吾欲一破其成見,亟亟焉出而與之言任事也,庶不愧为儒教中人也,庶免乎需懦之岁也,庶不至局促於宋儒辕下也,庶不为墨者所窃笑也,伊孔孟庶幾其许我也,天下事庶几其有廖也,青萝子是以继羽琌子而作说任,

上论恭录


  五月十九日奉 上谕湖南按察使著李經羲补授欽此 同日奉 上谕伊犁镇總兵员缺著焦大聚补授欽此 同日奉上谕依克唐阿等奏请將疏防押犯被匪劫逃之經歷革职审办一摺本年四月间兴京同知署收押人犯被匪劫逃多名並拒伤差役毙命实非尋常疏忽可比兴京同知兼司狱官楊宗奇著即行革职交依克唐阿松林提同看役人等研讯有無松刑贿縱情弊按律究办署兴京同知楊宗奇並据報先期公出仍著听候部議並子限缉拿逃犯于德液等務获究办余著照所议办理該部知道欽此 同日奉 上諭步军统领衙門奏拿获搶劫庫兵匪犯请旨交部等語所有拿获之焦得海定兴趙九即趙國祥王老即王得海等四名着交刑部严行審訊按律定擬具奏未获之曹二大崖等犯仍着严饬缉拿務获究办該衙門知道欽此 又奉 上谕步軍統領衙門拿获結夥持械搶劫鄰境盜犯请交刑部审办一摺所有拿获之王老兒即老順于赏兒即于二小陳即陳大萧庫兒王龍儿即王喜陳花仔于大張陳氏等八名口着交刑部严行审訊按律定拟具奏未获之李拴張七等犯仍着严缉務获究办至原拿此案出力員弁着俟刑部定案時声明請旨该衙門知道欽此 又奉 旨吏部主事员缺着荣昌补授廕生奕元着以文員用熙钰着以文职用分发江苏补用知府王仁東徐瑞昌廣东知府陳文序直隶直隶州知州双奎江苏直隶州知州恩芳河南直隶州知州姚延祺河南知州王科曾沈振麟湖北通判楊汝康两淮盐運判汪观潮安徽直隶州州同方宾穆吉林知縣毓秀直隶知縣張继善江苏知县倪曾莹山东知县文郁余則达浙江知縣王祖恩江锡龄廣西知縣廖瀛湖南知縣黄启蓉广西知縣丁夢松直隶知县王沅安徽知縣许维傑湖南知縣叶世勳陕西知縣陳澤霖張衔甘肃知县周勛湖北知县林道堂湖南知縣張惟邓振锋廣西知縣吳邡雲南知縣桂运炳郭奎光李允贞福建布庫大使汪铎兩淮盐大使孫传梓山東盐大使胡沛恩俱照例发往截取內阁中书齊耀珊著照例用明保福建遇缺題奏道杨正仪着交軍機處存記特用廣东补用同知李达璋著照例用欽此 又奉 上諭御史宋伯魯奏袭职人員弊端百出请饬厘定章程一摺著该部议奏欽此 二十日奉 上谕巡视東城御史連陞等奏宗室桂林闯入公堂打毁衙署请旨惩办一摺本月十三日夜间宗室桂林闯入东城副指挥公堂肆闹並有打倒堂後影壁情事業經該御史等將該宗室送交刑部著宗人府會同刑部确切审讯按律惩办另片奏宗室觉罗不系黄紅带到官照常人審办请申明旧例详定章程等语著宗人府议奏欽此 二十一日奉 上諭湖南盐法長寶道员缺著黄遵宪补授饮此 同日奉 上谕昨据御史王廷相奏叅編修谢佩贤前放甘肅副考官路出山西沿途滋擾业經谕令胡聘之查奏福建副考官著改派黄绍第去欽此 二十二日奉  硃笔湖南正考官著朱益藩去副考官著陳同礼去欽此 同日奉 硃笔四川正考官著張仁去副考官著楊捷三去欽此 同日奉 硃笔甘肅正考官著连甲去副考官著王廷相去欽此 二十三日奉 上諭户部奏稽查雲南貴州兩省銅铅運務各员期满請旨更换一摺雲南办解十六起二批京銅貴州办解京铅己据咨报起程此後续办銅铅次第運解沿途稽查各員期滿該部查照前案將歷過雲南四川湖北江苏直隶等省各員開列名单请旨更换四川著泒裕長湖北著派王之春江苏著派聶缉規直隶著派李邦桢即责成各該員严饬各道府及沿途地方文武员弁認真稽查催促护送前進如有無故逗留及盜卖短缺等弊详由該督撫严行叅办沿途所需水師照料之處即由派出之員詳咨前途督抚及水師提督調遣仍著自奉旨之日起以三年为期均责成此次所泒之员一体經理如有升調事故即着代任之员遵办期满再行更换欽此 二十五日奉 硃笔文增补授通政使司副使欽此 又奉 上諭江苏常鎮通海道員缺著長恒补授欽此 二十六日奉 上谕夏辛酉现已服关仍著补授广西右江鎮總兵留辦山东登州防務欽此 又奉 上谕李秉衡奏大汛已臨请暫停西韓家堵口工程一摺据稱西韓家口工程前經奏明筑順水坝亟謀堵合乃因新淤未实大汛已臨致將已作未成之金門坝又復冲塌人力無可再施惟有暫饬停工俟秋後接办並自请交部严议在工人員摘頂惩處等语李秉衡自请严议之处著加恩改为交部议处督办河工道员丁达意叅將骆金玉都司王恒德均著摘去頂戴以示惩警此時伏汛已至人力难施自應暫時停工俟秋後再行接办惟已成之坝座三百丈當竭力保护勿稍疏虞一俟秋汛溜勢漸微即着併力兴工以固隄防欽此

