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研究方法探索
澳門第三屆母親節兒童少年詩歌的符碼析讀
吳國昌
應澳門市政廳文化康樂部邀請擔當第三屆母親節兒童少年中文詩歌比賽的評判,有幸得以全覽參賽詩作三十七首,順道做一次符碼分析的閱讀。
三十七篇內,用直接陳述或慣常比喻的方式歌頌母愛偉大的佔三十篇即百分之八十一;若把歌頌燕子母親、思念母親、憐惜母親的詩篇計算在內,共三十五篇即佔百分之九十五。
在較直接的三十篇裏,“偉大的母親啊”、“您把一生的歲月全送給我”、“您給我勇氣面對困難”、“無微不至地培養我”、“母親的愛是最珍貴的”、“你的笑容永刻在我心中”、“帶給我們溫暖”、“您是我生命中的指標”、“您從不計較為我付出了多少”、“我卻一絲也不懂珍惜”、“我多麼需要您”、“引導我走光明的路”、“她增添了不少皺紋”、“為我帶來希望的曙光”、“心靈深裏蘊藏着您的愛”、“沒有您我便失去人生的方向”都是常用的陳述句,同時,也喜歡把母親或母愛比喻作“春風”“城堡”、“月亮”“太陽”、“燈塔”、“海港”、“大樹”等等。三十五篇歌頌、思念、憐惜母親的詩篇共同組成了一種對母親的主流講法。在這種講法裏,溫柔、關心、犧牲、忍耐、溫暖、愛護、慈祥都是“母親”的必然屬性;,“母親”的成就只在於對子女的照顧,而子女必然應於母恩浩蕩、愧無寸報、由衷誠服、感激涕零的地位。社會人生其實並不簡單。現實世界的母親是否可以用這種定型來概括,那是社會調查的問題。可是,詩歌作為一種文學形式,總不能自甘為課堂上主流講法的影印本。如果服從主流講法的話,怎樣在這種主流講法的基礎上寫出新意思、新感覺便成為寫作策略的重要目標。
本來,在文學制作中,容納主流講法與另類講法、異端講法並存、衝突或協調、變奏,通常有利於產生新鮮的閱讀效果。可是,今次參選作品中,這種容納另類講法、異端講法的制作絶少。要寫作水平進步,思想開放(容納多種講法交流)是必需的基礎。
在服從主流講法的基礎上從事文學寫作,就恍似戴着腳鐐跳舞,要創出新意,頗考功夫。
以下嘗試對三十七篇詩作中閱讀起來較能引起興趣的八篇進行較具體的符碼析讀。
在本文下筆之曰,詩作尚未完成,既未知道作品名次,也未知道詩作寫作人的名字。因此,以下各篇沒有寫作者的名字,也並非按作品名次排列。
析讀方法是從閱讀和比較中界定構成詩篇特色的主要符碼系列。在現代流行的詩、散文以及小說寫作形式中,詩作特别着重象徵符碼的建構。傳統詩歌則更着重旋律符碼的佈置。可是,資料符碼、評釋符碼和序列符碼也佔相當重要的地位。
以簡單的DAT建構SYM題目溫暖的太陽明亮的月亮可愛的地球
溫暖的太陽好比天下的母親, 當我寒冷時, 使我溫暖, 天下所有的生命, 也依靠太陽的溫暖母愛。
明亮的月亮好比天下的母親, 當我在黑暗中走路時, 帶來光明, 不使迷失了路小羔羊。
可愛的地球好比天下的母親, 使我安全地居住, 不使我受風雨所擊, 以至受摧殘可怕。
|
這篇舍棄掉平鋪直敘的寫作方法,沒有關涉實際生活內容的資料,純讓慣常比喻母愛的資料符碼去發揮。全篇的特色是用簡單的資料符碼去建造一套有秩序的象徵符碼關系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母親音象 太陽 月亮 地球 段內正面 溫暖 光明 安全 段內中介 我 我 我 段內反面 寒冷 黑暗 風雨 跨段對比 母愛 小羔羊 可怕
|
不用說,母愛是跟溫暖、光明、安全同一陣營的,可怕是跟寒冷、黑暗、風雨同一陣營的,小羔羊即是在每段內作爲中介體的我。象徵符碼的建構基本上是成功的,可是,由於資料符碼較單純,局限了象徵符碼可以啓發的想象範圍。
不協調的DAT與COM題目母慈頌
母親—— 有時候,我仰望蔚藍的天空, 千變萬化的天空有一團團的白雲隨風飄浮。 一羣羣的鳥兒翱翔在白雲間。 這情景是不能永久, 但您的愛卻是永恆不變。 無論是晴天或陰天, 您的愛都在我周圍包圍着我,
