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蓮花雜談

王鑄豪*

  《澳門基本法》一書的封底圖案是蓮花,澳門航空公司以蓮花作為飛機的標誌,澳門環境技術事務室環境雜誌以蓮花命名,蓮花或會成為澳門城市的徽號。
  


  蓮是世界的名花,它在亞洲和非洲更為知名,印度、孟加拉、埃及等國都以蓮作為國花。蓮是佛教的標誌之一,觀音坐蓮一語早已在中國民間流傳。中國人民對蓮的認識由來已久,在古典文學中可以見到有關蓮的描述。例如喻意君子品格高尚有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在惡劣的環境中能潔身自愛;又如以藕斷絲連來比喻人物或事物的斷斷續續的關係;再如以並蒂蓮來暗示男女之間堅貞不諭的愛情等等。蓮在中國南北的湖沼池塘分佈甚廣,長江中游的洪湖就是主要產區之一,湖南的湘蓮更是燴炙人口。按中國人的習俗,一年中四個季節都有一種名花作為表徵,那就是:“春蘭、夏蓮、秋菊及冬梅”。可見在國人心目中,蓮就是夏之花。詩曰:“荷花吐艷榴火紅,悠悠久夏來薰風”就足以為證。
  從植物學的角度來看,蓮是睡蓮科的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藕是蓮的根狀莖,富含澱粉及糖分,是供其萌葉、開花和結實的養料。藕交錯橫生在淤泥中,其內有管狀的空腔以助呼吸。藕節向上生出葉及花和果。蓮葉幼嫩時浮在水面,往後則挺出水上,葉柄着生於葉下面中央,葉片全部都可以吸收直射的陽光以獲取較大的光合效能。葉上面全部為灰白色的蠟質所被蓋,水點滴在其上隨即就會流掉,葉面無積水便不易腐爛。葉柄及花梗裏面也有通氣的管道,外面則密生小刺,以防止魚類的啃食。宮粉紅色或白色的蓮花單生於花梗頂端,一般都突出在葉層之上,方便昆蟲來訪以傳播花粉。花蕾於早上太陽升空後開放,至下午太陽西斜時閉合,三至四天後花瓣便凋萎脫落。人們由於對植物器官認識上的錯覺,通常會把蓮蓬誤認為果實,而將蓮子當作是種子。其實從植物形態的涵義上來說,蓮蓬應稱為果托,而蓮子則是屬於堅果類的果實,味苦澀的蓮心才是種子。蓮蓬由疏鬆透氣的纖維構成,果梗凋萎後蓮蓬遂在水面漂浮而傳播。蓮子具有驚人的生命力,據記載,曾在古墓作為陪葬品的蓮子,經歷數百載出土後仍有萌芽能力,這種現象在植物界中是罕見的。
  蓮是一種很有利用價值的植物,幾乎全株都可以利用。蓮藕是佐膳佳餚,可鮮食或蔬食,亦可製糖漬果品或製藕粉作飲料。廣州城西畔塘一帶的沼澤低地盛產蓮藕,它與慈菇、馬蹄、菱角、茭筍等幾種水生食用作物,素有畔塘五秀之譽。藕節是民間草藥,鹽漬藕節泡開水冲服,治嗓子嘶啞有速效云。蓮花和蓮葉為觀賞佳品,並且常為畫家的描繪對象。風乾後的蓮葉又稱荷葉,在華南地區慣用之包裝燒臘食品、飯品或菜餚,例如荷葉飯之名流傳甚廣。蓮蓬和蓮心是習用的中藥。蓮又是優良的夏季蜜源植物。因此說蓮乃周身是寶並非言過其實。
  蓮花在澳門居民的心目中並不陌生,每年夏天人們在花店或路旁流動花檔都能見到它。然而,若要把蓮花遴選為城市標誌的話,則以其在澳門的現狀似嫌未夠份量。主要是不論在市區抑或離島,栽培的蓮花實在太少了。要使之成為氣候,有一些事情是可以做的:首先可以為它做宣傳介紹工作,充分利用報章、雜誌書刊、廣告、圖片、電台、電視、學校、社團等有效的手段場合,在輿論上為它創造有利條件;其次,由於都市條件的限制,目前在澳門僅有盧廉若公園池塘和觀音堂庭園以及私人愛好者栽種蓮花,將來可以在有條件的公共地方或私人場所多植蓮花。此外,日後在條件成熟時,可以通過評選及法定等程序來確定蓮花作為城市的標記。
  
  * 植物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