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憂戚相關”還是“休戚相關”?
有一篇文章寫道:“我們憂戚相關、苦樂與共。”可能作者這樣理解:“憂”就是憂愁,“戚”就是悲哀,憂愁悲哀時要互相關心。
其實作爲成語只有“休戚相關”而沒有“憂戚相關”的。“休”是喜悅、歡樂之意。《廣雅·釋詁一》:“休,喜也。”《詩·小雅·菁菁者莪》:“既見君子,我心則喜。……既見君子,我心則休。”王引之《經義述聞·毛詩上》“我心則休”:“家大人曰:《菁菁者莪》篇:“我心則喜”、“我心則休”。休亦喜也,語之轉耳。《箋》曰:“休者,休休然。”休休猶欣欣,亦語之轉也。”
“休戚”就是歡樂與悲哀。最早出現“休戚”一詞的是《國語·周語下》:“晉孫談之子周(晉悼公)適周,事單襄公……晉國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怡……爲晉休戚,不背本也。”這一段話是說:晉國孫談的兒子孫周到周朝,奉事單襄公……晉國有患難,他未嘗不悲哀;晉國有喜慶,他未嘗不快樂……爲晉國的事而歡樂悲哀,表示他沒有背叛本國。
成語中的“休戚相關”就是說彼此之間的歡樂和悲哀都互相關聯。可見關係是何等密切。另有一成語“休戚與共”,意思也差不多,就是說彼此之間的歡樂和悲哀都共同承受。
因此,上述那篇文章的一句話:“我們憂戚相關、苦樂與共。”應改爲:“我們休戚與共”就可以了,因爲這樣一改苦樂與共就顯得重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