京外近事 武昌质学会章程


  方今學校榛莽,士习區瞀,只羶利禄之业,罔周經世之務,冥行擿植,不相通晓,切磨既尠,门户滋分,雖有獨索之功,靡救暌孤之誚,人心渙散,世运益衰,矜激偏解,邳張讏言,則是康成所谓晓一孔之人,而彥和所讥東向而望不見西墙也,夫济变者才,达才者学,非學無以成才,非讲无以成學,爰筮同人,分利肄习,以作士夫之气,以闻風气之先,孔子曰,君子以文会友,荀子曰,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以其能群也,例出先民,匪我作古,大雅宏达,諒不駴之,
  一尚质,道術既裂,群尚文饬,儒風陵替,职此之由,斯会大旨,意在劝學,務崇質实,毋骛声華,凡我同人幸览斯意
  一崇儒,孔道不明,世变日亟,探原乱本,良用恫心,今雖分别條流,随性所近,仍宜推本道術,轨范儒先,庶學有本原,隄彼流宕,
  一矫弊,今日士流,大患有二,一曰拘執不通,一曰舍本逐末,一彼一此,皆不適用,吾党讲學,力矫斯风,深之六经诸史,以植其其体,达之中外古今,以拓其用,三代政學,本無分途,復古救時,责无旁贷,
  一分门,先民有言,五谷不熟,不如荑稗,丹經万卷,不如執一,言贵专也,人之質性,亦有不同,合者盖寡,今擬分别條流,提纲辨業,隨質所近,各占一科,一曰经學,須知六經皆聖人經世之书,西国富强之術,不能出其范围,二曰史學,宜分事实典制兩門攷求,事实乃中西古近政迹,典制則官制学校國用之属,三曰法律學,兼通中西刑律,各國公法,各國條约章程,遇有交涉案件,可与爭執,四曰方言學,兼通中西语言文字,以备翻譯西書,五曰算學,以下諸學,皆需算理,須通贯中西,元代微積,以及靜重動重诸說,六曰圖學,西國各學,既以算数為权舆,又必有图说以明之,故列为嫥門,七曰天文學,八曰地學,地球各國,疆域國土,山川險要,记里错互,皆宜详究,九曰农學,兼讲內地土宜,及泰西农器,新法种植各書,十曰矿學,查验各省矿质,比较各國矿產,博求各國開矿分矿炼矿之道,十一曰工學,如中西各廠各學堂所讲營建工程,製造法式之類,十二曰商學,中西物產,税則圜法,貨物出入,水陆口岸,以及公司银行之利權,并宜详究,十三曰兵學,操练章程,行軍测绘,中西险要,水陆道里,船械机簧,营壘工程,并宜详究,十四曰格致學,宜分声光化電重汔數門,以能著新书,創新法,製新器为要,此十四目,前六科为兼习之学,後八科,为专門之學,习专門必兼六科,乃为有体有用,资性所近,听人自择,磨砻浸润,旦夕孜孜,庶同源分流,各底於成,
  一防滥,文武分途,人材日陋,士商暌隔,拘阂遂多,本會之意,務存大公,苟務实學,來者听之,惟夫识趣瑣,气习嚣張,纯盜虚声,广为道徑,既乖本義,公议辞退,
  一日记,随時簿录,厥例有三,曰存所疑以代质证,曰記所得以资实用,曰详所忽以备遗忘,昆山日录,湘乡日记,前轨可遵,師承不远,总期日無虚晷,學有实功,
  一储书,學者才之柢,书者学之母,韦編不富,孟晋無由,咫見寡闻,贻讥沟瞀,欲學有庸厥惟艰哉,今拟廣搜图书,以饷學友,中书而外,兼购西書,凡五洲史籍,格致专家,律例章程,制度政典,皆储藏赅备,用资他山,
  一勼资,本會事方經始,购求圖书,需款颇鉅,凡我同抱,既副他山之誼,庶裨集腋之益,每人酌捐以六兩以上为率,此为购书之资,故数止此,若有大力,指囷解囊,维持此舉者,又不以此论,
  一刻书,匡時要籍,近出益繁,楚僻南服,刻者頗尠,購求匪易,读者病之,今擬設局鄂中,次第蒐刻,廣印售,藉倡風气,另有刻书招股章程,
  一学报,西人各学,皆有日报,兹會初創,有志未逮,擬略變通以行其意,凡在會诸人,隨時論著,確關世用者,附交本会按月刊行,刻资自备,庶得砥礪之功,兼备刍尧之采,
  一箸述,撮其大要,凡有四端,或就彼原书,加之删润,近出西書,多裨实用,譯者不文,难期行遠,若有能文者,删其繁芜,存其实事,亦可观也,或蒐萃散佚,汇成宏编,經世之文,近出益多,蒐辑編纂,责在吾党,或自具條例,甄綜西事,華文西史無佳者,若有详於西人典章者,仿史漢八书十志之例,作为泰西會要一书,或有详於西國古近事者,仿袁枢紀事本末之例,作为泰西纪事本末一書,亦不朽盛业也,或究察利弊,箸为论说,數年而後,當有成書,果裨实用,公付剞劂,刻成之後,永存公所,不归私家,
  迩來民智日開,咸知学会為要务,如京師强学會,則變為官警局,上海强學會則變为時務报,近廣西聖學會,湖南湘学會,亦继踵而起,章程已刊前報,顷武昌又继開質学会,聞江苏亦將创办,皆兼學报以启蒙氓,若安徽浙江晉秦及绍兴府,皆能恪遵前年谕旨,推广中西书院,而溫州亦開学計馆,专課算学,兼中西學術,從此实力奉行,徧於行省,則天下振兴豈有量耶,

觐礼续闻


  俄派親王报聘一事,前紀其多方要挾,传聞未实,今悉俄使四月到京,總署先派章京二人,接於黄村车站,府尹接於南西門而已,并無 皇上出迎,百官跪接之事,二十五日觐见,俄使奉國书,走甬道入,更何有东西面之事,惟隨員二十二人,雍容恭谨,一同入见,此中国之格外看待耳,故英使五月初十日覲見,亦纠同合署十人同見,非如前奧使带六响枪進东華門,兵丁拦之,勢將寻斗,及德使之越階,藉端為难,诸崛强無礼,而认為上等之國也,計俄送 今上礼物,共二十余件,皆古雅珍品,最赏重者,翡翠玉瓶,高六尺,青金石圆桌,宽三尺,厚尺余,外此俄国古织绸緞,幅宽八九尺,斑斕如宋錦,余皆珍物,而此尤可实者也,该使仍驻俄使馆,携有俄太后手书礼物,送我 太后者,始必欲親自面递,恭庆二邸,向商以 本朝母后,向未觐見外臣,此我国体制,不能破例请再定日覲見,由 今上转递 太后,方为妥善,遂於二十七日,带同三人入見,词氣謹恪, 今上传
  太后旨慰問致谢是日自東華门至 文華殿迤逦至左翼門兵官兵丁,纬帽袍褂,甚为整齐,所异於接待他国者此也,中國接待之礼,不卑不亢,外交之道,斯为得矣,

風气大開


  二则
  上海製造局,近得蒋少穆太守国鈞為會办一切局事,大加整頓,聞最注意於译书一事,頃擬將旧译未刻之书,尽行刻出流布,且別請通人校印,不必駐局,专選佳書,译成郵寄,论字之多寡,译書之难易,酌给薪水云,
  顷傅君兰雅,已由英回華,盛杏荪太常,擬聘为師範學堂总教习,而製造局诸公,倚仗方殷,未肯放去,傅又薦一美人自代,且谓其學不亞於已云,

警醒歌


  首章 言黄种之可危庶几惧而思奋也
  警警警,黑种奴,紅种燼,黄种酣眠鼾未竟,毋倚冰作山,弗饮鸩如醖,剝层吸髓髓幾何,八百兆人,瞥眼同一穽,醒醒醒,
  二章 言愚柔之可恥庶几愧而思奮也
  警警警,胚羲軒,乳孔孟,神明摇落今何賸,碧眼红髯,仿髴流風韵,不耻为之奴,转恥相師证,漫漫万古如長瞑,醒醒醒,
  三章 言责任之不可贷庶幾勤學勤悔也
  警警警,野吞声,朝饮恨,百年养士期何稱,毋谓藐藐躬,只手擎天臂一振,毋谓藐藐童桃李成阴眼一瞬,自觉觉人,不任將誰任,拔劍倚天,几辈空高论,醒醒醒,
  四章 言韶光之不可再庶幾急所當务勿骛歧途也
  警警警,水东流,日西轫,朱顏彈指成双鬓,策駑馬,追八骏,九达之衢苦不迅,矧乃缒藤凿迂徑,玩物愒時,买椟珠谁问,醒醒醒,
  此歌为上海總師範学堂總教习,張君經甫所撰,以教師範生者,深識大勢,用意甚苦,使其遍教國人,深入心脾,皆知危怠,发憤强毅,兼日而程,人才何患不成,种類何患不保,張君诚可以為師矣,

美國 民皆自主


  美为民主之国,人皆有权,人能议事,國有大小事,皆由议院定之,院分上下,党分新旧,而决事則從众,年及二十一岁者,在议院長注册,即为议事之人,议於朝者为上议院,议於野者为下议院,然上议院诸员,必由下议院举之,国有大事,由下议院會议後,达於,上议院,上,下议院费,由公撥給,初设议院,则举手為号,後改为投筹,议民主時,十一月为期,四年一任,上议院诸员,則兩年一任,任满由下议院举之,無论村乡城镇,皆有下议院也,至各省议举大小官员,或一年一任,或二年一任,各處之風俗不同,其例亦稍异也,决事之可否,以人多为可,若欲议某事,先录其事於报紙,欲举某人,先榜其名於通衢,然後定期会议,故上下通情,君臣同德也,初议院之议事也,欲议某事,议院長對众人宣示,如某人許可,則舉手为号,三人從二,以多為贵,间有不公之人,齊舉兩手者,總议事人,見举手尚有作弊,故令可其事者,皆起立,议员長數坐立之多寡,以决是非,其不以为可者,任其慷慨辯論,有避嫌不欲見诸语言,因而缄默者,更有工人议及工事,因東主與聞,不便明言,致引嫌者,則用纸書其事之是非,此投筹之法所由來也,故议事時,用紙書其事,或用紙書其人,名曰投筹,然法立弊生,亦有公舉人才,徇親故私情,妄议妄舉者,更亦有素不解事,黑白未分,而谬書某人可,某人不可者,更有富人欲钻營要职,徧赂投筹人而得舉者,有酌人以酒而得舉者,有食人一饭,濟人乘舆,而得举者,但受人所买,皆是愚昧無知之流,岂知人不称职,必致丛挫軍國大事,害亦及已,议院之門,讵可為报恩之地乎,前企列议事條例,更足令人欽佩,近日英國及英属澳大利议院章程,亦称嚴密,每议事時,由议院发筹,各人到院,予以一筹,設有書筹房,其房祇许進一人,若某人入房书筹,则闇者局其房門,书毕即出,將筹投於箱內,以一人掌其箱,並無投多投少之弊,其法可谓尽善矣,我美法而行之,前此之弊,盡行扫除故凡美民年二十岁者,先在议院長注册,若外國侨居者,先入美籍,方準註册,至投筹時,令一人掌载筹箱,來投筹者,先验其註册凭據,方准投入,前有越境议事,今則不能矣,若居本省,不能往外省议事,倘迁居外省数年,註册後方準投筹,因各处俗例不同,必熟识該處風土人情,始能了其事也,美國之公例,若世居於東方,而商務多在西方者,雖有納稅於西方,其家尚在東方者,仍不得在西方议事,凡外國人在美產,及有家財產業於美者,即视之为美人,即能入籍投筹,美廷于民之贫富,皆视同一体,女子不預议事之列,未免重男輕女,為不可解耳,前英人迁居美洲時,與野番煙塵人爭戰,煙塵人悍甚,妇女不敢出故不到议院,然战陣之事,非女子事,故不與议,或者迟之又久,登而進之,未可知也,朝廷保護子民,男女亦同一体,况今日公家之书院甚多,男女皆已入院肄业,皆已明理,且女子纳税於國家者亦不少,而我美又文明之邦,男女平等,亦固其所,前者议員已论及此事,有议员云,间有女子愚昧若准其投筹议事,則甚無益,如果有聰明才幹,則在家庭課子,出而议事可矣,倘日後民智日開,女子能入院议事,以展其聪明才力,外国闻之,必钦羡我國教化之美者,然不能求于今日也,究之勿附其党,勿比其私,使举國不受其毒禍,斯为得矣,

