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漫談蓮之藥用和食用

譚任傑*

  蓮花之觀賞, 早為人們所樂道。蓮花溢清香於澤流, 芳姿婀娜, 姿質高潔, 世人向以蓮花為純潔之象徵。
  蓮的全身都是寶, 根莖(藕)、葉、梗、子、花、蓮鬚、蓮房等全株均可入藥。作為食用, 都是人們所喜愛的。
  這裏據《本草綱目》和有關醫藥書籍以及臨床經驗所得, 介紹蓮的藥食用途。
  中國醫藥學家李時珍說:“蓮產於淤泥, 而不為泥染; 居於水中, 而不為水沒。根莖花實, 凡品難同。清淨濟用, 群美兼得。”
  中醫理論是講平衡的, 只要氣血陰陽平衡, 就是健康。中藥之用, 重其性、味、功能, 藥物的性味是指藥物的四氣(寒、熱、溫、涼)、五味(辛、酸、甘、苦、鹹)與藥物的升降、浮沉、歸經、配伍等有關。
  蓮之藥用, 亦取其各部分性味、功能, 雖是同株, 但有異同。茲略述如下:
  藕───性味甘寒。生用:清熱, 涼血, 散瘀。熟用:健脾, 開胃, 益血, 生肌, 止瀉。久服令人心歡。搗汁服, 止悶除煩開胃。甚補五臟, 實下焦。
  藕節──性味甘澀, 平。止血, 散瘀。
  蓮子心─性味苦寒。清心, 去熱, 止血, 澀精。
  蓮鬚──性味甘澀, 平。清心, 益腎, 澀精, 止血。
  蓮房──性味苦澀, 溫。清瘀, 止血, 去濕。
  蓮梗──苦澀, 平。清熱解暑, 通氣行水, 寬胸。
  蓮葉──性味苦澀, 平。清暑利濕, 升發清陽, 止血。
  蓮葉蒂─性味苦, 平。清暑去濕, 和血安胎。
  蓮花──性味苦甘, 溫。活血止血, 去濕消風。鎮心, 益色駐顏。
  蓮子──性味甘澀, 平。養心, 益腎補脾, 固腸。
  蓮衣──性味苦澀。能歛, 諸失血後, 佐參以補脾陰, 使統血歸經。
  如藥用蓮的性味功能, 每配以各種的藥材, 調製不同的方劑, 以達到應有的療效。限於篇幅, 在此只介紹一條治小兒泄瀉方:蓮子肉、穀芽、生茨仁、雲苓、石榴皮、生扁豆、南豆花、甘草。此方有健脾益氣, 清熱利濕, 消食止瀉之用。同時, 可隨症加味。
  在食用方面, 蓮對我們日常生活是有密切關係的。中國以湘蓮為最佳。每年秋季, 廣東各地, 港澳地區的餅店, 習慣大量地製造中秋月餅, 其中主要材料是蓮子。廣府的中式餅店的紅菱餅、白菱餅多以蓮蓉做餡。茶樓酒家的飽點, 壽飽, 霸王鴨等菜譜, 蓮子是不可少的。蓮子雪耳羹, 賀年的糖蓮子, 平時吃的湯丸, 都以蓮子為常用的材料。藕的食用, 不論煲湯、炆、炒等都別具風味, 磨生蓮藕煎餅有其特色, 是著名的家鄉菜譜。民間每用陳年藕粉配黃糖煮成稀糊, 作為食療止痛止瀉。夏秋間, 用荷葉包裹蒸雞、蒸水魚、荷葉飯等, 清香撲鼻, 增添食慾。糖蓮藕也是春節新年時人們喜用的美點。
  至於以蓮為湯譜, 可說變化無窮, 但人們每隨季節和需要而製作。下面介紹幾樣湯品, 以供大家參考使用:
  

一. 仙蓮雞肉紅棗湯


  
  湯料:雞肉一斤, 蓮子二兩, 蓮藕一斤, 蓮花兩朵, 紅棗數粒, 生薑少許。
  此湯以蓮之花、莖、子三者兼用, 有健脾補腎, 益血養顏之用。
  

二. 蓮藕牛腩紅豆湯


  
  湯料:蓮藕一斤, 牛腩一斤半, 紅豆二兩, 生薑少許。
  此湯屬保健強身之品, 益氣血, 強筋骨, 對病後虛羸, 面色無華, 氣血不足, 疲倦乏力者, 頗宜。
  

三. 蓮花百合雞蛋甜品


  
  用料:白蓮花兩朵, 鮮百合三兩, 雞蛋數隻, 冰糖適量。
  此甜品有清心養顏之用, 對虛熱久咳有效。
  

四. 荷葉辛夷黃花魚頭湯


  
  湯料:鮮蓮葉連梗兩塊, 黃花魚頭一個, 辛夷三錢, 葱頭和蜜棗各幾粒。
  此湯對感冒鼻塞、頭痛, 或過敏性鼻塞有用。
  

五. 蓮子瑤柱冬瓜瘦肉湯


  
  湯料:蓮子二兩, 瑤柱一兩, 冬瓜二斤, 豬瘦肉半斤。
  此湯清甜可口, 有消暑潤燥之用。
  前人有言, 服食蓮子能悅色, 延年益壽。清代有位養生家曹庭棟, 摘取歷代文獻中有關養生的論述, 著有《老老恒言》養生隨筆, 列出一百種粥譜調養治病, 其中, 上品有三十六種, 前三種分別是蓮子粥, 藕粥, 荷蒂粥。這些粥品可補中強志, 開胃消食, 生發元氣。就調養而論, 粥宜空心食, 為專收其益, 未宜再食他物。
  
  * 澳門蓮藝文化協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