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家爲國”應爲“保家衛國”

  九月十二日香港一家日報的《周日彩頁》介紹雲影畦的父親,其中有一段寫道:“她的爸爸叫雲春霖,畢業於廣州嶺南大學英文系,並取得獎學金赴笈美國,不過他從小就受父親(即影畦的爺爺)影響,喜歡從軍,保家爲國,於是便考進日本軍事學校受訓(蔣介石是他的學兄),最後更當上了國民黨的少將。”
  “保家爲國”實爲“保家衛國”的筆誤。“保家衛國”就是保衛家鄉和祖國。“保家衛國”是五十年代初期我國抗美援朝時候經常出現在報刊上的慣用語,相信上了年紀的讀者都耳熟能詳。
  “保家衛國”這一成語《現代漢語詞典》及其補編都沒有收錄。《漢語大詞典》則列之爲詞目。引述的例子正是描寫抗美援朝的文學作品——“袁靜《伏虎記》第十一回:‘支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又第三一回:‘<紅紙對聯>上面龍飛鳳舞地寫着:槍砲聲中除舊歲,抗美援朝第一春。橫批是:保家衛國。”
  此外,上述引文“並取得獎學金赴笈美國”一句中,“赴笈”實爲“負笈”之誤。笈是書箱,負笈就是背負書箱遊學之意。《抱樸子·祛惑》“書者,聖人之所作而非聖也,而儒者萬里負笈以尋其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