法国 触事自伤


  西六月一号巴黎新闻报云,近日希臘國勢,殊形杌楻,而痛创之最甚者,莫如希腊王親修降表於敌国之前也,今希臘之情形,绝類一千八百七十一年,法國求和於德國之事,有某人代法人曰,如欲识我法人如何受辱於一千八百七十一年,请看今日希臘之時事即知之也,此言既讽希,又讥法,以其前後同出一辙也,何以見之,盖希王佐治,前被其安民部挾制,将王所寵幸之旧臣,尽行斥革,易以新進良臣,不知所谓良臣者,实則庸臣,既不善理國政,又不諳军情,驱使其民与土耳其战,所设機谋,皆事事失策,其初次发出之軍船,即命其太子为統带,既战败,即大損國威,雖太子为德皇之妹壻,实於國政無甚干涉也,今希腊一败,民心歸咎於王,將有变作民主之勢,美國民主之政治,譬如一簿無字書,希人將填满其篇幅矣,然事不易成,尚經一翻變乱,始能定,若不瓜而分之,亦必同奉一位伯理玺天德而执国政也,希王佐治登位以來,歷三十四载,恒存发奮自雄之心,說者谓其为時雖久,然犹未足以凭凌邻国,丹澳二国立志以來,亦不为不久,然羽毛未滿,不敢高飛,法國波伴一朝,歷一千年之久,尝讲開疆辟土之事,乃卒未能偿其奢愿,而朝代已更矣,此皆力量未足也,今世之国,若欲战無不胜,攻无不克,勢須君民上下同此一心,祖宗後嗣同此一志,另有摧山之大砲,穿甲之利弹,钢甲之轮船,无煙之炸药,始堪称雄於天下也,今希臘與土耳其相战,其兩国之大小固殊,其强弱亦不敌,既不肯以小事大,又不肯以兄弟相称,希腊殊不知自量,然希腊既非土耳其敵,故戰局亦易收,譬如平常角胜,一强一弱,頃刻間雌雄立判,今適逢其時,列国应來排解,希臘既已全败,豈能背城借一也,然則土國何以能勝乎,实因德国武员,代其教习兵法也,有人谓德皇与土耳其王同訂密約,而土耳其王竟引之为良友,此事甚奇,卑思麦曾解明此計,何以能成,盖谓德皇先與澳國立約而禦俄,再與俄王密盟而制澳,德皇已經委曲成事,未尝謀及其相国也,德皇极欽羡英國,惟聽其謀臣之策,致電稱颂斐洲吐兰士哗路之民主曲碌架君,以其人能制勝英人占臣也,又许以德澳意三國而相助之,又款待土耳其王,同盟诸国,反戈相向,竟将列國欲致土耳其之书,先示土王,而土王乃信赖之,德皇屡间离英法之邦交,不幸为英法二國君臣识破,遂使英法二國愈加親密,解釋前嫌,從此英人必令德皇自知其技,不能复施於英法二國,英又允助法人恢复埃及之地,而修旧好,自此法國不轻與人结盟除是能助其復得埃及之亞路昔士始可也,德人若不將亞路昔士交还於法,法人將必大逞雄師,磨礪锋刃,而爭此地,事之先機,明如燭照,此处地方,將如遊客而归法國焉,是時縱使德國與三國同出,亦不能履其境界也,

英国 广勸藏書


  西五月伦頓再覆月報云,凡設书院,必須建一大書藏,多藏本國並外國书籍,又當于各乡村市肆,为人煙聚落,商贾輻輳之區,遍地開設,務使貧户小民,无資歷學者,日间務工,入夜随便到此借閱,庶編户齐民,皆足以資多识,而不至有偏枯之患又必于女子中择一品學兼优者,以为之董管其事,凡检藏書籍,以女子为最靜細故也,且书藏之設,正非難舉之事,試于各地從公捐出地叚,向各殷户富民,集资建筑,又向各書肆並各行店公司厂馆之工商人等,分捐书籍種數,如此便不费力,而易于集事,如幸而該地有富户欲行善事,大約能捐金至一十五萬,便大有可觀,而声称无窮,所赖有地方之责,與有教育之權者,隨時勸導,廣開風气,使我英遍國中,皆有此等書藏,则人材必多,至書藏中收放書籍之法,設一總管,借書之事,凡人無論貧富贵贱,皆可到此借书,借時該管人將其人姓名里居某月日時借出某书,注明于总册內,另发一小纸張,與借書人收執,逢禮拜六晚,該總管按众人借書数目,并失去之多少,榜列于书藏门外,俾公众得而省览,至借書回寓觀看者,限兩礼拜交还,如過期不交,每书纳费二仙,若有失漏,必责賠偿,此係自借書出外觀看者言之,若親身入书藏,欲取某书,可即着管理人取出观看,至所携有巾扇手遮各件,于入門時,交门者收贮,門者发还一牌,注明号数,出門時,門者验明牌中号数,即交还原物,如办理得人,必能持久,可以開民智而培國本矣,

报馆大益


  西六月十五号香港孖罅报云,英公爵文慎君,出使法國,尝在巴黎商務局陳說報馆实有助於國家政治,观今報馆论事,每能開诚布公,不若前代之报,犹避權贵,用能規及執政之人,不至迷於偏断也,文慎君所言如此,若將英國叠次革除駐華京公使之近事证之,益见其言為確论矣,盖英相沙士勃雷侯,所以能革除前二任北京公使,而另派伯爵麦當路以充之者,在英字报详论所任非人之后,英伦之報馆,與中國之英字报,同声排论,是皆與有進贤退不肖之功焉,又今麦伯到中國,能與各口岸,並香港之商人,常通消息,以求洞悉商情,而不敢稍自暇逸者,亦英字報之力也,中國英字報,始终谓北京之英權日削,实由驻使之非人,深恐执政者不知,故为是大声而疾呼耳,乃日本英字報闻之,误会英权日削於北京,以为我英近竟全国失力,不知实谓用不得人,正如枘凿之方圓失位也,可知至论,而或误详其旨,不特取憎於人,抑且從招外侮,取憎之事,已見诸各国报纸之言,而招侮之事,积久将贻无穷之祸患也,今新英使到北京,阅時未久,东之英权已有恢復之勢可見得人而用之大效也,此非报纸之功乎,或谓俄国百度振兴,天下皆耳而目之,然未尝嘉納其民间报纸之公评,然則國政必赖报馆而修,似无据也,釋之曰,此事固然,但事勢有所不同耳,按俄为君主國,英为君民共主之國,君主之國,乾纲獨断,政事之得失,皆歸咎朝廷,至若教化兴盛,而君民共主之国,則下情必藉报纸而上达,使朝廷知民间痛痒之所在,始能設法拯救,若政有所阙失,報馆隐而不言,未可尽为朝廷咎也,且彼君主之國,所称政治之得者,亦不過威勢强雄而已,若论其民气之能否舒畅,万未及君民共主之國,可見其不以民言为重者,实以民命为轻也,若谓上之所言未尽可据,请再舉水師以证之,我國今日水師之雄,甲於五洲,皆凭十数年前报馆力陳其利於政府也,且今政府,亦明認報紙为出纳王命联属上下之一大关键,往者國事讳莫如深,官政不肯洩於报馆,今則舉朝之机務,均藉報纸导扬,前隐之者,私也,今揚之者,公也,自此一变,足見袞袞诸公,治國之政,不違公論也,