使我感到無限的溫暖,快樂。 母親 您雖然生長在五十年代的社會, 受到當時封建制度思想下的控制, 您的命運撐(掌)握在它的手裏, 全都由它主宰。 您年少時雖然生長於貧苦的家庭裏, 飽受饑寒交迫之苦, 可是您從不向它低頭, 因您那堅毅的意志去克服它。 母親 您是否是世上最愛我的一個, 我想,我想,應是世上最愛我的一個, 無論在甚麼環境下, 您都是無微不緻(至)地愛護我、關懷我。 您爲了整個家庭、兒女的將來, 不段(斷)用您的勞力去工作養活我們, 又用勞力換取的金錢來給我們供書教學。
母親 您經過了四十載的光景, 又經歷了風風雨雨的歲月, 那可惡的歲月把您容顏變成蒼老, 又變換了一個愁倦的臉孔。 但您的慈愛亦存在, 沒有因歲月流聲而消逝。 母親 您的堅毅意志力使我很敬佩, 有如太陽的光輝帶給普世的歡樂, 如果失去了您就如全世界失去太陽一樣。
|
母親是本篇的序列符碼,把全篇分成五段。本篇特色在於引用了相對地不同的符碼。在今次參選作品中,不乏引用自然界的資料符碼(如本篇第一、五段)和慣常的文藝腔式評釋符碼(如本篇第四段)。可是,引用社會性評釋符碼者卻屬於本篇的特色。
我們不妨留意第一、五段自然界資料符碼跟第二、三段社會性評釋符碼的對比。特别是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對比,構成了閱讀起來明顯不協調的效果。如果採用追求和諧的美學觀立場,不協調便意味着不及格。反之,如果舍棄追求和諧的意念,本篇的不協調風格正好表現了不同符碼類型的並置意義。 符碼類型 自然界資料 社會性評釋 主體關系 普照/仰望控制/克服 主體感覺 喜悅 艱苦 意義 希望 現實
|
需要一提的是不精練的造句使詩篇讀來類似分行的散文,但在這裏反而有助於粗糙地突出不同類型符碼的對比。
十分協調的裝飾性DAT題目:愛的啓航

我想把思念您的心, 托(託)給飄過的雲, 願那讚美的風, 輕逸的飄向您心中。 我知道您就是愛, 我知道年華如水, 我知道秋聲在您面容上加添了憔悴, 但我更知道您爲我付出無盡的愛和淚。 願我是一只小風帆, 您讓我快樂地揚帆, 看一看四海、開一開眼界、遊一遊世界風光; 管它是大浪翻騰, 風雨潚潚、浪蒼蒼(滄滄)、狂風呼呼, 烟霧也濛濛, 您像是一個慈愛的海港, 溫柔的雨眼是燈塔, 滄桑的雙手是堤壩, 等待我平安回家鄉。
當我走在冷清的路上, 天空正飄着濛濛細雨, 在這寂寞暗淡的暮色裡, 獨自徘徊在雨中, 雨絲就像您柔軟的細髮, 深深系住我的深處。 我輕踏著夜的腳步, 母親的愛, 恰似花朵插在天的朦朧(朦朧)處, 花瓣上有一顆夜明珠, 照出了一道彩雲般的路。 伴着我身邊的母愛 是一道能穿越無數胸懷 而不減絲毫的金色陽光。 當我凝視着夜空的星。 那星像是漂泊的我, 那星邊的月 像是溫暖的母親,
伴着我,守着我, 是多麼的甜蜜溫馨。
|
跟上一篇恰恰相反,本篇引用的自然界資料符碼跟比喻“母親”的符碼(海港、燈塔、堤壩)以及“母親”身體的符碼(兩跟、雙手、細髮)配合起來,構成了閱讀感覺十分和諧的關系。
在今次參選作品中,這一篇造句較通順,在陳述之餘,以比喻方法運用作爲裝飾的自然界資料符碼較豐富。若果跟現代港台流行的加強詩篇意象密度的觀點看來,本篇意象的密度(具象的裝飾性資料符碼密度)還是不夠的,平鋪直述(常識性的評釋符碼)仍算較多。
圍繞火焰建構SYM題目火焰

你在春天裏, 曾把在霧中的我照明, 使我能徒(逃)離霧的魔掌, 在夏天裏, 曾幫我把被雨弄濕的衣服烘幹, 使雨水不再侵害我, 在秋天裏, 曾把着涼的我蓋被子, 使我不再被病魔纏擾, 在冬天裏, 曾把被寒風侵襲的我溫暖, 使我有了一個庇護的地方。 我不再寂寞了, 早上的陽光刺痛了我的眼睛, 便聽見母親嘹亮的聲音, 她的聲音在耳中回響、震動 中午的陽光直射我的頭頂, 回到舒服可愛的家,
又再聽見母親的叮囑。 我不能明白, 眞的不能明白, 母親的無微不至只靠一點點的火焰 這些火焰帶來了我一線的曙光, 使我的前途充滿希望, 我不會讓火焰熄滅, 將它傳給千千萬萬的下一代, 帶來了無限的曙光!
