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天地

梅泳璇

義工


  隨着社會的發展,澳門人口密度不斷增加。政府及社會人士或許忽略某些人的存在及重視,如獨居老人、單親家庭、傷殘人士等。他們心裏極需要人們的幫助和開解。幸好。社會上有不少慈善團體和個別人士的熱心公益,當中包括義工,幫助他們、關心他們,騰出自己寶貴的時間,服務大眾。
  有人說,做義工有甚麼好,又浪費時間,又沒有工資。其實,義工顧名思義是義務工作,有一句老話:“施比受更爲有福”。我極之贊同這句說話,試問誰喜歡別人的幫助和施捨呢!義工服務對象普遍是獨居老人、弱智人士等,義工們定期的探訪,帶給有需要人士無限歡樂和安慰。我想,只有他們才可感到滿足和值得。
  但隨着社會的轉變,義工的工作也許不斷增加。可是義工們的工作時間是有限的,有些朋友可能一星期只能抽幾小時出來擔任義工工作。所以,報紙也經常可看到招募義工,義工訓練課程等。雖然做義工不是很艱辛的事,只要有愛心。但人們常常用沒有時間,有很多事情要做。其實,他們的時間大多數用作卡拉OK、打遊戲機等。因此,義工也要推廣宣傳,向人們宣揚做義工的意義,例如做義工可以幫助別人,增進人與人的溝通和愛護。在此,我認爲學校應該鼓勵學生做義工,或做短時間義工。當然在不影響學生正常功課之下,例如學生放學後,可利用此段空間做義務工作。眼見很多學生放學後流連遊戲機中心或到商場逛街,其實是浪費時間的表現。在日本,有一所中學的學生,她們利用課餘玩的時間,到老人院給老人家送溫暖,和他們談話、玩遊戲、讀報紙等,她們是出自愛心,相對在澳門比較少,學校在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個人修養也可作爲課餘活動。除了球類活動之外,另一個選擇給學生。這樣亦可令到學生們有一個認識自我的機會,多些和別人溝通,認識社會,加強對社會的歸屬感。將來對自己的人生也有幫助,幫人等於幫自己。
  上述除了學生之外,家庭主婦亦可以當義工,家庭主婦在家庭裏充當重要角色。其實,她們也可走出家裏當義工,利用空餘時間,可以幫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打掃家居,和他們聊聊。在老人家心目中,有人關心他們勝過給他們黃金,你說對嗎?
  做義工,是不分年齡,不分國籍,也就是老人可以做義工。在鄰近地區,如香港,有不少老公公、老婆婆,他們做了十多年的義工。他們多數認爲做義工,是件令自己開心又可幫助他人,他們全是退休人士。在退休生活中,除了做晨操,伴孫返放學外,一般都是很無聊。在老人家心中,也需要社會的認同。退休不等於無用,等死。應多些善用他們的時間,凝聚他們的力量。當中,有些人是以過來人身份,經歷以前別人的幫助,才有今天的他們。所以,從而開解他們,畢竟他們有共同的歷史,共同的話題。相信比較容易溝通,對他們來說,這也算件有意義的事。
  社會上,不少人從報章上知道義工的存在,但少有得到人們肯定的貢獻。所以,我認爲應給予義工們表揚。最好每年舉辦一次,一方面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另一方面同時讓人們知道做義工的意義和滿足感。尤其應針對青少年朋友,多灌輸做義工的好處。同時家長們亦應鼓勵子女多參與義工的活動,最好身體力行,共同參與。這樣不但增進親子關係,讓家庭、讓社會變得更和諧、更美滿。更讓青少年朋友認識自己、認識社會,改善人際關係。將來出來社會工作,更顯得得心應手。
  我們彼此生活在澳門,應多關心自己的社會發展,共同建設澳門。澳門已回歸祖國,落實澳人治澳,這是我們期待已久的希望。澳門的將來有賴我們的年青一代去推廣澳門、服務澳門。這些工作都有賴我們的努力,團結一致。正如義工服務,亦同樣需要大家的支持,共同參與,令澳門變得更有活力。就從今天起,我們共同努力,向美好的人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