德国 论雜稅


  中国賦用续二十四册译柏灵益哥報
  上未详及之税項,今登於此,惟此各項小税,皆非余所深悉,故所举而告者,俱忖度之事也,中国有捐纳一塗,久为朝廷之成例,凡有富户報劾银兩以助軍需,則朝廷賜以官爵或虚衔,以示荣耀,尝读官报而知其开捐纳之局,称为捐助水師海防經费,每月之進款,直寄往天津之水師提督,其所寄银两之多少無定程,或数百兩,或數萬兩,每年各省共寄來捐纳之款,为數甚鉅,自不必言也,另有别項小税,可作朝廷之進款者,不一而足,惟其数無几,且未見有明文,不能举而尽告,独有廣东之闱姓厂,每年有百余萬,又電线局亦有入息,而天津铁路,亦有赢余,所有雜项税務,总共进款约有五百五十萬兩,
  兹将中国进款列下
  一为地税共银二十五兆零八万八千兩  二为米粮共銀六兆五十六萬二千兩
  三为盐税共银一十三兆六十五万九千两 四为厘金共银一十二兆九十五萬二千兩
  五为洋關稅共银二十一兆九十八萬九千两 六为土关税饷共银一百萬两
  七为土煙厘税共银二百二十二萬九千两 八为雜项税饷共银五兆五十萬兩
  以上八款共进银八十八兆九十七萬九千兩合英金十四兆八十二万九千镑 未完

专探商情


  西六月二十二號香港孖罅报,录上海六月十六号西报云,德國近圖振兴商務,特泒员东來,採访一切市情,于四月间已抵中國,本報已言之,今查该員等,係奉德廷,並柏灵某商务局所差遣而來者,又该員中有名士佐士,與名喬善者,乃贸易布疋精练之人,有名糟亞士,与名古蒌士者,善織絲绸,有名廉乞者,善販牛皮,有名高活士者,精於棉業,其名古羅士滑冶文者,精製铁器,其名乞迪者,精贩羊毛,其名士琴墨架者,为掌書記,此等委員之來意,與英法二国之商务委員相同,及三国委员相遇,接見甚歡,因華人渐喜用西人之器物,故德国制造之家,先遣人到探情形,今果見货物在中土甚为銷畅,该委員等得此情勢,不負德廷委派之意,且比昔日以色列人由迦南訪來消息,尤為确凿,各员初到香港時,在港迎接之者,乃广州德领事納蒲君,時適兼署香港領事由纳君引导诸委员隨往广州,又往其附近要地偵探,所到之处,喜見其土人製造貨物之法,每見華商,无不極意周旋,記其所探纺织醃皮诸事,最留心者,是欲知華工需何生料,並華商能銷何物,又常與華商叙談,查得许多市道,為向日各領事官所未详覆者,皆大有益於商務,德員一一笔之於書焉,及到上海,倍加留心,此方之商務情形,盖以上海為中華輻辏之區,又特沂扬子江而至汉阳汉口一带,汉陽铁政局,並附近煤铁诸矿山,亦遊歷殆遍,南至蚕桑大兴之地,如苏州与湖州诸处,極求華人养蚕之法,又到杭州宁波等处,別寻出诸多佳况,擬將登诸日报,今復由上海往訪天津煙台北京牛庄,並北方通商诸口,次則暂往高丽一遊,即便取道至日本考求一过,復至上海,而後往福州厦门汕头等处,又闻各委員預便成书,归达本国,而士琴墨架,则已常有文回覆德廷与商局,此等委员皆几經阅历,其所考得之事,必多可闻可述,为诸领事官所未尝及者,自其到中国以來,可谓事事稱心,確能考得实情,以副德國工厂之望,將來商务大振,德国于东方之利权,亦日大矣,

日本 改用金錢


  西四月三十号柏灵益哥报云,日本改用金钱,為國寶定制,据其今日之情形,未知改成何若,设使其现任枢密院之官员,能把持其爵位,過此三年,或事可大成,若不满三年之期,恐不能济事,盖各官員初亦不意此事有成就之機,且自制此令以來,用金無所益,且反有傷害之勢,日本之人心,主持不定,几令掌理国政倡始用金之官,有位高而危之惧,故此次在议院集议未完,心如水冷,若无人從中主理,則用金之事,縱不全廢,亦必冷落或者新银須补水,始能出脫,查其所定制之银,比歐洲之银尤轻,某世爵以为非此法無以获利据其單张所載,以向所用之银圆十枚,当十圓之金錢一枚,但此十圓之金钱一枚,实值银之時價九圆五五二,又新制金钱,实值英金二十個絲零又五个篇士又三个花丁,今用作值英金二十个丝零又十個篇士又兩個半花丁,於此可見某世爵存心,欲割削其金錢之利,將银价故意减低,使金暢銷,某世爵即倡始用金之官,今始觉得银价易定而难流通,金价原贵,银价原低,今日本以银錢而當金用,市上客商,均舍银而收金,按某世爵之謀,原欲借此為引,令國家通用金錢,与歐洲相同,又令外來之银錢,皆不能通用於國中,不知此例既定,反見金钱亦不流通,因金钱被人收貯不放,日本银行,尤甚在专发出银票,而收金钱,將金钱藏诸府库,至以银圓交易,则必折作成數,始肯收换,此是新例初行之难也,雖有实益於後,亦不肯寬待焉,或問,日本用金之新例,若能通行,何以印度未效之,此問最易答也,日本此次有例一款,將私铸银圓之局,盡行封禁,外處付往之銀,皆不通用,如此則不但印度受累,東方诸國皆暗亏損,於是東方用財之事,又变一局,財帛原以彼此通行為妙,東方诸國,自可以改變銀制,無庸聽候歐美二洲,日本雖有此款之例,尚未行之印度,若見日本用金新例通行,必先封禁其铸银之局,日本亦接踵相随,中國亦須仿傚,其變局之急,或出人意之外,今之老人,或能及见一枚金錢通行於東方之各处,此事有大益於商務,再難新思一法較勝於此者,於是金银之價画一,無漲落之弊,東西貿易皆易定其市價,若印度不效日本,则日本或忽然降其银价,則印度受累匪輕,且用银之世,銀價或漲或落,殊令西商把持不定,亦同受亏损,今自日本改用金制,各國從而效之,此患或可免也,然始變時,必有難處,但能確見其利當忍然行之,则终受其利耳,请靜观之,無遠识者,因小不忍而乱大謀,是岂可以为國欤,

国权日張


  西六月二十五号香港士蔑报接倫頓來電云,日本與檀香山所爭之事,美國出而干預,欲為檀岛主谋,日人不甘屈辱,復調兵船多艘,到該处海面,如美人始终把持,所议不允,一定以兵事相見,但日本駐加拿大之欽使伊藤氏之子,常對人說,谓檀岛一隅,與吾日本相去甚远,吾固非利其土地也,但求定立通商实約,使日本人到此,不得任意驱逐,便肯干休,况吾與美國,本相交最善之邦,今美廷既欲为檀島主谋,若因此决裂,便失和好之情,正非吾日人之愿也,然于檀岛禁止日人一议,实有不得不辨者,东方多孱弱之邦,惟我日本,自維新以來,上下联同一气人人皆有奮心,即工艺之徒,製物精巧,能與西方诸國比美,故游食别國者亦皆可用之材,美人竟视同一例既于美國驱逐華人,今又于檀島試逐日人,异日更可于美境下逐日人之令,此事關係诚非小也,如今加拿大欲议增稅一事,在我日人现居此贸易,年纳税款不少,如不以日本为自主之國,一体相待,恐日廷亦不能無言也,

俄國 大局將摇


  西四月二十三号柏灵益哥報云,俄國自西伯利亞蚕食滿洲而至高麗,太平洋之北,尽歸俄權,日本深以为患,犹恐瓜分中國之勢將成,则俄必大肆鯨吞,既得中國隶其版圖,正如猛虎添翼,卧其肘下者,豈不虞哉,雖此事未即遽成,然未成之先,俄人亦紧持高麗而不放手,然則日本向欲自東而西,增其土地之志,已成画饼,而欲掌握太平洋之權,亦盡归于無何有之乡矣,日本所患,正見日本之深謀遠慮,或能破俄人之挾制也,今有識者多舉日本而为俄之敵手,若將俄日兩國權勢之大小而較之,无不失笑,以為日本終非俄敵,不知日本非孱然之中國可次比,且蜂蠆有毒,日本如果有為,何畏勞師伐远之俄國哉,

