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城市噪音現狀
黃就順 鄧漢増
澳門城市面積小而人口稠密,樓宇十分擠迫;街道狹窄而車輛衆多,交通十分繁忙;工廠與住宅雜處,建築施工地盤不少。因此,交通噪音、工業噪音、建築噪音、生活噪音的污染相當嚴重,已經成爲澳門主要的城市公害之一,對市民生活影響甚大。市民對環境問題的投訴之中,大部份都是噪音騷擾的投訴。
一、城市噪音調查方法
城市噪音調查一般採用流動測量方法。根據調查目的,選定若干個測量點,用便攜式聲級計一個一個點去測量。或者分成幾個組,每組負責幾個點。測量時用聲級計的慢檔響應瞬時A聲級,每隔3至5秒讀一個數,每點讀100或200個數據。然後按照統一規範用電腦統計。
統計結果用三種指標表示:等效聲級Leq——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及許多國家採用的評價指標;峰値聲級L10——是測量時段內有10%數據超過的數値;本底聲級L90——是測量時段內有90%數據超過的數値,表示該處的基本噪音底値。
按照調查目的,城市噪音調查通常可以分爲環境噪聲調查、交通噪音調查等。
城市交通噪音調查的對象是交通噪音,因此測量點選在主要馬路上。每個測點讀取200個數據。同時需要記錄車流量。
城市環境噪音調查的對象並不限於交通噪音,而是涉及各種來源的噪音。因此調查範圍也不限於主要馬路,而是遍及整個城市。具體做法是將城市市區劃分爲若干個500米見方(較小的城市則可以是250米見方)的網絡,在每個網絡的中央或其附近選一測量點。每一測點測量時讀取100個數據。
筆者得到澳門環境技術事務室、澳門扶輪社和澳門社會科學學會的贊助,在澳門培正中學史地學會的協助下,於1992年4、5月間和1993年4月分別進行了澳門城市交通噪音調查和城市環境噪音調查。下面根據這兩次調查的結果,對澳門城市噪音的現狀作一簡單介紹。
二、澳門城市環境噪音
這次調查是將澳門半島劃分爲102個250米見方的網絡,選出102個測點,每一測點在白天測量100個數據(總共10,200個數據)。統計得出結果後,用下列標準來評價各測點所代表網絡範圍的噪音環境質量:

對噪音環境質量評價的方法有多種,這裡採用75分貝作爲統一評價的基準。因爲對於人類來說,75分貝是戶外高煩惱噪音級。
1.城市總平均值和各區平均值
根據這次調查的結果,澳門城市環境噪音等效聲級的總平均値爲73分貝,峰値聲級爲76分貝,本底聲級爲67分貝。對照上述評價標準,澳門平均等效聲級屬於噪音污染很嚴重、環境質量很差的一級,而且巳經接近惡劣的邊緣(祇差2分貝)。也就是說,澳門幾十萬市民現正生活於在近乎惡劣的很差的城市噪音環境之中。
這次測量的102個網絡基本覆蓋了整個澳門半島(除了貯水塘、新口岸新塡海區、南灣新塡海區及黑沙灣二期新塡海區以外),它們的平均値可以代表澳門城市環境噪音的平均狀况。
將102個測點按澳門半島五個堂區範圍分別求出它們的等效聲級平均値:大堂區——77分貝,花王堂區——74分貝,風順堂區——74分貝,花地瑪堂區——72分貝,望德堂區——70分貝。
大堂區的噪音環境質量平均狀况已達“惡劣”之級別,其餘4 區均屬“很差”之列,而且王堂區、風順堂區和花地瑪堂區都已接近惡劣的邊緣(祇差1至3個分貝)。
大堂區的19個測點中有12個達到惡劣級別,佔63.2%。望德堂區10個測點中祇有2個屬於惡劣,僅佔20%。其餘3個區的測點中,分別有43.2%到47.4%屬於惡劣。
2.各測點的比較
全部102個測點的噪音等效聲級都超過55分貝。其中環境質量達到惡劣級別的有46個測點(佔45.1%),屬於很差的有40 個測點(佔29.2%),屬於差的有16個測點(佔15.7%)。
噪音環境質量惡劣的測點主要分佈於交通繁忙的馬路附近,例如,罅些喇提督大馬路、沙梨頭海邊街、巴素打爾古街、火船頭街、河邊新街、新馬路、殷皇子大馬路、水坑尾街、南灣大馬路、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友誼大馬路、高士德大馬路、慕拉士大馬路、漁翁街、靑洲大馬路、巴波沙大馬路等。