|
這篇的第一個特點是引入大量有關火焰的意象,散佈全篇,作爲母愛“的代表形象,試圖建立一套象微符碼。
這篇的第二個將點是憑刻意設定的序列符碼支撐詩篇的發展,以便火焰意象有表演的機會。這些序列符碼包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早上、中午等。
由於寫作功力的關系,在秋天“的一節忘記了安插火焰意象。爲強調火焰作爲母愛代表意象而把火焰稱爲你“的創意未能貫徹堅持,以緻在你之外又出現了一個以她“的身份出現的母親。雖然如此,象微符碼和序列符碼配合經營的寫作意圖還是清晰可讀的。
減少COM可讓洗衣車說話題目寒夜
夜了 室內的溫度只有六度 而媽媽的一雙手 浸在冰冷的水裏 擦洗着一盆污穢的衣服 憐(鄰)家的洗衣機隔着牆壁 正在震響得熱鬧 正在震響得熱鬧…… 在家那還未懂事的弟妹 分别不停地嚷着,要爸爸買洗衣機 然而 他們根本不知道 爸媽的一雙手卻爲我們捱得粗糙
早出晚歸、傾洩血汗所獲得的薪酬— 全部是爲了我們 而他們卻從沒有眞正享受過……
此時候 弟妹那些叫嚷聲還沒有停止 惟母親無言
|
選擇一個特定場面,突出場面內一些現象和行動來顯示“主題”意義,是小說常用的技巧。這是本篇第一個特點。在今次參賽作品中,運用這種技巧寫詩的並不多。本篇第二個特點是題材相對地獨特。儘管在市面上也有不少寫貧窮家庭現實生活的文章,但在今次參選作品中,大部分題材局限於以慣常比喻材料頌揚母愛,能引用實際生活材料而夠具體化的,卻要數本篇。
現代文評人看小說,總是要求讓情節、行動自行顯露”主題“,而反對靠作者介入作正面評論來講解主題。從這個流行的文評習慣看來,本篇安插的一批評釋符碼(例如說弟妹未懂事,說弟妹不知道,說爸媽未享受過等等)都反而妨礙了憑行動、情節自動說話。
本篇圍繞着手洗、機洗的對立和嘈吵、靜默的對立展開的序列符碼本身應該可以足夠顯示“主題”。
減少COM可讓淚珠說話題日媽媽的生日
在寫上”生辰快樂“的蛋糕上 燃亮着幾點星光似的燭光 那光亮映照在媽媽的眼底裏 我看見了 那爬在她眼上的一顆歡樂的淚珠
一支簡單的生日歌與 一張不值文錢的生日咭 裡面只寫上一句 ”祝媽娶媽生辰快樂!“ 然而,我又看見她那含笑的咀角上 流露着無限的安慰欣喜…… 她沒有刻意緊記
那爲養我愛我所付出的血汗辛勞 亦從不曾記過要我報親恩…… 從某天她報着我那幼小的手 一筆一劃耐心地教我寫字 到今天 她仍沒有片刻的稍離 一直一直的(在)我身旁培育誨道 在每次我將要跌倒的時候 她就化成一無形的手杖 給我支持扶助鼓勵與勸勉…… 如今 在她那疊起滿是皺紋的臉容上 喜悅 激起了她的點點淚光……
|
本篇寫作者造句比較通順穩健。不過,屢次出現我那……“、她那……“的過時文藝腔句式。
跟前一篇一樣,本篇也憑着選擇一個特定場面來突出”主題“意義。作爲這場面內最主要意象的”喜悅的淚珠“在首尾都出現呼應,使結構顯得完整。同樣,以現代流行的文評觀點,一些說教式的評釋符碼(在旁有間線者)也是適宜刪除的。
圍繞傘子造SYM·要求自立題目媽媽給我一把傘
童年 媽媽給我了(給了我)一把傘 傘下 我點着步伐走 啊 媽媽 這傘面的圖案多麼美 有漫漫春光 有滋滋甜雨
我老是仰頭望
身邊有您 媽媽 見您汗水澆灌傘面 那花呀 那草呀 逗來了彩蝶的棲息 引來了鳥兒的盤旋 還有我的歌和您的夢 後來我長大了