祸機莫测


  西六月十一号香港士蔑报接倫頓來电云,现東方之局,將有大变俄國与中國交情甚密,德國又整备戰艦,不遗余力,上海英商,料俄國与日本,將有决裂,高丽既为自主之国,任俄日相爭,亦可晏然無恙,今歐洲各國為壁上之觀,铁手臂尚未伸也,高丽弱國,为强邻奴仆,前者日本兇橫,弒闵王后,高王逃於俄使署,藉以保护,高麗之乱,始終由日本煽動,高人愚蠢,不與俄國親暱,力图自强,作事被日人掣肘,當高人汤克欲倡民主,遂至大王錦幕下,擬举錦之孫为民主,谓高王長子不能监国,意欲廢之,後俄人保護,其事不成,今次子尚不如其父兄之孱弱,现遊历於日本,或可以膺宗廟重器,次子欲聯日本以拒俄國,高人愚騃如此,岂知不獨日高不能敵俄,即合東方之国,亦不能敵俄,况高麗近海,俄人常有戰艦梭巡,若有战事,頃刻到高境,日本果能救援乎,高人如此之愚妄,我英國亦当伺之,俄人在东方之举动,已在我英人心目中,雖俄國已有高麗,然中國之辐辕固甚广,何虑我歐洲人不分得一九地乎,俄人如得东方之地,其戰艦可以往來無碍,他日英俄兩國駐京欽使,必因東方之事而哓哓爭辩,則兩國启衅,俄人必由西卑利亞海口派戰艦來攻我東方之属地,現俄國东方之权勢,駸駸日大,我英當顾慮之,彼步亦步,彼趋亦趋,切勿在俄人後也,

鯨吞可虑


  西六月二十六号香港士蔑报云,满洲中俄铁路,大工若成,中國二万裡之地,其大勢已在俄掌握中矣,故俄廷近日於中國交涉事情,格外留意,盖欲深窺其虚实也,然以一铁路之故,使俄之國勢骤长,中華之國勢瀕危,固人人所共見,惟中國歷久而不變,或藉此一路,國人得通外情,风气转開,亦未可知也,俄有機器師名於拉士忌尝在俄京大學堂,看及英國新聞,因言於众曰,以印度地方萬裡之大,人民有二百七十兆之众,自英國灭為藩部僅以八萬兵守之,印人無不俯首帖服,今我俄既有西伯利亞之路,若舉中國而有之,獨不能效英人之制印度乎,又何虑鞭長不及也,

农事 哺鸡新法


  西五月十号伦頓农務报云,有农師名压活巴能,专考察牝鸡育卵之時候,谓當春時,生卵獨多,冬時生卵獨少,不如育牝牛者,终岁皆能取乳故凡农家欲畜母雞,以圖長年之利,則畜雞當分兩种,大小不能均一,如春時令母鸡伏卵育雏,至夏時鸡雛長成,渐能生卵,然此等母鸡,至冬時則筋氣已老,生卵必疎,故當預先於夏時再令母雞伏卵,俟续次鸡雏至冬時渐成,亦可代初次鸡母生卵,如此,則利周一年之內,而無阙失之患矣,至所收鸡卵尤不可混乱,按鸡卵养人,最有补益,盖鸡卵黄白相间,格致家尝云白者是精質,黄者是硫磺質,至用糖和匀,生食尤妙,然必以初生鸡卵为勝,至留养母鸡,俟兩年後,便當易养,至养鸡之地,宜建一小木屋,以禾稈密绕其外,冬天气寒,則用炉置火於其中,使屋內母鸡感受溫氣,始能育卵,但屋內尤須通气干爽,屋外宜有廣地,使鸡日中遊行,不至滯其血氣,尤易於養成也,至饲养之物,最好用热水,将麥谷浸透,使冬時不至水凍其肠胃,或用粟米磨烂之,若能哺以搥碎猪骨,直可以不交雄鸡,而亦能生卵,但哺之尤贵得时,小鸡不可令其過飽也,

稼穑艰难


  西五月十七号倫頓农務報云,凡人言至蓄財之事,無不思勤儉以裕其源,至行之于事則日就奢靡,惟稼穑艱难,故农人用財,常安儉素,然于小事可概從省約耳,若买機器以为耕田之用,则宜出重金以购之,盖得一最精巧之機器,便常资利用,用力少,成功多,無難抵还機器之价也,又所蓄牛羊鸡犬诸动物,凡在冬寒時,不宜任意放逐,正宜多聚粟米麦草等物护养之,是其生機當更暢也,如保养不及,偶损一物,亏耗愈甚矣,此俭之贵得其當也,又凡田中农务,酌其輕重,如係轻工,則可僱及小孩,听其在田中學习,在农家可以省工钱,且可以代国家教民稼穑之法也,农家者流,事事皆求省约,故雇夫耕田尤當勤于督察,所应落田中之粪肥,与飼养牲畜,其斤兩轻重,皆应用磅秤权足,无使太过不及此为撙节之一术,又凡遣人所作之工,不可任意转调,以资熟手,盖业非素习,必不能精,或至失其常度,而損及本料,是可惜也,

工事 电气流行


  西五月八号紐约格致報云,德國去年至今,前後共十二月之久,约增電力百分之十二,为供電灯之用,此数係照各大城镇之灯数而計,又查所增多之灯数,約一十五萬枝,其供燈之價,以用久者愈廉,凡用四百點钟之久以下者,每點钟收工费銀一仙二,若用四百點钟之久以外,每点鐘约费银半仙,又以電气運動机器者,推廣極盛,戰船上用電力者亦不少,火车路上亦多用电气,在柏灵有某火車公司,以電机为转移铁軌之用,双流之电气比单流者其用更廣,惟陆间那之電车路,則用單流電以行事也,在度李士典埠,有街车路五条,所用電气,有馬力一千五百匹,又汉那華之電车路一條,亦用馬力一千五百匹,又畢打皮士街车路,亦用六百五十匹馬力而行,德国以電行车之路,共有五百二十三英裡,另有五百一十二英裡,正在建筑未成,去年十月一号清单,查得德国共有重大电气公司八千五百五十四处,用以供燈者八千一百六十处,共燃魚肚燈一百八十五萬二千盞,又共燃弧燈七万九千盏,又用以供電镀之用者,有一百一十一处,用以運动機器者,六百一十八处,又有官員查验電报局,与德律风各等情形,試看以地传電之法,究竟得益幾何,又看以物保电之法,得益幾何,務求事事美备,計德國之电線路,共有九万零六百英里之長,而所用之钢线,則長至一十三萬英里,又有电报局二萬一千二百七十一所,內有德律風八千五百九十一所,又各大埠德律风亦盛行,去年专为德律風一事,而用传电之线七千二百英裡之長,現共有德律风局四百八十四所,共用德律風一十二萬五千八百一十具,每日籍此器而传语者,约有一百七十二萬為中數單,以柏灵已有德律風八萬二千八百六十五具,每日用之传语者,约有四十五萬,其最長之德律風线在德國者,盖六百英里也,

制电燈法


  译美國保路士杂志
  英國埃利士省,三合书院山長,名威严者,著有一書,专考求攝气力及電气之學,用净料玻璃罩,制成瓜样電燈,其燈名為烟抗颠士,威严谓凡有炭之物,用火烧至寒暑表極高度,則火光变为白色,五金用火烧之顷刻,不必用猛火力則大热因其含火力甚净,如净炭火熖近之即燃但净炭不能同生气而烧必用玻璃罩之,凡玻璃罩內,必有生气,欲引生气出於罩外,用水银机器管,插入罩嘴,运机吸去生氣,速封其嘴,引生氣慎勿過度,若罩內生氣既尽,更运机以吸之,必大声破裂,水銀机器,乃士班叙格致師所製,歐洲各书院,皆置之以學格致,论净炭之功用,初烧時用電力稍多,至燒既久,不用多電力,而火光自猛,寒暑表亦甚高,电燈之火心,用净炭和藥水而製成一線,插入罩內,其名为炭線,用电線駁炭線,灯內之炭线分為兩端,一運電力入內,一运電氣出電機,而燈自光,至製炭線法,各有不同,美人壓地臣者俄产也,籍隶於美,電師以此人為巨擘,现電车電器電線電機,皆其所创,壓地臣用棉花湿硫镪水,即將此棉花洗炭線,燒時寒暑表度更为热,煙抗颠士燈形式甚多,有製为瓜形者,有製为連环形者,無一定形也,