噪音污染程度相對較輕的測點主要分佈於沒有或甚少樓宇的公園、山丘等處,例如,東望洋山、西望洋山、望廈山、靑洲山、孫中山紀念公園、白鴿巢公園、海角遊雲、大炮台、山頂醫院等。即使是這些地點,本來需要特殊安靜,但是由於附近樓宇衆多冷氣機的噪音、建築地盤的打樁聲等,它們的噪音環境質量仍然遠未達到基本沒有噪音污染的“好”的級別,而是也屬於噪音污染不容忽視的“差”的一級。
三、澳門城市交通噪音
交通噪音調查是在澳門半島20條主要馬路上選了69個測點,代表52個路段(其中有的路段中間有隔離帶分開的則兩邊都選測點),每一測點在白天讀取100個數據(總共13,800個數據)。
1.城市總平均値和測點瞬時最大値
將69個測量結果平均後得出的澳門城市交通噪音等效聲級的總平均値爲75分貝,峰値聲級爲79分貝,本底聲級爲68分貝。
根據中國的城市環境噪音標準,交通幹線兩側的等效聲級白天不應超過70分貝。澳門的總平均値也已經超過這個標準5個分貝了。
這些祇是統計平均的狀况。如果讀取數據的那一瞬間正好有重型貨車或大巴士經過,或者有電單車風馳電掣駛過,噪音値會突然增大。這些瞬間最大値比平均値大得多。
在69個測點中,有11個測點得交通噪音最大値高達91至94分貝,34個測點達到86至91分貝,23個測點在81至85分貝之間,祇有一個測點爲76分貝。
2.馬路平均值
將每條馬路各個路段測點進行加權平均,便得出代表各條馬路的交通噪音平均値。所調查的20條馬路的平均等效聲級全部超過70分貝的容許標準。
其中交通噪音污染最嚴重的是水坑尾街、荷籣園大馬路、東望洋街、巴素打爾古街、火船頭街、新馬路和慕拉士大馬路,等效聲級高達76或77分貝。雅廉訪大馬路最小,但是也有71分貝。高士德大馬路及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爲73分貝。其餘都是75分貝。
除了雅廉訪大馬路外,其餘19條馬路的峰値聲級都超過76 分貝。其中最高的水坑尾街和巴素打爾古街高達81分貝,慕拉士大馬路、新馬路、火船頭街和關閘馬路達到80分貝。
3.路段交通噪音
在52個路段中,祇有雅廉訪大馬路有兩段(罅些喇提督大馬路至連勝馬路之間、荷蘭園大馬路至士多紐拜斯大馬路之間)的等效聲級爲70分貝,其餘50個路段全部大於70分貝,都超過了容許標準値。最高的是荷蘭園大馬路的助學會街至東望洋街口之間的一段,高達82分貝。其餘有16個路段在76至80分貝之間,23 個路段在71至75分貝之間。
全部路段的峰値聲級都在74分貝以上。其中荷蘭園大馬路的上述路段更高達85分貝,與之相連的水坑尾街從東望洋街口至伯多祿局長街口一段也高達84分貝。在76至82分貝之間的有45個路段,祇有5個路段爲74或75分貝。
據硏究,噪音在70分貝以上會干擾談話,使人心煩意亂,精神不集中,影響工作效率,甚至會發生事。而這次調查的澳門20條主要馬路的交通噪音平均値全部超過70分貝。也就是說,走在澳門市區主要馬路上的市民和路旁的住宅、商店經常受到交通噪音的嚴重干擾,精神上和健康上都會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
四、澳門城市噪音的主要來源
根據城市環境噪音調查的結果,等效聲級大於75分貝、環境質量屬於惡劣的測點,絕大部份都在馬路邊。而交通噪音調查亦充分說明澳門交通噪音污染的嚴重程度。因此,澳門城市噪音污染的主要來源是交通噪音。
澳門半島街道狹窄,車輛又多,而且增加速度很快。1995年12月31日統計,行駛中的汽車達到40,684輛,比十年前的1985 年增加了四成。平均每1000名居民,就有汽車96輛。另外還有數以萬計的電單車。幾萬輛大、小汽車和電單車終日在街道上奔馳,發出擾人的噪音。特別是重型貨車、大巴士或電單車在你身旁飛速掠過時,噪音更是震耳欲聾。
控制與防治澳門的城市環境噪音,首先應該從交通噪音的控制與治理着手。當然,工業噪音、生活噪音、建築噪音亦不能忽視,都需要嚴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