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



視覺污染

林馬士*

  “污染”一詞的意思是“在某一特定地點引起不適或造成騷擾的物質之散發”。污染源各異,並可在不同的環境裏形成污染。最引人注目、危害環境最大的當數大氣污染(怪異或有毒的氣體侵入大氣或空氣);還有海水或河水污染(工業廢物、城市垃圾、油船泄漏等造成)和農田污染(化學物質滲入農田)等。
  這些污染嚴重損害人類的生活,使人意識到其造成的可怕的不適。無論是大範圍的“臭氧層空洞”還是城市或城區規劃的大氣污染以及海水或河水的污染,都是地球所面臨的嚴重問題。科學家、政治家和公民在這方面的討論由來已久,但這些問題仍然是在與環境污染作鬥爭中耗費了大量資源的最大問題。
  最近剛剛發現了污染的其他形式,它不僅影響居住在城市或城市地帶的人,也影響居住在接近大自然的農村的人。
  其中之一就是“噪音污染”,或稱過度的雜音對人的環境、工作、居所或家庭造成的騷擾,其強度及持續時間可引發創傷、精神壓力和精神性疾病、注意力分散等症狀,使環境變得不適合人居住。人無法健康地生活在經常受超過適當界限的噪音影響的環境裏。
  不久前城市發展和生態科學認定“視覺污染”是最能侵蝕和摧毀我們的城市和農村的景觀的一種污染形式。對視覺污染的認識,事實上是最近纔出現在對人的居所的生活條件研究中,並引起了對環境視覺質素重要性的關注。
  “視覺污染”指的是奇異和不協調的形狀、顏色、物體和材料對特定環境的侵入,給環境形象造成了非人所願的變化和扭曲。以下就是“視覺污染”的一些例子﹕將一幅招貼畫或廣告納入一處山景中,或讓其出現在湖邊;樓房的形狀、大小和材料與其所處的城區或城市格格不入;將一座高大的樓房建在一個遍佈低矮房子的住宅區;一座五彩斑爛的樓房建在一個白色的村落裏,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難道無人試圖將廣告矗立在里斯本的商業廣場或澳門的市政廳前地,或試圖在那裏建新樓嗎?
  歐洲和其他地區出現的另一種形式的視覺污染是由公路和城市的大街沿線的廣告、招貼畫和建築物件造成的。在公路旁邊樹起一個巨型廣告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土地的業主出租土地,而廣告代理人則負責推銷某一產品。原來清潔的景觀,有田野有樹木,現在就這樣受到與之格格不入的要素的污染。那些陶醉在大自然裏的人就這樣因外來的物體和材料的存在而受到侵犯,而這些物體和材料根本就不符合任何的功能或人文方面的需求。在另一些情況裏是建築商和地產開發商在城市或具歷史價值的城區裏矗立巨大的廣告,遮住了高質素的建築物或建築藝術;他們用不和諧的強烈色彩將建築物漆得亂七八糟,或用低劣刺眼的材料給建築物敷面。這樣的情況還可能繼續發生。
  不幸的是這些情況在很多城市裏都在不斷地發生。質量低劣的改建,不斷摧毀著城市的景觀,而其無比美麗的形象對全體市民而言具有极高的價值。
  屬於我們大家共有的城市或原野的形象,被一些人的私己利益損害或摧毀了——而視覺形式的污染則是造成所有這些後果的罪魁禍首。
  人越來越關注風景的質素及其所居住的城市和環境的視覺質素。此種質素包括已有環境的保存和保護城市和農村免受騷擾景緻的“ 外來物體”的侵入 。 這種侵入稱作“ 視覺污染”。公民有權生活在為之保存的環境中,有權生活在為之保存的穩定的城市裏,而不是生活在終日被不協調的形象侵入的城市。事實上,經濟的現有手段和某些方面以及技術手段可以改變一切,可以迅速改變人的居住地的形象。
  耗費漫長的時間和巨大人力資源纔得以建立的農村或城市景觀,反映的是人民的文化、歷史、經濟、生活方式、與居住地的關係、地點和氣候等,是人類和文化的宏偉結晶,是一份我們均認為要加以尊重和維護的非同尋常的遺產。它們是作為文化和歷史的見證來到我們生活的時代,是已流逝的歲月留給我們的遺產。
  相反,由於它所具備的休憩、平靜以及精神和文化福祉,景觀的視覺質素構成了生活質素的一個要素。對世界各國人民的文化以及對經濟和社會生活日益重要的旅遊、娛樂、休閑等行業來說,具視覺質素的景觀是一份不可估量的財富。
  不幸的是,由於無知或疏忽,這些花費了幾百年時間纔得以成為和諧整體的景觀經常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就被破壞了——改建建築物或新建格調迥異的樓房,改變公共空間,矗立起廣告,或讓所謂的“寄生建築”蔓延,如同格爾墩.谷連所定義的那樣。換言之,各式各樣的建築性污染導致了視覺污染。我們必須意識到農村或城市景觀是每一個人的財富,必須受到尊重——在這方面,世界各地已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
  保護景觀視覺質素免受各種形式視覺污染的侵害,是城市發展和區域規劃以及城市和土地管理領域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就是要完好地保護歷史中心或自然保護區和被保護的景觀等;就是要保護具特殊價值需要我們給予最大照顧和尊重的自然或城市地點;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樓房建築就可以具侵犯性。澳門的市政廳前地是具歷史價值的一個廣場,其建築物對紀念碑性質建築物的視覺施加了影響。需要制定法規,對城市發展而言,這樣的法規就是要遏制視覺污染肆虐。
  避免受視覺污染之害,並不意味著拖經濟或社會經濟發展的後腿。目的並不是要堵塞商業或工業推銷產品的廣告渠道,也不是要堵塞建築商建樓房,但他們要使用的材料應配合該地點,要善於維護應加以維護的樓房。
  由此,有必要推動公眾輿論和公共權力關注“視覺污染”的各種形式。隨著城區改造的進行、新建築物的矗立、廣告的湧現,這樣的污染會惡化我們居住的土地。
  我們喜歡在一個沒有污染的湖泊或河流裏游泳,我們同樣希望看到我們的城市和景觀不被各種形式的視覺污染侵入。此外,科學上已經證實了高質素視覺環境的精神和實體方面的有益的作用,並證實了視覺侵犯導致的倦怠和不適。
  保護環境和景觀質素使之脫離視覺污染魔爪的重任掌握在建築師、工程師和市政廳的手中。然而,欲達目的,公眾輿論就要意識到,公眾有權索取他們應得的那些東西——而不是每日每時地遭受惡劣的靜態和視覺環境的侵犯。
  
  * 建築師。里斯本技術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