商事 详论中茶


  西五月二十六號香港孖罅報云,中國茶務,销售出外者,日加衰微,恐不久金失其利矣,本报登录印度之卡路吉打,與锡兰山二处产茶,递年增多,曾苦谏中国,急免厘金之害,以挽回茶利,惟華人不以为意,若饕餮之徒,宁殺肥鹅而烹食之,不肯寬待而常拾其所產之卵也,英商之集于中华茶市者,由众而寡,显为此事之证,华人岂不知之,然全不介意者,岂反以英商不来,而快于心乎,中国茶务之将亡必矣,不特华人不以茶务渐衰为虑,而征税之员,明知茶税昔多而今少,亦不以为意也,此辈但知教茶农考求种茶制茶之法,而不思茶税之重为第一弊也,试取华之销于英市者论之,光绪二十二年,由中国直往英国者,只得二十一万九千四百零九担,其上一年,则有一百万担,相去几至五倍,今年春九江汉口二处,出茶较上年为盛,第一稔所收者,约得五十五兆磅,前英商买茶,递年减少者俄商增多而补之,惟闻俄国尚存茶叶太多,今年能自中国添买者,不过上数之半,尚余二十七兆五十万磅,须销流于英美二国,然上年两国共销华茶不过一十八兆五十万磅,今年出茶过限十兆余磅,若不大减其价,则难脱手矣,但茶价贱而厘税又不稍减,茶农之不伤本者鲜矣,又厦门英领事官,傅冷卡士君尝将该处茶务,详覆英廷,其言足令闻者感伤,彼云光绪二十二年厦门之乌龙茶,共得一兆二亿磅,比其上一年减少百分之五十五,犹恐今年减少更甚焉,过今年之后,更恐不复成茶市矣,该处种茶之郡县,多已抛荒,而茶田更有全壤也,卡士君又指出其弊之由,盖谓制出一兆余磅之茶,值银不过一十三万六千圆,厘金抽其二万圆,出口税抽其三万五千圆,二共抽银五万五千圆,已居茶价三分之一,至其邻国日本,明于先见,去年将台湾之茶税减作每担抽税一圆一毫二仙而中国仍固执其五圆八毫二仙之税,此为中国之失策,夫阅历深则知识进,邻国强当自发奋,而中国独不然,将来茶利俱亡,悔将何及矣,十年前厦门共产茶二十七兆二亿余磅,距今二十余年,例当增多十数倍,不料反减十数倍,卡士君又述识时务者之意曰,中国茶务之弊,非天下最巧之机器所能救除是将厘税全免,又兼用机器或始有济耳,

梧埠新章


  西七月一号香港士蔑报云,梧州立约通商,建设洋税厂,所有征收进出口货税,应如何抽,今已与各国明定税例九则,其一,自外来洋貨,如货经报税,运入西商行栈,即归西商随时发放,其二,外来洋货,无论西商华商贩运到埠,报号纳税后,即要从该埠发卖,不得私运别处,其三,西人既在此通商,所有市面货物,任西商买卖如常,运载货件,就地雇赁船艇,起筑铺屋,就地雇招人工,均不得阻抑,外埠总公司有欲办货到此发卖,任其建立栈房卖货,如有商人在该栈买货后,亦准其复在该地转卖,埠中小船,承西商运载货物,必领凭单,使知此货系某西栈货物,华洋互市,华商不得故作巧伪,以行欺骗,其四,所立市场租界,目下西商不能越限侵占,俟将来市道繁旺,始行增广,洋货既经西商到厂纳税转卖华商,不得复勒收税项,其五,华商运贩洋货到埠,纳足个半税,便可归栈发售,其六,如有由梧州运载洋货往别埠,所过税厂,必要再行纳税,其七,梧州土产货物,如西商欲购运出外,必要向该厂报纳出口税,其八,商家轮船到埠不能乱次湾泊,各守界限,西人卖洋货与华人,必要谨守通商条约,其九,如有由广东运洋货至梧州,由梧州运土货至广东,均要报齐进口出口税,不得走漏,此税则从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七年六月二十六号订立,

矿事 考求宝石


  西四月五号纽约格致报云,乔吾士游历各国归,而论地球上之珍器重宝,谓暹罗京城有大红宝石矿,初各国人闻其名,尚未履其地,为英人垂涎久矣,一千八百八十年,藉端挑衅,袭入其城,索偿兵饷,要挟暹王以此山偿之,英廷既夺此山,遂在伦顿设立公司,取大红宝石,富人皆乐助股,赀本增至三倍,至今取宝之利,尚未填足,皆由欧人到此,不服水土,病死甚多故也,现有四十八人在此督采,掘开矿穴,一层沙覆一层宝石,层层相间,石初出矿,红色斓斑,鲜艳夺目,近矿穴两高山夹住之处,掘开有一类宝石如水晶,色类醉红,由山侧掘开,有粉石,内杂大红宝石,矿中泥甚软滑,沙微黄色开下土数寸,或数尺,则见宝石,间有用东方法取者,矿中间有碧玉石,大红宝石以暹罗及昆崙山为最美暹罗些伦地方,有琥珀矿山,高六千尺,開採已越十五年,至昆仑山巅有多雪,若在雪下開採,必多大紅寶石,及碧玉等,土人用以镶枪柄,游歷者初到富人处,見其家有大碧玉,重至數百斤,英人利之,欲在其左右通商,遣騎士麻率兵往取之,後为土人逐出,夫珍奇之物,何地不產,我美國紐约橙县,亦产有大紅宝石,西北省之山,亦有碧玉琥珀甚夥,波斯犹太国之寶矿,雖多,現已採竭,其宝為墨西哥人多购之,前者西班牙人夺墨西哥之地,易其名为新墨西哥,內有波那山,产有寶石矿,驅烟尘土人當矿工,一千六百八十年,矿工触地雷,山遽陷,压死甚众,考山陷之故,因土人曾藏地雷於山,以禦西班牙,此地既入西班牙版图,歷年既久,故矿工不知而悮触也,前士人取寶石時,以水淋山後,火之,山即裂,而石多變色,自一千八百九年,出有新法,墨西哥及亞拿山,多立公司開採,取出藍色宝石,大如雀卵,亦及波斯所产者,每粒价值四千圓,现歐洲富人,以此石为最佳,今西班牙國,舖勞地方,有琥珀矿,矿穴寬六百尺,內有粉石甚多,每日取矿工人四百名,在山穴取寶之法,先用斧凿之,待至矿石下墜,即用水滌之,如淘金然,琥珀生於石根中,其最佳者生於高山故地球上之琥珀,莫如西卑利亞之高山也,此处之山,前二百年已著名,俄人年中矿稅所入甚鉅,每年取琥珀约值银六十萬卢卑,一千八百五十年,因俄廷重税,公司停採,西卑利亞山,不独产琥珀,金银诸寶皆多出也,地球上甚多寶物,我國能多人考求,亦不让人,我国南方所產寶石,有青莲色,大紅色,粉紅色,银紅色,我国之南方產宝必多,因地球初辟時,大雪积於地上,日久結成宝石也,

秘鲁产金


  西五月五号伦頓商务報云,秘魯國干尼琶地方,甚荒辟,后有人在此採金,其始產金甚少,遂入矿地稍遠,阅十八月获金三萬兩,现英國机器師,往此测量地形,欲築鐵路,由此處至海边,以便運载,此处地土膏腴,宜於种植,夏天寒暑表九十度,當日午時,一百三十度,晚則七十度,冬則天氣和煖,英人多在此經商,地多木料,有一木堅实如铁採矿工人,架树為屋,盛夏则穴地而居,以避酷暑,禽兽甚多,水鸭麋鹿,工人多捕之以充庖厨猴子出則結隊,約有数千,在石上坐戏,此地乃煙尘野人所居,其出見有採矿工人,用强弩射之,以鐵木为矢,传毒於矢末,射人立斃,此處地方,现未開辟,內有大山,山下有坑,流出金沙,英矿師在山外见有金沙,沿路而跡之,見有金山煙塵野人居住,现未能入內地開採,近乾尼琶处有一地名山滔都面高,此地甚多金矿材木,美國與英国購之,价银二兆五十萬圓,买此地者,若無金产,亦多良木,英国欲在此处设例,以得金之多寡,定皇家稅若干,此地產金甚多,將来必繁盛矣,

