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髮引進象詩派手法
——李金髮《自題畫像》

  即月眠江底
  還能與紫色之林微笑
  耶酥教徒之靈
  吁,太多情了。

  感謝這手與足
  雖然尚少
  但即覺夠了。
  昔日武士披着甲
  力能搏虎!
  我麼,害點羞。

  熱如皎日
  灰白如新月在雲裏,
  我有革履僅能走世界之一角
  生羽麼,太多事了啊!
  李金髮(1901-1976)廣東人,曾在法國學美術,回國後從事美術教育工作,業餘時間寫詩,有詩集多本。他受到法國象徵詩派(即現代派,現代主義)很深的影響,是第一個把象徵詩派的手法引進中國的詩人,也是中國現代詩派的第一人。現代詩不理會詩要有主題、有層次、有節奏等傳統規範,認爲題目和內容不一定有關係,就算有關係,內容也不必圍繞着題目發揮;其次是從一個意象可以隨意跳躍到另一個意象,寫詩時,可以刪去自己認爲不必要的句子和詞語,故意使詩句之間斷裂,意義不銜接或句子不完整,讀起來佶屈聱牙;第三,現代詩不重視事物外表現象的再現,放棄寫實,而着重表現由於外間事物刺激而引起詩人情緒的變化或內心的反應,這種變化和反應又往往屬於非邏輯的;第四,現代詩內容是多元多義化的作者沒有專一的題旨,含義晦澀,所以對詩的理解理因人而異。
  《自題畫像》的第一、二句,“月眠江底”和“紫林微笑”寫景色秀麗,象徵個人的瀟灑英俊;第三句突然跳躍,出現“教徒之靈”,使人莫名其妙,但可以理解爲作者暗喻自己精明潔凈,第一節的末句是自嘲,反證自己並非剛才所說的那一類人,只是自作多情罷了。
  第二節暗示自己乃一介書生,手足乏力,面對殺虎壯士會感到慚愧,但只那麼一點點兒罷了,論個人能耐,還覺滿足呢。第三節說自己的熱情像猛烈的太陽,容貌又灰白如新月,穿着皮鞋(在二十年代是一種奢侈)卻只能在地球的一角(象徵生活圈子小)走動,但自己並不奢望能長羽毛會飛翔,流露了個人安於現狀的心態。
  法國象徵派大詩人瑪拉美說:“詩就是謎語”。我們讀現代詩,不要受字句的約束,而要靠我們的聯想力去豐富詩的內容,主動地去補充詩人省略去的東西,甚至不必理會作者的意圖和想說什麼,大膽地透過字面領悟它背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