彩蝶也飛向遠方 鳥兒也飛上天空 傘兒頂上我的頭 我的眼光長出了盛開的花果 我的雙眸溶進蜿蜒油綠的山坡
說不清的風景 雖然距這裏有段坎坷路 朦朧中或許有滾滾山洪 媽媽 請您收下這把傘
用您的笑靨來感激(激勵)我的意志 我要關大步了
全篇的特色在於圍繞着傘“的象徵符碼建立,寓意母親的培育和自我的成長。
培育(所屬段落) 成長(所屬段落) 給我一把傘① 請放下這把傘④ 傘下點着步走① 傘兒頂上我的頭③ 彩蝶棲息② 彩蝶飛向遠方③ 鳥兒盤旋② 鳥兒飛上天空③ 澆灌花草② 盛開的花果③
|
培育的象徵符碼分佈在第一、二段,成長的符碼分佈在第三、四段,而主要在第三段。藉着第三段末句內”蜿蜒油綠的山坡“轉入第四段有關“風景”的意象,準備面對坎坷路、山洪(傘再沒有作用),要求改變過去的關系。這種轉接手法顯示寫作者能夠駕馭憑象徵符碼推進的寫作方法。
一般參選作品把焦點集中於母親“或母愛”那裏,深深陷入主流講法之中。本篇卻把焦點對準母親與子女間發展中的相互關系,突出子女脫離母親的傘子以求獨立成長的需要。在今次參選作品中,本篇是能夠擺脫主流講法的其中一篇。
重拾MEL媽媽豪情題目媽媽劃條新濠江
鮮花清泉叫人神往 晨曦晚霞讓人臉紅 藍天碧草教人心舒襟敞 這哪能比得上 比得上我媽媽的溫柔音容 這哪能比得上 比得上我媽媽的熱情豪放
媽媽從山村來 帶來了村前的小池塘
帶來了村後的綠山崗 清澈的水溢滿媽媽的大眼眶 綠茵茵的山崗卻是媽媽的剛強
媽媽喜歡留在這小都市 她用迷人動聽的玉石壘成牆 她用純潔無瑕的心靈架成樑 我們的構思是首詩 我們的家庭多麼的輝煌
時間過客把門敲得響咚咚 媽媽教悔(誨)我們别怕而儘管出聲吭 見媽媽凜凜威風挺高心胸 走出家門指點人間天堂 拔枝頭簪劃條新濠江
|
這是今次參選作品中較能擺脫主流講法的另一篇。清泉、晚霞、山村、小池塘、綠山崗與小都市、牆、樑之間構成村城對立意象的象徵符碼,“媽媽”身負村“的品質進入”城“的領域,挺起胸腔,建設家庭,走出家門創建新象。這個“媽媽”形象具備了新移民母親的性質。這個形象的豪情氣質,脫離了主講法中溫柔的、以照顧子女爲唯一成就的母親形象。
當然,這種豪情女性形象之獨特,是相對於今次參選作品而言的。在國內詩歌寫作中豪情女性倒是常見的形象。
本篇另一個特色在於韻律符碼的安排。傳統詩歌寫作本來極度重視旋律符碼,中國詩歌傳統不僅著重押韻,而且講究每句文字的平仄分佈。可是,現代詩歌已經失落了吟詠、朗誦的傳統,成爲以視覺閱讀爲主的制品。旋律符碼在港台詩作中受重視的程度較低。在今次參選作品中,比較工整地押韻並構成顯著旋律感的只有這一篇了。
注1澳門第三屆母親節之兒童、少年詩歌、小說和賀咭比賽,其中包括中文詩歌比賽,限十五幾或以下兒童少年參加,名次在一九九一年五月六日揭曉,本文寫作在名次評定之前。
注2筆者與江洵美合著的《寫作三節棍》內推介了寫作符碼分析,列舉資料符碼(DAT )、評釋符碼(COM)、專業符碼(JAR)、異種符碼(ALI)、序符碼(SER)、追究符碼(CLU)、象徵符碼(SYM)、主體符碼(SUB)及旋律符碼(MEL)等九類符碼。本文只引用其中DAT、COM、SER、SYM及ME L等五類。 一九九一年五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