格致 太阴变动


  西四月二号紐约格致报云,现美國格致師猜利地維登天文台,用遠镜测月,谓現下月中有变动,前数年天文生已考之,亦略得其故,但未明晰,故心常耿耿,以余考之,月之寒暑大变,云气之烘於月者亦變,現尚未能盡窥其微,倘後起有人,更製精妙之远镜,必能剖析分明,匡予不逮,然月之寒暑变動,可以实测,更可以類推,非余之创说也,昔有格致師名级笨打,考得日间月之寒暑,有五百度,夜间月之寒暑,有二百五十度,此可知月中必多火質,或月中之火质,時有爆裂,夫寒暑既有分别,則月必历久而大變,现月中有一角已變動,至月之镜面,或有水晶甚多,更有窍喷出煙燄,如地球火山然,火山有變,则月亦不能無变矣,又有格致師利雲士頓者,在亞非利加洲高華山峽,通出大讷沙河,彼沿溪而行,見左右山色苍翠,氣勢嶒崚,山石层叠,观山之碎石,便知此地初成之時,由地球热质炸裂石既微冷,復当日之中線,火力照於石上,是以此石破碎,日當中時,利雲士以寒暑表插於石面,热至一百三十七度,夫日離地甚遠,尚热至如此,更可知日里甚热,既日入時,其石之热自退,而石里之热,尚未凍,夫石在地球上,一寒一热,尚有变而谓月無变乎,此利雲士之言可证者二也,地球上有许多碎石質,即如月里之碎石質,但月里之碎石质,日積仍不能生植物,盖石質日积而日變,則寒暑不能無变,四十年前,曾有一塊锡在大廟堂瓦上检出,其锡亦縮短一尺,凡锡经日火灼热,必发漲而縮下,锡質因日灼之尚有變,况月借日之光無变乎,如兩片石同一类,用火燒之,一甚热,一不甚热,其热之甚者變多於热之不甚者,曾用一石考之,先绘其石形方寸,後火之,既離火,石略漲大,與旧形不同矣,其次用土砖二塊,横斜叠之,砖角离二十度,用火烘至大热,至夜已凍,量其石角,與旧痕离開數度,可知一寒一热,必能使物变动,其次又用雲石砖二塊,每塊長三尺,宽五寸,厚二寸,砖面磨甚滑,两砖互叠,砖角离十七度,置一年之久,其角自移開半寸,兩砖互叠之处,有磨砺之痕,可知兩砖相叠,无人移之,尚有變動,况月無变动乎,此为月之变动,可以实测,更可类推也,

精究药味


  西五月十五号美國医學院報云,美人精究药味,会內有医士名千尼者,對众稱說,谓日前有某报馆,尝传論某地医士,以蒙药精气二物,致數妇人於死,我历查曾無此事,僅属訛传耳,然在人既有此論,我辈为精究药味会中人,正宜合众人之心思,再加考察,精益求精,方不负立会美意自我论之蒙药與精气二物本有数等用法医士用針割之術始以精气蒙之求其不苦於痛耳,似過多用,而致於伤人,此一定之失也,故用精气以迷人者,固當謹於用時,即用後,仍当多使工役以侍候之,庶免於患,至用蒙藥,則易於防检,蓋精氣质轻,而蒙药质重,故病者每愿受蒙药之熏,不愿受精氣,至用蒙药,當以小罇贮蒙药於其內,医病時,即以白巾覆於病者之面,少試蒙藥於巾上,病者便忘痛苦,故西國妇人,畏產子之辛苦,臨盆時,嘱医士以蒙藥迷之,使不觉痛楚,仍不至伤及小兒,亦一法也,但人常畏之,不敢受用,盖用蒙药迷其母,則當小孩落草之時,不会做声,必至剪断其臍带而後呱呱之声可聞故也,且有医心病而致用刀割者,仍以蒙药勝於精氣,盖精氣之運動較易,失則难於救治也,故医士千尼,每为人用蒙药产子,必問明其人欲用蒙药精气與否,始敢下药,亦因精氣一物,为近日美人所製,人未深識其药性,故難於施用也,

急電传音


  西五月十五号紐約格致報云,倡用急电传音之法,先在美國各大城镇,建設此等電報局,后陆续推广,因此法传电,須新製機器,同一電线,可以同時往还,报达四音,各不相混,譬如同此一息之间,東西兩局,各有兩人同用此線报事,而不相混,且其法快捷异常,常法每分钟約能达英字二十,用此法則能传字三千,若倍其線,则能传字六千,收音之處,以紙带收得记号,另用人翻译其字母於紙上,因其如此快捷,裁減报费,則平日寄书者,後日必改而用电矣,如自纽約寄信至樹可高埠,至少亦須三日,始得回音,若用電音,同日可以往來,又考纽約與樹可高之间,每日來往之信,约四萬函,每函約二百字,则用二線已足矣,因其價廉而快捷,將來各報馆所刻各省之新聞,必由電音传報,且所报之事,必不如今日之簡略,盖急切报紙,最大之本,亦不過十二篇,每篇八柱,每柱二千字,全本不過一十八万五千字,以此新法传之,不過一點钟之久,以纸收之,即為印成之字,但與今之新聞紙所异者,惟字母与记號之别耳,然稍习之人,皆能读也,若多人阅报,則於此新電線局增费有限,不過添用一針而已,若用今之報纸,須五日始能由美洲之東,而達於西,用此捷法,不過一二點钟之久,凡阅遠方新报者,吾知其必舍彼而就此也或谓經營此事,所费甚巨,然以數千兆員之款,而创设铁路,人爭為之,而此事之资,断不如铁路之巨,其利之溥,亦當不遜也,

東方商埠述要


  增至一百二十八萬余担其中有四十八萬八千余担为上白水花糖,來自香港,又機器之入口,光绪十八年,值银二十三萬一千九百三十七兩,光绪二十一年增至一百六十七萬余兩,後開之数,乃六年以來上海茶絲出口之数,

     黑茶     紅茶     绿茶
十六年  二十八萬担  二十三萬担  一十九萬担
十七年  二十八萬担  二十九萬担  二十萬担
十八年  二十六萬担  二十八萬担  一十八萬担
十九年  二十八万担  三十五萬担  二十三萬擔
二十年  三十萬担   三十四萬担  二十三萬担
二十一年 三十五萬担  四十一萬担  二十四万担
     净絲     杂絲     蚕茧
十六年  三十九萬担  五十二万担  五千九百擔
十七年  六十萬担   五十萬擔   七千三百担
十八年  六十一萬担  四十九萬擔  三千三百担
十九年  五十七萬担  四十六萬担  六千八百担
二十年  六十萬担   四十八萬擔  六千七百担
二十一年 六十八萬担  四十七萬担  七千九百担

  光绪二十一年各处運來貨值银列下

由英國  三千二百六十四万九千兩  由澳洲與各海湾  二百一十二萬兩
由香港  二千五百五十五萬一千兩  由加拿大     一百五十四万八千兩
由印度  一千六百九十四萬三千兩  由别國      一百二十六萬三千兩
由日本  七百三十八万九千兩    由中國口岸    一十九萬三千二百兩
由歐洲各国六百三十一萬五千兩    由美國      四百八十五萬八千六百兩

  是年共進口貨,值银九千八百八十三万二千八百二十七兩,內七千四百九十六萬八千五百四十二兩之货,转运他处,計往扬子江各埠,约值三千八百萬兩有余,往北方各口岸,約值二千一百萬余兩,往宁波与南方各口岸,約值九百五十七万餘兩,往日本,約值九十四萬余两,往满洲,約值一百二十余萬两,往香港,約值五十一万餘兩,往高丽,約值八十餘万两,往歐洲,不计俄国,約值二十八萬余兩,其余别国,約值二百一十二萬余兩,尚餘二千三百八十六万四千二百八十五两为上海之用以下所列者为是年入口洋货分类之值

棉貨疋頭  三十兆九十七萬余兩  酒类五十三萬余兩
棉纱線   一十一兆二十一萬余兩 粗麻包四十五萬餘兩
鸦片煙   一十七兆六十七萬餘兩 高丽参四十三萬餘兩
糖     五兆七十二萬餘兩   燕窝三十八萬餘兩
金類    四兆九十六萬餘兩   野絲三十六万餘兩
火水油   三兆五十五萬餘兩   番鹼三十三萬餘兩
羊毛货   二兆九十零四千余兩  胡椒三十三萬餘兩
煤炭    二兆四十八萬余兩   呂宋煙二十八万余兩
机器    一兆六十七万餘兩   苏木三十一萬余兩
海菜    八十五萬餘兩     玻璃二十八萬余兩
材木    三十三萬余兩     皮货二十七萬余两
染料顏色  七十四萬餘兩     傢私雜貨二十七萬餘兩
火柴    七十二萬餘兩     紙料二十六萬余兩
绳缆    二十五萬余兩     扇一十八萬餘兩
青靛    二十四万余兩     草席類一十四萬余兩
沙鱼    二十三萬余兩     香信一十三萬余兩
白荳蔻   二十二萬餘兩     钟鏢一十三萬餘兩
洋針    二十一萬余兩     面粉一十二萬余兩
硝     一十八萬餘兩     药材二十五萬余兩

  另有經過上海而運入內地之貨,值银一百一十五万余两,此等货大率金與火水糖煤居多,土产之货,由西式船運入上海者,是年值银五千八百二十六萬余兩,來自扬子江各埠,值银三千五百萬兩有奇,來自南方各口岸,值银一千二百万两有奇,來自北方各口岸,值银一千零八十余万兩,留存上海用者,祇得九百四十九萬余两,又光绪二十一年,上海之土货,运出外国香港並中國别處口岸者,分类價值列下,

生絲   二十六兆七十四萬兩  谷种花仁一百四十九萬兩
绸缎疋頭 九兆七十八萬兩    麥米一百二十八萬兩
茶    一十五兆二十九万兩  紙料一百二十四万两

  康哥国  非洲之中       鹿閃卜國  歐洲
  卷七   君主國
  大清國  亞洲       俄國    歐亞兩洲   北暹羅國亞洲
  卷八   君主國
  文匿哥國 歐洲       奧文國   旧属土耳其  门的奈哥國旧属土耳其
  卷九   君主國
  土耳其國 歐洲       波斯國   亞洲阿富汗國 亞洲
  畢但國  亞洲印度北    捻蒲路國  同上高麗國  亞洲
  三毛亞國 太平洋海岛    汤加國   太平洋海岛摩洛哥國  非洲西北
  搬紐國  非洲中四国之一  滑地國   同上亞比仙尼亞國  同上
  埃及苏丹國 同上

丁酉列国岁計政要卷首


  各國比較民数表



  各国比較地数表


择译美国格致补遗书


  美人论天下铁路,谓在七十二年以前,英国为倡造铁路之始,斯時仅二处,一名士的頓,一名打令顿,此二铁路,原创於一千八百二十五年,九月七號,彼時地球各國,皆羡英人匠心之妙,将大有为也,嗣后环球之广,無论教化之邦,野人之土,莫不有之,铁道之設,几遍寰宇,吾试問曰,我美国铁道長短,费用若干数,诸君能道及否,或可知其梗概,如將环球而計,亦能详述否,如旧岁吾所云,地球之內,铁路合而計之,共有四十二萬七千二百十五英裡之長,分而計之,则北亞美利加洲,占二十萬二千九百八十三英里,欧羅巴洲,占十五萬二千四百十七英裡,亞細亞洲,占二万六千七十八英里,南亞美利加洲,占二万三千七百九十九英里,奧大利洲,占一萬三千七百九十五英裡,亞非利加洲,占八千一百四十三英裡,又论吾美國鐵路之長,與歐羅巴亞细亞二洲,合而比較,尚不及吾美國之長,溯自一千八百九十六年,美国鐵路,長有十八萬零九百五十五英裡,而環球诸國,由铁路运貨者,莫與吾美等伦,自有人類居於地球上者,兴盛未有如吾美之速,而铁路創成較捷者,莫與吾美比京,何則,实由吾美船廠木廠铁厂金矿银矿,以及各項機器工艺等业,俱欲百物流通,故锐意經营,多筑铁道,以期输運灵捷,暢銷各省貨物,英人虽獨出心裁,始创鐵道,欧洲皆師其法惟吾美特为变通,無俟窃法它人,故別出巧思以臻美善,盖英人铁路僅能达其通商市面城镇大埠耳至於乡落农场,未見其有關心慮及者也,吾美则無论城鎮商埠,僻壤窮乡,有人迹之所及,即有铁路之所至,岂仅為孳孳图利之舉哉,实為便吾民之事,利郵传之政耳,初英国之创铁路也,士的頓打令頓二处,計共長祇三十八英里,至快捷之车,每一點鐘仅能行二十英里,阅四年後,吾美始開筑铁路,其意专为暢销百物而設,是時承办乃摩壳吃臣公司,其铁路之長,仅十六英裡,由阿般弥埠,达至士哯慝士地埠,開办時,在一千八百二十九年八月九号也,阅四十年後,即一千八百六十九年五月十号起,由美之西方省未士暑别開筑,直通至太平洋海边,從此吾美之铁路,兴盛之处,有加無已,近七十二年之內,而环球铁路,較诸往昔,蒸蒸日上,合计筑铁路之费,共三十千六百五十兆英金,惟此鐵路之费,美英兩国,实居过半有奇,計美國占费十千九百六十三兆五十八萬四千三百八十五圓,英國占费五千五兆圆耳,惟吾美创兴铁路之舉非徒虚费思慮为事,務使功成遠及而後已,又论前所铸之钢條,屡因锈坏致废,無人過問,由鐵路未盛之故,及後此项工程大兴,而年中所用钢條,销至長有千余二千英里之多,以上所销,仍未見其暢销之廣,惟是亞细亚中国地球之東部各处与吾美国大不相牟国法制度泥守成規一若百年以前景象

路電择录


  西六月二十九号电云,法国特遣使臣名地,握加士地,往贺英君主登極六旬之期英皇与其太子維亞款接甚殷云, 又云,英各属地,皆有遣人到贺登极六旬之期,英君特命皇太子维亞,在卜鹿件欿宮接見如礼, 又云,烟贱轮船,由香港開行,久未回埠,知必途中失事,今查该船在士卡打,被风打沉,船中救还搭客九人,水手三十三人,船中办事三人,因米也轮船行经其地拯救之, 三十号電云,各国特遣使臣親往伦顿致贺英君登極六旬之期,今並辞别回國, 又云,英國內稅,本年夏季,共抽得银一兆五十万镑,比前夏季所收有加无已, 七月一号电云,現印度加喇吉打埠,土匪滋事,致伤西人数名,警报守兵,登即搜捕, 又云,煙贱轮船名因顿者为飓风所覆,得生还者數人,其余俱被溺斃,該埠巡船闻耗,前往海上寻覓,遍寻不获,英主闻之,電諭該埠,为该船被难者悼惜云, 二号電云,现美廷议員新议白糖加稅之例,经画定舉行, 又云,德國现派一副欽使名墨加前往波斯國蒞任,并兼理使馆事宜, 四號电云,现美國所议稅务新例,近日始行议妥,因前此民情未洽,是以迟延云, 又云,日本檀國相爭之事,今美之內務大臣,復日欽使云,日本無庸多生事端,檀国素归吾美保护,载在盟約,非獨日本不能犯檀例,即各与国亦不得侵犯云, 五号电云接法京巴黎斯六月二十九号电,意大利有战艦一艘,名波臣利疎,因與本國兵轮見礼,燃砲致敬,不料隔位之砲,被火燼焚炸,轰毙砲兵五名,其鐵艦於一千八百八十三年,在英国所造,载重三千六十八墩, 又云,接到日本东京來电,六月二十一号,日本內務大臣,电致美国总统,言及檀国禁我日人登岸,此例不合,惟美国与我日本,素敦邦交,何檀國多方勒禁,意欲败我日人商務,美国反助檀国为暴,我日人断不干休,前一千八百九十三年,檀与美联,约內雖有共相保护之语,惟各国在檀国通商,檀美皆不之禁,何独禁我日人,我日人商務大受亏损,檀国須将阻碍工人费用赔偿,否则难作罷论云,
  本馆告白 列国岁计政要一书备载各国政事诸凡铁路轮船电线学校商務方裡人数等事为习西學者第一要书西人每年一册中国自癸酉始有译本其後阙然今特购本年新出之册按期译出附于各期報後又东方商埠述要举凡中國通商口岸与夫暹罗南洋高丽日本某物某货出口入口價值稅務皆極详明每期并附报末將來印译成书另行拆售以供世之留心時务者
  本馆告白 本报驻上海分馆前迁往新馬路梅福里嗣嫌其地太僻今仍迁回四馬路時务报馆内所有外埠來函徑达時务报馆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